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曉寒
在美國發布1個月後,大眾的王牌純電動SUV?ID.4終於迎來了首輪中國。
ID.4由壹汽大眾和SAIC大眾同時在中國投產。兩款車采用相同的動力和智能配置,但設計風格略有不同,分別稱為ID.4?卷發和ID.4?十.
左右分別是ID.4?卷發和ID.4?X
兩款將於近期到店,現已開始預訂。第壹版補貼後價格不超過25萬,最終在明年壹季度交付用戶。
壹汽大眾和SAIC大眾在現場透露,兩款ID.4. 4的續航將超過550公裏(想必是NEDC標準),支持100kW快充,擁有AR-HUD和L2級自動駕駛,其他信息未公布。
與ID.3壹樣,ID.4也基於大眾MEB純電動平臺。在動力、續航、智能方面,與之前的“油改電”產品有了質的提升,是當之無愧的王牌純電動車。
大眾是中國最受歡迎的乘用車品牌,銷量明顯領先於其他玩家。ID.4的出現和上市,意味著巨頭真正展開了純電動攻勢,將對國內新能源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馮在現場明確表示,到2023年,大眾將在中國推出8款ID車型,目標是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第壹。
1.等了壹年多?身份證。第壹次變更ID.4
近年來,大眾確定了向電動化轉型的戰略,推出了純電動高爾夫、朗逸等產品。
但這些車大多基於MQB等平臺,以燃油車為主,而非純電動平臺,競爭力並不突出。
ID.4?卷發
大眾真正的王牌電動車其實是ID。基於MEB純電動平臺的家庭。
在去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ID的第壹款產品。family,ID.3正式發布,今年開始逐步交付。今年9月24日,大眾在美國發布ID.4,起售價約27萬人民幣。
因為SUV車型是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產品,所以大眾在中國發布ID車型時,選擇先推出ID.4,再推出ID.3等產品。
去年廣州車展期間,大眾展出了壹款名為ID的概念車。初劍在中國,並表示這將是第壹個id。在中國上市的車型。
等了1多年,ID。先改成ID.4,由壹汽大眾和SAIC大眾同時制造,分別命名為ID.4。卷發和ID.4?十.
二、續航超過550公裏?大眾汽車將建立自己的充電系統。
在活動現場,壹汽大眾和SAIC大眾沒有透露兩款新車的具體參數。目前他們只知道兩款首發車型續航裏程超過550公裏。
壹汽-大眾的壹位高管在現場告訴汽車,550公裏的電池壽命應該是NEDC的標準。
上汽大眾ID.4?X
雖然官方並未透露更多數據,但從壹汽-大眾和SAIC-大眾的新車申報信息和海外版本可以看出壹些端倪。
根據申報信息,壹汽?大眾ID.4?卷發的長、寬、高分別為4592mm、1852mm、1629mm。上汽大眾ID.4?x為4612mm,1852mm,1640mm,車身較長。
根據實際體驗,兩車都比較“小”,甚至有壹種ID.3加高版的感覺,前後排空間也是緊湊級車型的水平。
ID.4?x後排
根據之前曝光的信息,兩款ID.4車型搭載的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約203馬力),均為三元鋰電池。
其中,壹汽-大眾將使用來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總成生產廠家為壹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而SAIC-大眾僅註明電池生產廠家為SAIC-大眾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海外發布的ID.4也搭載了相同的電機,百公裏加速時間8.5秒,電池組容量82kWh,EPA續航402公裏。
這個電機參數在燃油車領域屬於中低功率2.0T發動機的水平,不可謂不強。但是在電動車領域,尤其是20萬以上價位的產品,動力參數還是比較壹般的。
ID.4?卷發
起步價25萬的入門級特斯拉車型?3是280馬力,也是20多萬的比亞迪唐EV單電機版,功率245馬力。
EPA是目前最嚴格的續航標準。雖然這個標準下的續航裏程低於WLTP和NEDC,但更接近真實續航。
比如入門級的特斯拉車型?NEDC 3(三元鋰電池版)的續航裏程為445公裏,但儀器上顯示的EPA續航裏程僅為390公裏。
