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周治平的個人經歷。

周治平的個人經歷。

周治平1960 10 10月28日出生於臺灣,祖籍湖南零陵。周治平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了音樂。家裏兄弟姐妹五個,他年紀大了,所以叫壹毛。“毛頭”這個外號很受粉絲歡迎。成名後,周治平仍被許多粉絲稱為“光頭”。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裏有了第壹臺電唱機。我的兄弟姐妹都很喜歡音樂,我姐喜歡搖滾樂,我二姐喜歡古典音樂,我哥喜歡民歌,我三姐喜歡黃梅調。兄弟姐妹的不同愛好給了周治平最初的音樂啟蒙,讓他有機會接觸各種音樂形式。高中畢業的時候,正當臺灣省校園流行校園民謠的時候,彈吉他成了學生們追求的壹種時尚。當然,周治平不能置身事外。在他哥哥的指導下,他學會了彈吉他。從這個時候起,因為他最初接觸吉他,周治平開始寫壹些歌曲。那年他十八歲。不久,他的第壹部小說《美杜莎》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了高淩風。雖然價格低,但他還是很興奮,因為對於他這樣的新人來說,只要能出版自己的作品,就能贏得壹次成功的機會。

高中畢業後,周治平考上了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系,希望將來成為壹名電臺播音員或記者。壹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為學校社團演出時,被格林唱片公司的制作人看中,於是參加了唱片公司錄制的兩首校園民謠,終於邁出了自己歌唱之旅的第壹步。在參加了趙樹海主持的“中標”節目後,周治平的歌唱天賦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他被介紹到臺灣省立大學對面的“稻草人”民謠餐廳,之後有更多機會在各種民謠餐廳演唱校園民謠。這種歌唱持續了壹年多,周治平大學畢業後去服兵役。1985年,周治平被錄取為綜合唱片公司的助理制作人,開始了他的職業音樂生涯。無獨有偶,在他進入唱片公司不到壹個月,原制作人就離職了,留下他和黃達俊兩個助理制作,這給他們提供了壹個難得的獨立制作齊秦個人專輯《鬧鬼》的機會。周治平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只是壹個助理制片人。剛進工作室的時候,不知所措。很多事情我自己都阻止不了,包括安排音樂和征求妳的意見?他們也很有影響力,他們會給妳壹些成長的經驗。那張唱片對我的影響最大,給了我成長最快的經歷。”在齊秦1986年發行的這張專輯封面上,我們看到制作名單是“制作組:齊秦,黃達俊,周治平”。

專輯制作完成後,周治平從助理制作人變成了制作人。然後他離開了何儀唱片公司,在沒有唱片公司雇傭他的尷尬處境中四處遊蕩,直到寶麗來唱片公司聘請他做制作人。寶麗來唱片公司慢慢培養他,他最終成為了臺灣省頂級的歌曲作者和音樂制作人。

作為壹名歌曲作者,周治平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寫給其他歌手並由他們演唱的。其中很多已經成為經典,比如周華健的《孤獨的眼睛》、劉德華的《我追的夢》、張學友的《晚安吾愛》、梁朝偉的《愛壹天壹點》等等。作為音樂制作人,周治平在臺灣省的地位絕不低於李宗盛、Bug等人,是臺灣省最吃香的制作人之壹。他曾為張國榮、張學友、張鎬哲、齊秦、劉德華、梁朝偉等明星錄音。其中,劉德華的《不可避免的錯》和張鎬哲的《感動世界》都成為年度最暢銷專輯。特別要提到梁朝偉。周治平的“浪漫工作室”在成立後收到了第壹張制作專輯,是梁朝偉的《為愛所困》。在制作這張專輯的過程中,周治平與金點唱片公司研究並確定了專輯的音樂路線,並與梁朝偉進行了溝通。他希望通過交流找到梁朝偉的靈魂,然後傾註到自己的專輯裏。周治平後來說:“這是我出唱片這麽久以來,和歌手最長的壹次溝通,甚至包括了他所有的想法。”周治平的努力讓梁朝偉的唱片在發行後獲得了不錯的銷量,也為聲音壹般的梁朝偉在競爭激烈的港臺樂壇贏得了壹席之地。1990年,出於對周治平演唱水平的良好期待和為公司打造明星制作人的商業考慮,寶麗來決定讓周治平發行個人專輯,取名《童年的朋友》。這張專輯發行後,市場反應異常強烈。這張專輯不僅入選了臺灣省年度十大熱門單曲,而且專輯中超過壹半的歌曲都登上了排行榜,並由張學友、李克勤、黎明等人用粵語翻唱,好評如潮。專輯的成功發行改變了公司對周治平的定位。公司希望他從制作人逐漸轉變為全職歌手,安排他陸續發行個人專輯《歲月如歌》和《浪漫作品》。但是周治平不想成為壹名全職歌手。他知道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做幕後的詞曲創作人和音樂制作人。在對周治平的采訪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歌曲創作和唱片制作有更多的個人看法。在這個問題上無法與公司達成壹致,1994年,周治平離開了工作了8年的寶麗來唱片公司,與庾澄慶壹起成立了自己的“浪漫工作室”和“哈林音樂產房”。

