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民國婦女林與陸小曼

民國婦女林與陸小曼

我寫了許多關於林和魯的文章。

這兩位民國才女與當時幾個知名有為的男人之間的愛恨糾葛,成為後人茶余飯後的談資,讓他們壹直活下去。在閱讀它們之前,作為壹個不太了解它們的人,這是我的大部分印象。好在看了她們的選集,我丟掉了深深的誤解,對那些努力追求信仰,堅持擺脫世俗枷鎖的獨立女性有了更深的敬佩。

林和陸小曼都出生於當時的貴族家庭,享有得天獨厚的物質和教育資源。就像我們今天說的,有些人出生在羅馬,他們的起點是普通人壹生都無法追求的終點。

林被稱為中國著名的建築師、詩人和作家...說起林的作品,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妳是人間四月天”,但不要忘了,首先她是壹位著名的建築師。她參與了許多建築作品的設計,是中國人民國徽——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壹。壹個女人的容貌,氣質,文采,往往讓人忽略了她身上最堅韌的部分,也正是這種堅韌成就了林先生。

林十六歲時隨父親到歐洲旅行,受倫敦女房東建築師的啟發學習建築。後來他去了美國,跟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學建築,然後他們結婚了。完成學業後,他們回到中國,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建築系。戰爭年代,夫妻二人走遍全國,探尋了近3000處歷史遺跡。那個戰火紛飛、軍閥割據、土匪橫行的年代裏無助的知識分子,無人知曉無人理睬,冒著槍林彈雨,飽受病痛折磨,隨時有生命危險,卻阻擋不了他們對古建築的深情和熱愛。梁麟夫婦為中國的建築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成為年輕壹代建築的楷模和引領者,讓他們永遠有壹個美好的夢想。

除了林的建築成就外,她的文學造詣也不容忽視。她的詩柔美細膩,她的小說振聾發聵,令人回味無窮,她的散文發人深省。這些文學作品大多是她在探索建築古跡時創作的。那段時間,林的肺病很嚴重,她發高燒好幾個月,臥床不起。梁思成本人患有脊椎軟組織硬化癥,走路搖搖晃晃,行動不便。孩子只能穿涼鞋,靠典當衣服和手表為生,全家處於貧病交加的境地。都說從簡單到奢侈,從奢侈到簡單,但壹個能載入史冊的女人,總會有壹個高於物質需求的精神世界。

林的才華不言而喻,但壹個才女的情感故事更有趣。十六歲那年,林在倫敦遇到了對他壹見鐘情的徐誌摩。那時候的徐已經有家室,雖然被父母勒令做媒人。徐誌摩應該是她的初戀,理智讓她及時走了出來。壹般來說,壹個16歲的女孩在《愛情的種子》裏是無力抗拒徐誌摩的浪漫情懷的,但這就是林。她選擇了與自己誌同道合,對建築很有感情的梁思成。只有擁有相同理想和觀點的合作夥伴才能走得更遠。他們壹直呆在壹起,直到妳要去哪裏,留下了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故事。

也許唯壹的遺憾是,在林死後,梁思成不顧外界壓力,娶了林的學生、他自己學生的妻子為妻。也許林壹直都是高高在上,如捧著月亮的星星。作為丈夫,梁思成的光芒壹直被削弱,壹直仰視林。任何壹個男人都渴望壹個崇拜自己的女人,梁也不例外,正符合他的這壹願望。

作為壹個女人,林的人生應該是完整的。輝煌的事業,轟動的當代名氣,* * *壹個共進退,仰慕她的伴侶,是壹個她從未嫁過的男人。這不是很多女人壹輩子都得不到的嗎?

再來說說陸小曼。許多人把她與林相提並論。性格完全不同的兩個人,註定了不同的人生,但誰又有權利去評判他們的人生是好是壞呢?

陸小曼十七歲被聘為外交部翻譯,師從劉海粟學習國畫。他是現代畫家和作家。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是壹位與唐穎並稱為“南唐北國”的交際花。

與林相比,陸小曼是壹個被財富慣壞的天才乖乖女。喜歡逛街買衣服,喜歡打牌聚會,喜歡社交玩樂,甚至後來還得了鴉片。

很多人說陸小曼是女兒,沒錯,她是。19歲時,我與王賡結婚,她在北京還未成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認識徐誌摩後,我只想說:“我是在父母媒人的授意下和別人結婚的。雖然那時候我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但頭腦卻像個孩子壹樣迷茫。結婚壹年多,了解了壹點人事,明白了兩性的結合不是別人能隨便安排的。從氣質和思想上來說是世界上最難的組合。

的確,她說的有道理。追求浪漫,接受過西方教育的乖乖女,不願意在包辦婚姻中虛度壹生。她打掉了和王賡的孩子,不惜壹切代價離婚,嫁給了徐誌摩。後來,她不孕了。他們的婚禮邀請了徐誌摩的老師和林的嶽父梁啟超作為證婚人。這是史上最尷尬的證人。我掃了他們壹眼,說他們下流。在徐誌摩的低聲懇求下,我終於說,我希望這是妳們倆最後壹次結婚。

壹個打掉原生孩子堅決離婚的女人,和壹個讓原生孩子打掉堅決離婚的男人,可能罪大惡極,讓他們的生活苦不堪言。

婚後,陸小曼依然過著奢華的生活。為了支持魯,徐誌摩身兼三派之職。愛情壹旦落到柴米油鹽上,就會有爭吵。在徐誌摩坐飛機去看林的演講墜機之前,他們還大吵了壹架。陸小曼朝徐扔了個煙鬥,沒打中,打壞了他的眼睛,徐摔門而去。這種告別再也沒有回來。

陸小曼深深懊悔,往事化作回憶。她後悔了壹輩子,至今還背負著人們的吐槽和謾罵。她甚至不能參加徐誌摩的葬禮,死後也沒有和徐誌摩葬在壹起。

陸小曼在徐生前是個很散漫的人。徐去世後,她在《哭泣的莫》中寫道:我下定決心答應妳,妳再也不會夢見睜著眼睛躺在床上,病魔最後還得跟它搏鬥。要麽它出生,要麽我會墮落。我必須成為妳壹直希望我成為的人。我決心做人,我決心做點正經的事。

從此,“編遺時我來答妳心”成了陸小曼活下去的動力。她潛心收集徐誌摩的作品,苦心寫稿抄稿,東奔西跑,她終於完成了她能為心愛的人做的最後壹件事。

陸小曼的余生是漫長的救贖和補償期,過著悲慘的生活。53歲時,在上海市長陳毅的安排下進入上海文史館任圖書管理員,生活有了保障。

如果沒有戰爭,也許陸小曼的晚年會更富有。

陸小曼壹生追求自己的內心,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權利,但同時她也要放棄很多,比如名利地位親情...如果她能賠償這些損失,陸小曼的人生就完整了,至少她還有愛。

每個女人都渴望成為林,但她卻常常活成了低質量版的陸小曼。有人說陸小曼是徐誌摩第二好,那又怎樣?婚後,徐對陸的寵溺是不假的。即使在飛機失事前,陸小曼打罵他,他還是把她的畫帶上了飛機。

德國女作家貝蒂娜·布倫塔諾說,愛情跟不上理性的發展,這樣的愛情不可能穩定。

人生變數太多,做選擇的時候請帶上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