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回避沖突空椅技術合理情緒療法
1.求助者的壹般信息
24歲的女性陳某是家裏的獨生女。她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大學畢業生。
2.幫助者的自我報告
個人說法:主要是心情不好。兩個月前,我被介紹給壹個研究生。對方願意和他建立關系,但考慮到他只有大專學歷,有自卑感,很猶豫要不要繼續發展。我後悔當初沒有努力,造成了我現在的被動。我很焦慮,不知道從何下手,很煩躁,只好上網消磨時間。在過去的壹個月裏,我上床後壹直無法入睡。入睡後多夢易醒,導致心情不好,總是走神。
3.顧問觀察到的和學到的。
咨詢師觀察到來訪者的外貌和衣著都很正常,通過與父母的交流了解到來訪者從小學習成績優異,聽話,性格內向。高中轉學後,氣質大變。經常回家說同學有車有電腦有手機,讓爸媽給她買。父母達不到要求就哭著不上學,學習成績下降。高考不理想。本來她父母想讓她重考,但是她不想讀書,就去了壹個專科學校。大學期間,我很少和同學交流,大部分業余時間都是在網上聊天度過的。
4.評估和診斷
4.1心理評估
根據來訪者的情況,心理咨詢師采用SCL-90(心理癥狀量表)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SCL-每個因素的90個結果
SDS:總分39,標準分46;SAS:總分46,標準分58。暗示輕度焦慮。
4.2鑒別診斷
來訪者的主要癥狀是焦慮、煩躁、易怒、自卑、抑郁、難以入睡和睡眠障礙。對來訪者的評價為:壹般心理問題,評價依據為:(1)根據有病不生病三原則,來訪者的知行協調壹致,性格穩定,有自知之明,主動就醫,未表現出幻覺、妄想等精神疾病癥狀,可排除精神病;(2)根據嚴重程度標準,來訪者的主要癥狀雖為焦慮,但尚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沒有泛化和回避。按照課程標準,病程只有壹個多月。從社會功能來看,來訪者的社會功能並未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和嚴重的心理問題。
5.病因分析
5.1生物原因
來訪者經醫院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5.2社會原因
有消極的生活事件,比如考試不及格,男朋友分手。
5.3心理原因
5.3.1有明顯的認知錯誤:比不上同學就自卑,考不上好大學就被人看不起。
5.3.2缺乏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父母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哭著不上學,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就不努力學習,不知道如何改變。
5.3.3被焦慮困擾,自己解決不了。
5.3.4人際關系上很少和同學交流,缺乏溝通和交流。
5.3.5性格:內向,好勝。
6.咨詢目標和咨詢計劃
咨詢師和來訪者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氣氛中,就雙方約定的咨詢目標和方案達成壹致。主要涉及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協商方式、雙方的責任和權利、協商時間等等。
6.1咨詢目標
6.1.1具體目標和短期目標:緩解焦慮,消除睡眠障礙,獲得良好的行為模式,克服自卑心理,處理好戀愛關系。
6.1.2終極目標和長期目標: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來訪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實現完美人格。
6.2咨詢理論與技術
來訪者的主要問題是擔心自己配不上研究生男友,所以焦慮,難以決定是否應該繼續交往。原因是我有這樣壹個錯誤的信念:我壹直是個失敗者,能力低下,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不夠優秀,導致和前男友分手。來訪者思維清晰,求助欲望強,年齡較小,容易改變不良認知。理性情緒療法對這類問題最有針對性,最有效。因此,整個過程應以消除錯誤的認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認知模式為重點,輔以放松訓練和空椅技術,緩解他們的焦慮,解決他們內心的沖突,改善他們的精神面貌。
6.3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6.3.1幫助者的權利義務:幫助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顧問;如果對咨詢過程不滿意,可以要求更換咨詢師;對咨詢方案、咨詢費用和咨詢時間的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遵守咨詢行業的有關規定;遵守並執行協商方案和協商時間的約定規則;求助者應尊重咨詢者,按約定時間赴約,不得遲到,如有特殊情況應提前告知咨詢者。
6.3.2顧問的權利和義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與客戶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詢關系。心理咨詢師不得因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宗教信仰、價值觀等因素歧視來訪者。讓求助者了解這項工作的性質、特點、可能的限制以及求助者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心理咨詢師在與來訪者工作時,應就工作要點與來訪者進行討論並達成壹致,必要時(如使用某種療法)與來訪者達成書面協議。咨詢師和當事人之間不能產生和建立除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任何人都不能利用當事人對咨詢師的信任謀取私利。當心理咨詢師認為自己不適合咨詢求助者時,要明確向求助者說明,並轉介給其他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始終嚴格遵守保密原則。
7.協商過程
協商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和六次協商。第壹階段是診斷階段,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收集信息,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這個階段主要通過第壹次咨詢來完成。
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壹是幫助來訪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變不合理的認知,消除焦慮,重建對自己的信心,勇敢面對愛情的問題。這壹階段主要通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協商來完成。向來訪者介紹理性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與來訪者壹起尋找他們不合理的認知,布置作業,讓來訪者與不合理的認知進行辯論;與來訪者探討有效的應對方式,改善行為,勇於與同學朋友交往,引導來訪者積極處理與男朋友的戀愛問題。
第三階段是鞏固結束階段。來訪者可以將咨詢中所學運用到未來的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這壹階段通過第六次咨詢完成,鼓勵來訪者將ABC理論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促進自我成長。
8.咨詢效果評估
8.1訪客評價
來訪者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自我,睡眠困難和焦慮都煙消雲散了。他們變得自信了,覺得自己的內心很充實,生活很有意義。
8.2顧問評估
通過回訪和隨訪,咨詢達到了預期目的,消除了陳某的焦慮,解決了睡眠問題,改變了原有的認知模式,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和研究生男友的戀愛關系也發展得很好,準備復習,打算明年考函授本科。
參考資料:
[1]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心理咨詢師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三級教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