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阮秉謙的哲學思想

阮秉謙的哲學思想

儒道思想的結合形成了阮秉謙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他的世界觀主要是在宋代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儒家是壹種理性主義哲學。它以儒家的“聖人”為最高標準,崇尚理想境界,不借助宗教信仰,承認現實生活和道德精神的意義,充分相信生命的意義,倡導人的精神自覺,努力在現實生活中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理學有不同的流派,北宋的阮秉謙深受邵雍的影響。邵雍采用道家的“先天象”理論,以數的關系來構建自然和歷史發展的內在世界圖式,用數來解釋世間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邵雍將天地自始至終的過程按象數分為元、會、運、時,以此為宇宙歷史的循環,壹元12屆,壹屆30屆,壹屆12屆,壹屆30年。認為世界歷史以此為循環,由盛而衰,周而復始。阮冰倩基於邵雍的原理,也認為世界的盛衰是必然的,誰也改變不了。抗拒自然和社會的不斷運動是徒勞的,投入其中也是無聊的。阮冰倩的詩《物易變》《變的是人》就是這種認識的體現。阮秉謙所謂的“天理”、“天道”,主要是君臣父子等倫理道德,視為世界的定理,但也包括自然規律的內容。因此,阮秉謙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屬於客觀唯心主義,但也包含了壹些唯物主義的因素,具有樸素辯證法的色彩。

追根溯源,阮秉謙的思想既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阮秉謙是壹個洋涇浜式的儒道雜糅思想。然而,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阮秉謙從小受父母儒家思想的影響,長大後成為儒家思想第二好的學者。這種教育形成了他根深蒂固的儒家道統。阮冰倩的詩是哲學說教與人生體驗的結合。他的君臣父觀念非常明顯,把“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夫妻之別”作為提高自身道德的必要規範,也作為管理世界的妙方。他教導子女和人民,壹切言行都要符合儒家的道德倫理的人生態度,不能偏離“正道”。他的詩《責任之子》完整地宣揚了這壹思想。

阮秉謙學識淵博,卻無心仕途。退休後,他再次為朝廷效力。有詩說“道外難尋,情外深。令尊原則自古有之,孝誓不辜負初心。”這首詩是奉莫朝主人莫復元之命寫給阮累的,請求阮累不要出兵攻打莫朝。不難看出阮秉謙維護儒家倫理的心。阮秉謙的思想是復雜的。他雖然不拒絕與各種封建集團交往,但不承認他們是正統的朝廷。他所向往的,是壹個“吾有智謀”“君民相安”的李朝。他希望能誕生壹個像堯舜那樣的賢明君主。“我什麽時候能再見到唐玉芝,我會報答妳對人民的恩情?”阮秉謙還有儒家的重義輕利思想。他認為,在當時越南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追逐名利,越來越受金錢的影響,失去了與生俱來的善良。我很反感“這個世界上往往看重人和錢,什麽都不容人”的現象。勸人“見利忘義”,才能與人為善,遵循儒家倫理。

阮秉謙認為人無法把握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所以他提倡“樂天”、“知命”,順其自然,推崇“閑適”。“休閑”是他人生觀的主要內容。這種思想也適應了當時越南社會文人階層的生活要求。阮秉謙視名利為身外之物,認為“功名必累”、“名利滿刺”。但他壹方面主張“等待時機,適應時機”,應采取順應時機,順應自然,或生或入世的態度。在思想上,他認為當時的越南雖然社會各派爭鳴,混亂復雜,但最終是否會來到泰國,重歸繁榮。壹定程度上否定了人的積極作用,有消極悲觀的思想。

以老莊為代表的以道為治的無為思想,在阮秉謙的哲學思想中具有壹定的地位。道家是自然的,清靜無為保持無明、無欲、無爭,這就是“暢然”的道家人性倫理思想。作為補充,還被融入宋明理學,合成為封建階級倫理思想的支柱之壹。在16世紀越南李朝後期復雜混亂的社會形勢下,正統儒學很難解釋社會動蕩時發生的各種社會現象。原有的道德準則已經被破壞,沒有人能在混亂中保護自己。因此,大量的儒生選擇了隱居,拒絕加入邪惡的政治勢力,以無為、超脫、清心寡欲作為精神慰藉。阮秉謙就是這樣壹個代表。他有“危難之際濟貧”之心,卻無法施展才華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才誤受龍褒,只憑壹己之力玩,實學未能望其項背,笑而不答。人們很榮幸成為同年的朋友,我熱愛宋軍的友誼。誰是誰非說不可,青雲如白雲高。”顯示了他不慕虛名,不愛官場的崇高心態。隱居後寄情山川,吟詩作賦,“壹鏟壹幫壹釣竿,閑來無事不顧他人利益。”我是愚蠢的,我尋求安靜,他把他帶到喧鬧的地方。冬天吃豆芽,秋天吃竹筍,春天在荷塘和夏日湯姆洗澡。來到樹下,我喝酒,我把富貴當成了夢想。"

正是因為阮秉謙有這種儒道交融、相輔相成的思想支撐,采取了各派同舟共濟的策略。他同時服務於兩個對立的朝廷,不僅為鄭出謀劃策,還為阮指明了出路。客觀上造成了越南南北對峙,兩雄爭霸的社會局面。也為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奠定了理論基礎。如此精辟的建議,讓阮秉謙有了預知未來的智者的美譽。也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不違背儒道思想,不允許個人道德觀念被內心譴責,卻能被社會認可,被人們稱贊的言行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