利用技術優勢開發新的服務內容,打造邱萬曉從2010到2012,中國珠寶行業走過了不平凡的三年。三年來,在國土資源部的領導下,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的指導下,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充分發揮行業科技領先優勢,註重珠寶科研創新, 加強珠寶行業管理,積極提高檢驗技術,擴大珠寶培訓和對外交流,為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促進我國珠寶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鮑忠協會會長徐德明到管理中心指導工作。
1.加快珠寶行業的科技創新,為我國珠寶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1開展國家公益性專項研究項目——鉆石原產地項目研究。
自2010起,管理中心承擔的“中國鉆石(金剛石)原產地指紋特征及聯合國金伯利進程框架下的鉆石原產地研究”項目按計劃有序開展。目前已完成多項測試和數據解釋工作,對我國山東、遼寧、湖南產金剛石的碳同位素組成、雜質元素、包裹體、表面形貌、微生長和溶解特征進行了研究。對津巴布韋鉆石的礦物學和寶石學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壹些可喜的科學發現。截至2012年6月,項目已完成項目總結報告的編寫工作,共503頁,約27萬字,圖紙350張。13論文已正式發表。
1.2“黃石英巖(黃龍玉)成因機制及其資源綜合利用研究”
這是國土資源部管理中心申請的公益性專項研究項目。管理中心收集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目前收集的文獻總數為259篇。同時派出研究人員赴雲南龍陵、安徽霍山等黃石英巖礦區進行野外地質調查,收集研究樣品和資料,並對相關市場進行調查。對霍山應時玉的63個原石樣品和2個黃色應時玉鐲進行了相應的測試。
1.3與企業合作開展和田玉皮色鑒定和碧璽處理研究。
2010以來,管理中心先後兩次派人到新疆對和田玉籽料、山料、戈壁料的地質環境進行科學考察,采集了各種樣品和圖片,並對部分帶皮樣品進行了紫外可見光譜、光致發光譜和紅外光譜分析。主要進展如下:
(1)觀察記錄了天然皮革的表面特征,發現了壹些區分真假皮革的特征和指標;
(2)觀察和記錄真假籽料的表面特征,發現壹些可用於實驗室鑒定的特征和指標,分析凹坑和氣孔形成的可能原因和機理;
(3)找到壹些典型的可用於鑒定的偽皮圖像、光譜和化學成分特征;
(4)進行了化學跌落試驗,研究了真假皮中微量元素的差異、真假皮在紫外線照射下的發光特征及其鑒別意義,取得了壹些成果。
(5)制定了實驗室鑒別真假籽料和真假籽料色皮的鑒別程序。
截至目前,管理中心已完成和田玉真假籽料和色皮的鑒定程序,並與市場上看到的原石和成品(500個樣品)進行了驗證鑒定程序。部分公開發表的成果在國內外主要寶石學會議上發表,8篇相關論文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
碧璽是近兩年市場上熱銷的寶石。價格上漲很快,填充治療也屢見不鮮。為解決這壹問題,管理中心集中研究部門和化驗員加強研究,吸收壹線技術骨幹和新技術人員進入研究小組,將研究任務分成若幹小任務實施。同時,調研組到廣東海豐珠寶廠考察了碧璽的填充工藝,掌握了第壹手資料,采集了處理前後的樣品。管理中心研究了物理性質(如比重等。)和充填前後電氣石的紅外光譜,測試充填材料的毒性,測試拉曼光譜快速檢測充填材料的儀器,討論充填處理的可接受底線。目前已有兩篇論文正式發表。
1.4加強珠寶檢測疑難問題研究,服務中國珠寶行業。
管理中心的研究人員和實驗室技術人員研究了實驗室珠寶檢測中遇到的問題。研究內容和成果如下:
西藏(1)紅色長石的成因。管理中心相關人員赴西藏實地調查,解讀樣本檢測結果;
(2)祖母綠填充物鑒定、鉆石檢測(彩鉆和多工藝鉆石鑒定)、新品種鑒定發表論文13篇;
(3)對可能返回的部分樣品進行檢測和調查,並隨時溝通解決,提高實驗室的鑒定能力;
(4)天然黑鉆石、處理過的黃鉆、處理過的粉鉆、合成鉆石的鑒別。* * *正式發表論文6篇;
(5)對翡翠的“新”變色處理、“紫色翡翠增色”、染色處理、熒光異常翡翠的鑒定等多個課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總結,發表了兩篇論文。
(6)晶體鑒定,輻照綠晶體、合成綠晶體、天然綠晶體研究,正式發表論文1篇;
(7)琥珀的鑒定。壓制回收、復合處理等新型琥珀的鑒定與研究出現在市場上,正式發表論文1篇;
(8)祖母綠填充物的鑒別。管理中心參觀了哥倫比亞祖母綠礦區,了解了祖母綠充油充膠工藝,並與當地技術人員就祖母綠充膠材料的鑒定特點和方法進行了交流。
(9)對輻照過的彩色寶石(黃玉)進行了測試和整理,在Gems & Gmeology收錄了1篇論文。
2.充分發揮管理中心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引導中國珠寶行業健康、規範、可持續發展。
2.1成立全國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檢驗專家委員會,加強珠寶行業管理。