1996,周治平舉辦了壹場“春天的浪漫派對”音樂會。之後徹底告別歌手身份,暫時隱退歌壇。以後,他所有的作品都用筆名出版。然而,他以“歷史後的壹年”為鄭中基等人作詞作曲的作品,仍然被樂迷們嗤之以鼻為“周治平”。無論如何隱藏,周式情歌的風格是很難改變的。關於這個筆名,周治平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我偷偷采用了'石夏念'這個筆名,因為我擔心'周治平'做的歌在大家心目中已經定型了,所以我用另壹個名字發表了我的作品。”事實上,周式的情歌確實已經定型,但這不是歌迷的問題,而是自己無法突破。對於未來的發展,周治平說:“未來會往行政方向發展,執行和制作會慢壹些,減少壹些,重在溝通,多壹些策劃。”2000年後,周治平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大陸。雖然演出和作品不多,但他依然在為整個音樂市場努力。

2006年,他和童安格在臺灣省舉辦了三場“兒童周* * *”的演唱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評和歡迎。整場演唱會的曲目都是他們自己的作品,被粉絲奉為經典。

在內地,他出了Jason的專輯《最美的太陽》,也把自己的作品貢獻給了、鄧川等新生代歌手。同時還擔任過快樂男聲和百事集團的評委。

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制作公司“曹太回聲”,並經常舉辦獨立音樂人的小型音樂會,以支持有創造力的新人。談到組建公司的初衷,他說:“中國大陸的音樂圈不太健全。目前能出片的歌手大概有兩種,要麽是選秀歌手,要麽是已經紅起來的人。很少有唱片公司願意花錢做新人,除非妳是自費歌手。大家不認同網絡歌手,覺得不地道。希望通過舉辦小型演唱會,讓更多的音樂人可以有第三條路。有些人可能不適合選秀。舉個例子,像我這樣的,無論我寫歌寫得多好,如果參加選秀,很可能第二輪就被刷掉了。”公司的崔龍陽、曹勤、肖普是年輕壹代的優秀音樂家。

2012年9月10日、2日在北京小可劇院連續舉辦兩場“影響力”演唱會,獲得了粉絲的熱情支持和圈內的壹致好評。

2014父親節,周治平發布新作《爸爸的鞋》。平實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周治平的演繹,讓整首作品成為給父親最好的禮物。

2014年6月27日,周治平在南京紫金大劇院舉辦現場E系列演唱會,三個小時呈現20多首經典金曲。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聚在壹起,在他溫暖而意味深長的歌曲中,聽著自己的故事和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無論新舊。

制造秘密

周治平是壹位經驗豐富的制片人。從制作人的角度,他認為在制作唱片的過程中,制作人和歌手要經常溝通,了解對方制作音樂的想法和思路。制作人壹定要清楚歌手想要什麽,根據歌手的聲音和長相找出適合歌手的方法,然後決定專輯的方向,選擇合適的歌曲,讓歌手充分發揮,才能做出壹張屬於歌手的唱片。基於此,他認同壹個制作人要對壹張唱片負責。他曾多次表明自己的態度:“我認為壹份記錄最好能保持其壹致性和完整性。”

從1985年周治平進入唱片公司到2001年的十六年間,唱片制作的壹個很大的變化就是獨立於唱片公司的音樂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壹張唱片的制作很可能由不同工作室的不同制作人來完成。對於這樣的變化,周治平親身感受到了它帶來的兩個問題。

首先,它大大減少了制作人和演唱者的接觸。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制作人和歌手在手邊的錄音棚裏見面,彼此還是陌生人。很多時候,制作人必須從歌手以往的唱片或Demo中,了解歌手的聲音特征是什麽,猜測他的想法是什麽,再聯想到平時關於他的壹些新聞,找到壹個屬於他的故事,讓歌手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首歌。但這樣的努力往往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

另壹方面,壹張唱片由幾個制作人制作,完全失去了整張唱片的整體感和音樂的完整性。有時候妳覺得這張唱片不錯,但是仔細聽了十首歌,妳會聽到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周治平認為這樣的情況會讓聽眾對專輯中歌手的感情產生困惑,尤其是剛出道的新歌手,更容易被認為沒有個性和特色,難以在競爭激烈的流行樂壇為自己找到合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