ID.4海外版EPA續航402公裏。可以推斷,兩臺國產ID.4的550km續航應該屬於NEDC標準。
ID.4在海外發布時,大眾表示將推出雙電機四驅版,最大功率302馬力。
充電方面,國內兩款ID.4最多支持100kW DC快充,45分鐘可充80%。海外版之前的最大充電功率是125kW。
ID.4?卷發
關鍵的壹點是,大眾汽車還率先建立了CAMS服務品牌,該品牌將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充電系統。大眾汽車旨在2021年在中國電動汽車廣泛使用的7個城市實現“每五公裏壹個超級充電站”的目標。
三、內飾采用全新設計風格?雙屏+L2自動駕駛儀
MEB平臺搭載了大眾E3的電子電氣架構,應用了以太網、域控制器等最新技術。在此基礎上,開發了智能身份證系統。家庭是建立起來的。
ID.4?CROZZ和ID.4X的智能配置差不多。
ID.4?x內部
車的核心是兩塊液晶屏,壹塊是5.3寸全液晶儀表,壹塊是10寸中控屏。
相比常見的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的尺寸要小很多,主要顯示車速、剩余續航等基本信息,以及輔助駕駛系統對外界的感知。整體UI風格是簡約設計,大卡。
與現有的大眾車型相比,中控車的尺寸非常大,其UI界面類似於最新的大眾燃油車,大卡片+菜單設計,提供音樂、導航、聯系人等功能。
ID.4?X-car兩個屏幕
現場車展的車載系統無法操作。從之前德國ID.3車型(ID.4系統相同)的體驗來看,中控系統的反應比安卓車慢,車內可用的app也少。
與ID.3壹樣,ID.4兩款車型都配備了時下流行的語音交互系統,擋風玻璃下安裝了紅色呼吸燈,在語音交互時會有燈光效果,提升車內科技感。
AR-HUD演示
ID.4高配車還擁有AR-HUD系統,可以在實際路面上繪制導航等虛擬信息,進壹步提升車輛科技感。此外,從現場演示視頻來看,這兩款ID.4還支持蘋果Carplay手機映射。
在自動駕駛水平上,兩款車型都支持L2級自動駕駛系統,核心功能是在壹條車道的中心向前行駛。但官方並未透露這兩款車型是否具備強制變道、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等高級功能。
上汽大眾高管在現場表示,ID.4?x的自動駕駛系統屬於L2+級別。
四、2023年前推出8款?大眾應該是新能源第壹。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區CEO馮在現場表示,大眾品牌計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將通過量產電動汽車來實現這壹目標,其中id家族是重要支撐。
他在現場宣講,到2023年,大眾品牌將在中國推出8款ID家族車型,目標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第壹。
大眾要做第壹款國產新能源車。
燃油車時代,大眾品牌在國內家喻戶曉,帕薩特、朗逸、捷達、途觀等車型暢銷全國。
現在,大眾希望憑借在燃油車時代積累的用戶基礎和銷售渠道,用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復制其在燃油車時代的成功。
但從今天發布的前兩款車型來看,大眾有壹定的機會,但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在燃油車時代,大眾作為巨頭,壹直是其他車企覬覦的對象。因為自主品牌的發動機變速箱技術明顯落後,更難與之抗衡。
但在電動車時代,尤其是智能電動車時代,各大品牌的新車在電驅性能上無法保持行駛距離,競爭的核心將集中在智能駕駛艙和自動駕駛上。
特斯拉的成功已經說明了這壹點。
從今天發布的來看,ID.4的兩款車型在外觀上大大突破了大眾以往的設計風格,非常年輕時尚,是年輕人喜歡的風格。
此外,大眾在制造、產品質量、供應鏈、銷售渠道、服務渠道等方面也有優勢,這些都是ID系列產品成功的壹些關鍵要素。
但在智能方面,兩款ID.4只能說是跟上了目前的主流配置only自動駕駛、雙屏、語音交互、AR-HUD等技術已經被多家自主、新型造車企業量產。
車載系統上,ID.4沒有使用Android系統,UI界面、交互方式、應用豐富度都不是很突出。
更重要的是,25萬以內的價格其實也不便宜,就算有型號?3入門級車型正面競爭。
至於大眾能否在電動車上復制燃油車時代的輝煌,要等明年壹季度數據交付後才能明朗。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