2010年3月,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管理中心的積極倡導下,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牽頭成立了全國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檢驗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會的職責是:為政府主管部門開展珠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和珠寶質檢機構監管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支持,協助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科學、公正、客觀地處理產品質量監督執法過程中質檢機構之間的質量糾紛;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國內具有合法資質的珠寶質量檢驗機構,開展能力驗證和技術比對;促進國內珠寶質檢機構技術能力的提升;對全國珠寶質檢機構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國內珠寶質檢機構質檢人員的專業素質;促進國內外珠寶質檢機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委員會自成立以來,起草、討論並通過了委員會的章程和工作規則,制定了委員會的工作計劃,策劃並開展了全國珠寶產品檢驗能力基本情況調查和授權實驗室的驗證比對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和工作的開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珠寶質檢朝著科學公正的方向持續健康發展。
2011 1專家委員會在北京舉辦了全國範圍的鉆石分級對比實驗。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的要求,本次活動的參與單位為專家委員會成員所在實驗室、開展鉆石分級業務的國家質檢中心、自願參與的省級授權質檢機構。* * *有14個實驗室參與。本次比較試驗中使用的鉆石顏色分級測試樣品為參與實驗室在線使用的比色石材樣品。2月22日,專家委員會向國家質檢總局上報了2010珠寶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比較試驗報告。2011年6月,專家委員會在上海召開總結會,匯報了能力驗證情況。此次活動發現,國內實驗室使用的參考樣品和國家標準樣品的顏色分級尺度比國外檢測機構更為嚴格,為提高實驗室的檢測水平提供了實踐依據,也為國家質檢總局加強鉆石分級檢驗機構的管理,規範國內湧現的大量具有國外證書的鉆石樣品提供了決策參考。專家委員會建議加強對國內外鉆石分級標準差異的宣傳。
自2012年2月中旬以來,管理中心連續五次收到氣相沈積(CVD)合成並經過熱處理的人造鉆石。與此同時,國外相關機構近期發現,在世界其他地區(美國、印度、新加坡、比利時等地),未公開的CVD合成鉆石已作為天然鉆石進入消費市場。管理中心及時向國土資源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匯報,積極采取措施,包括加強過程控制、加強查處力度和密度、發布警示、利用中國寶石等媒體加強宣傳、加強科學研究、與上海鉆石交易所、DTC鉆石研究中心等國內外行業組織密切合作等,保護行業聲譽和消費者信心。全國珠寶首飾質量檢驗技術專家委員會也發出警告,並於5月在上海召開的專家委員會年會上通報了CVD合成鉆石的情況。
CVD人造金剛石檢測技術現場交流會
2012年9月2日、3日,由管理中心主辦,全國珠寶玉石首飾質量檢驗專家委員會承辦,Forevermark和金伯利鉆石特別支持的CVD人造金剛石檢驗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本次會議是CVD人造金剛石技術和市場的國際交流會議。管理中心聯合國內重點實驗室的技術骨幹和國外大型鉆石機構的實力,嚴格區分合成鉆石和天然鉆石,確保鉆石市場的穩定,最大限度地保護珠寶商家和消費者的權益。
2.2利用全國珠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珠寶標準化工作。
為適應標準化工作和珠寶行業發展的需要,根據《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規定》的要求,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設立寶石加工技術、珠寶評價、玉雕技術、人造制品、珠寶玉石鑲嵌技術、珠寶企業管理等6個分技術委員會和補充委員的申請。
在國家標準方面,主要任務如下:
(1)完成珠寶玉石首飾產品國家標準元數據聯審,積極督促標準制定單位修訂相關內容;
(2)審查玉石分類國家標準終稿,宣傳貫徹玉石分類國家標準,赴北京、香港、深圳、平洲、上海等地積極向重點玉石營銷企業和地方質檢機構宣傳標準,研制玉石分類國家標準樣品。《祖母綠分級》國家標準獲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中國珠寶年鑒
(3)推動《珠寶玉石名稱》、《珠寶玉石鑒定》、《鉆石分級》三項基礎國家標準的批準發布,組織新修訂的三項國家標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標準宣貫會;
2012中國珠寶年鑒
(4)申請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硯石中稀土元素》、《拋光鉆石質量測量公差規定》、《無色透明祖母綠(玻璃磨)分類》、《硯石顯微鑒定方法》、《玉雕飾品評價標準》等國家標準的修訂,並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批準;
(5)做好標準修訂工作。標準委秘書處* * *收集了5項國家標準和2項行業標準,包括《雨花觀賞石分級與評價指南》、《玉(黑)分級》、《珠寶合格判定標準》、《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首飾鑒定》、《獨山玉》、《鑲嵌首飾鑲爪牢固性規定》、《珠寶行業售後技術服務規範》;
(6)完成了標準樣品研制的申請,包括翡翠分級標準樣品的研制和鉆石分級比色石標準樣品的復制計劃,完成了樣品研制計劃的可行性報告;
全國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考試指定教材
