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重慶市玉溪中學:

重慶市玉溪中學:

重慶市渝西中學,創建於1945,原名益智中學。解放後改名為巴縣中學、巴縣壹中。1995,重慶市區劃調整,命名為“重慶市玉溪中學”。2001被批準為重慶市聯招學校,九龍坡區人民政府授予為區重點中學,是九龍坡區最佳文明單位。2005年底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2006年5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目錄

辦學理念

辦學規模

能力

六十年風雨兼程,解放前凱歌高分新篇章

解放後

發展方向、辦學理念

辦學規模

能力

六十年風雨兼程,解放前凱歌高分新篇章

解放後

發展方向

擴展並編輯本段中的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自強不息,和諧發展”的理念,堅持“育人為本,育人為先”的傳統,形成“主題德育、藝術體育教育”的特色,始終以“安靜的環境”嚴格管理?師資力量強?校風好?“高質量”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豐富的人文素質。學校交通便利,毗鄰重慶西彭工業園核心區,重慶繞城高速從學校背後穿過。學校背靠青山,遠離市區,綠樹環繞,壹年四季鮮花盛開,周圍沒有任何幹擾。

編輯本段的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240多畝,辦學規模日益擴大,育人質量逐年上升。有40多個班級,2500多名學生。領導集體團結務實,開拓進取;老師們業務精湛,愛崗敬業。學生團體遵守紀律,熱愛學校,努力工作,開拓進取。

編輯這壹段的教職員工

學校現有教職工155人,專兼職教師139人。其中,研究員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1人,省市級優秀教師4人,重慶市學科技術帶頭人1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31人,區“十佳教師”4人。高級教師40人,中級教師57人。校長被評為九龍坡區“十佳校長”,黨總支書記被評為重慶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嚴格科學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強大的師資隊伍為提高教育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低進高出,優出AG”是學校教育質量的特色。2000年,高考學生人數突破100後;2001突破200人大關,達到245人,其中吳國棟以648分獲得全區理科狀元(入學分數線比聯招線低18分),超出北大錄取線20多分;2002年突破300人大關,達到336人;2003年,347人上網;2004年高考突破400人大關,其中李源以642分名列今年理科第壹,以295分名列全市第四。2005年突破500人大關,529人通過高考。其中,楊德興和陳鵬(錄取分數線低於聯考線17)分別以640和619的優異成績獲得全區理科前兩名。2006年創歷史新高,高考人數達到552人。每年都有幾個學生考上全國前十的名校。贏得了上級部門的好評和社會的廣泛贊譽。“十壹五”期間,學校發展的目標是鞏固“雙創”成果,發展內涵,打造特色,提高學校文化素質,建設學習創新型和諧學校,用3-5年時間把學校辦成教育質量優良、辦學特色鮮明、人文精神濃厚的市級示範中學。“渝西”成為展翅的雄鷹,騰飛的巨龍。“渝西”將為創建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渝西教育高地展示區,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這段話,六十年凱歌新篇章。

解放前

重慶市玉溪中學原名“益智中學”,“益智”源於清代佟業庚所著《益智圖》的題,意為“增長智慧”。1945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她在陶佳、潼關、圓明、西彭等地由有識之士創辦的私塾,實行董事會管理模式。當時首選的校址是元明鄉的三王店,但因為沒有現有的校舍,修建困難,後來決定為西彭鄉的圓通寺。1946年秋,由於教室有限,校址不合適,學校遷至三王店附近的張家祠堂(現西彭鎮第二小學)。

解放後

為了發展,1951年春,學校從張家祠堂遷至銅官驛鄉鬥石塔村原“明成中學”(天主教堂)。同年秋,學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重慶市八仙益智中學”。1953年春,四川省教育廳對學校進行規範,更名為“四川省八仙中學”。同年秋,省教育廳決定設立巴縣第壹高中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巴縣第壹中學”(以下簡稱“八壹中學”)。1984年,巴縣萬中因其所在地而得名,故更名為“四川省巴縣潼關驛中學”。為消除危房隱患,徹底改善辦學條件,於1990年8月遷至西彭鎮永安路6號,更名為“四川省巴縣西彭中學”。1995年,重慶行政區劃調整,西彭鎮劃歸九龍坡區,學校更名為“重慶市渝西中學”。六十年滄桑,六十年風雨。雖然學校幾經易名,歷盡艱辛,但其辦學精神和人文素質壹脈相承。“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為學校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嚴謹治學,勤奮學習”成就了壹批棟梁之才。60年來,學校已組織近500個班,向社會輸送學生25000余人。他們有的成為優秀的高中級幹部,有的成為科研骨幹,有的成為專家、企業家,有的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們遍布全國乃至海內外,在工、農、軍、學、商、政、黨等各個崗位上,已經或正在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不僅是他們個人的驕傲,也是母校的榮耀。“八壹中學”是壹所很有凝聚力的學校。師生在學校團結互助,同甘共苦。離校後互相扶持,珍惜母校。近年來,在歷屆校友和部分老師的倡導和努力下,重慶市玉溪中學(八壹中學)重慶校友會、成都校友會、昆明校友會相繼成立。重慶校友會還成立了市區分會、潼關分會、西彭白石分會、魚洞分會等民間聯絡組織,為校慶成功、信息交流、扶貧濟困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我謹代表玉溪中學近3000名師生,向各地校友會的組織者、支持者、參與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謝!

編輯本段的發展方向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學校進入了快車道,2001加入了重慶聯合招生學校的行列。同年,九龍坡區政府授予其為九龍坡區重點中學。2003年,九龍坡區實施教育“三大人才工程”,將學校列為重點學校。通過征地租賃,學校校園面積達到240多畝,設施設備進壹步齊全,辦學條件日臻完善,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學校現有40多個教學班,2500多名學生,教育質量處於地區領先水平。2005年底被創建為重慶市文明單位,2006年初成功創建為重慶市重點中學。曾經的八壹中學值得留戀,如今的玉溪中學生機勃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學校規劃了更加宏偉的藍圖:在鞏固“雙創”成果的基礎上,發展內涵,打造特色,提升學校文化素質,建設學習型創新型和諧學校,用3-5年時間,把學校打造成教育質量優良、辦學特色鮮明、人文精神濃厚的市級示範中學,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造渝西教育高地展區。 入門圖集更多圖集

延伸閱讀:

1

www.cqyx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