(7)加強標準的宣傳和實施。編輯了新版的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飾品標準匯編。
2.3全國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考試專家委員會於2010和2012組織實施了全國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考試。
管理中心於2065438年5月10日至6月25日組織了2010年全國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考前培訓,共培訓256人,占實際參訓人數的43%。2010年7月3日至8日,在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的領導下,管理中心在中國地質大學成功組織舉辦了全國註冊珠寶質量檢驗員考試,受到了相關領導和考生的壹致好評。隨後,管理中心組織相關專家參與閱卷等後期工作,為考試順利完成做出了貢獻。考試全國通過147人。
2012國家註冊珠寶質量檢驗員(CGC)考試現場
由全國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考試專家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12全國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CGC)考試於2012年6月24日至29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為保證考試順利進行,管理中心為考試組委會提供了40套實用儀器並幫助安排了實用考場等服務,使考試順利圓滿結束,同時做好了閱卷準備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此前,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委托的“2012全國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資格考試”北京站考前培訓已於5月初開始,培訓時間為5月7日至6月18日,歷時40余天,培訓人數近300人。已有近千人通過考試,獲得“全國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員”資格。
2.4中保協鑒定評估委員會組織了2010年度活動、2012年度過渡工作和委員會檢查工作。
2010年7月5日至9日,管理中心組織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珠寶鑒定評估委員會2010年度活動。* * *五十二位會員參加了本次年度活動,深入了解了岫巖當地的“玉文化”和市場發展規劃,以及目前國內玉石設計加工技術水平和沈陽珠寶市場概況。
2012年2月9日下午,中保協鑒定評估委員會第四次會員大會在昆明召開,來自國內珠寶首飾質量檢驗評估機構、省級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企業的76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宣讀了《關於修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評議考核委員會工作規程的說明》及修訂後的《規程》相關內容和第四屆評議考核委員會委員推薦名單。對於下壹步,會議認為要做好以下重點工作:壹是建立健全委員會工作制度;二是組織珠寶行業的學術交流活動;三是開展珠寶玉石首飾的規範開發;四是開展新標準宣傳推廣等活動;五是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2.5發揮技術優勢,積極為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技術服務,做好珠寶市場監管工作。
管理中心利用技術優勢,提高技術水平,積極為企業、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技術檢測服務,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配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對珠寶市場開展年度監督抽查活動,積極服務政府和行業。
“3.15”珠寶消費大講堂活動現場
2011 3月15日上午,由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主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宣傳活動在管理中心多功能廳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優化消費環境,享受和諧生活”。主要內容是向消費者介紹有關鉆石和翡翠的基本知識。北京市副市長程紅與30多位消費者壹起參加了講座,參觀了珠寶知識展廳,展示了真假珠寶樣品,並聽取了講師對珠寶知識的介紹。程紅向管理中心頒發了2011至2012“消費教育示範基地”銅牌。通過此次活動,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管理市場提供權威依據,為進壹步規範珠寶市場,提出加強珠寶質量監管和市場監管的對策建議。同時,每年的“3.15”,管理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番禺開展免費檢測周活動。活動前還專門召開了3.15免費檢測活動新聞發布會,讓大眾媒體和行業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充分的報道,讓更多的消費者和企業了解了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6管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CNAST0649鉆石分級和寶石鑒定能力驗證計劃。
北京市領導授予管理中心“消費教育示範基地”銅牌2011至2012。
2065438+2002年2月,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批準,管理中心組織實施了由全國100珠寶鑒定實驗室參與的CNAST0649鉆石分級和寶石鑒定能力驗證計劃。本次能力驗證活動的參與實驗室覆蓋了23個省、直轄市,其中大部分實驗室獲得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占參與實驗室的86%,其余也獲得了計量認證等相應的資質證書。
CNASRL02《能力驗證規則》規定,申請認可和獲得認可的實驗室必須通過參與能力驗證活動(包括CNAS實施或認可的能力驗證計劃、實驗室間比對和測量審核)來證明其技術能力。經過65,438+00多個月的努力,此項工作已接近尾聲,總結報告正在編寫中,並已提交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審批。通過此次活動,加強了珠寶檢測實驗室之間的橫向聯系,規範了珠寶玉石檢測行業。統壹鉆石分級檢測尺度,避免各質檢機構鉆石分級結果的差異;用珠寶檢測機構掌握的新規格統壹鉆石顏色分級標準樣品的刻度,保持全國鉆石分級檢測技術水平的穩定;珠寶檢測機構對碧璽填充的判斷標準是統壹的。
3.大力加強珠寶培訓和對外交流,擴大宣傳,維護珠寶消費信心。
3.1充分發揮管理中心的人員和技術優勢,加強珠寶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
管理中心組織實施珠寶培訓日常教學工作,建立企業文化、市場營銷、品牌建設教學體系,與企業開展專項培訓工作,面向消費者推廣珠寶文化。目前,管理中心已經完成了系列培訓教材的編寫,其中玉石、珠寶設計、鉆石、營銷環境設計等教材已經出版。
2012中國珠寶年鑒
3.2加強宣傳,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1)每年4月、7月、9月、6月5438+065438+10月,管理中心與中國珍寶協會共同主辦上海、沈陽、深圳、北京國際珠寶展。管理中心作為唯壹指定的檢測咨詢機構,承擔展會期間的免費檢測咨詢工作。
(2)管理中心下屬的《中國寶石》雜誌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由季刊改為雙月刊,並改進了內容和形式,增加了發行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利用芭莎珠寶、中國珠寶產業網等平臺,加大對珠寶行業的宣傳和對消費者的科普教育。
(3)管理中心應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合作夥伴包括央視科教頻道、央視財經頻道、鳳凰衛視、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等電視媒體,Sina.com、Sohu.com、Xinhua.com等網絡媒體,以及《高爾夫時報》、《旅遊地理》等雜誌。制作的節目或文章以科研、標準、教育、鑒賞為基礎,引導珠寶文化的正確消費觀。
(4)2065 438+00年7月,管理中心派首席研究員陸博士赴英國參加DTC舉辦的鉆石會議,收集國際最新鉆石研究成果。
(5)2065 438+00年9月,管理中心派人參觀了泰國珠寶展,並與泰國GIT研究所、泰寶協會、泰國相關彩寶企業、泰國鑒定機構就彩寶分級標準、碧璽處理、市場進行了調研。
(6)201010 10月,管理中心派研究部主任陳華出席在廣西南寧舉辦的2010東盟博覽會——國際彩色寶石名人論壇,並應邀作題為“中國彩色寶石市場及標準化現狀”的演講。
(7)2010-10,管理中心派人參加武漢市學術交流會,提交學術論文,其中魯作了題為“鉆石鑒定與研究新進展”的演講。10 6月底,與會人員參加了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巖石學研討會,並提交了學術論文。
(8)2011 5月16月19日,管理中心派技術人員赴哥倫比亞考察調研祖母綠的開采、打磨、檢測、銷售等工作,重點解決祖母綠的優化問題。
(9)2011 6月10,管理中心派專家參加在北京大學召開的巖石學研討會,並提交學術論文。
(10)2011年11月,管理中心派專家參加了彩色寶石論壇,並做了題為《中國珠寶行業與品牌建設》的報告。
(11)2011 11 10月22日,管理中心舉辦了2011中國珠寶學術交流會,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韓國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和全國各地。編輯出版了《珠寶與技術——中國珠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1》,代表了近年來國內外珠寶學術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成果。
(12)2012年9月24日,管理中心副主任、國檢中心主任畢立軍、柯潔接待了英國DTC公司總裁Varda Shine壹行。雙方討論了如何測試CVD合成鉆石,交流了鉆石測試的科研成果,並就如何處理市場上的CVD合成鉆石達成了壹致。雙方今後將加強合作。
展望2013,管理中心將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始終為政府、行業、企業、社會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進壹步加強珠寶研究、標準修訂、培訓、宣傳和交流,為中國珠寶行業更加輝煌的明天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學術交流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