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校門的學生往往對這個世界壹無所知。面對迫在眉睫的就業壓力和各種招聘信息,他們往往迷茫,難免陷入有心人挖的“求職陷阱”,輕則賠錢,重則被拐賣,重則進入非法組織。那麽如何通過層層把關來避免這種危害呢?我會從求職的第壹步開始,手把手幫妳練好“火眼金睛”,識破求職騙局,求職路上就不會有障礙。
1,防止信息泄露
學生在填寫簡歷時,壹定不要在規定的表格之外填寫妳的聯系方式,這樣會讓大家看到妳的聯系方式,導致信息泄露。強烈建議妳只留下聯系電話,保持暢通。不要長時間關機。除非必要,最好不要留下家裏的電話。
2.識別招聘信息的真實性。
1.騙子公司多為大公司,多以高科技、集團的名義招聘,當然不包括正規合法的公司。
2.工資待遇不錯,每月3000-5000元不等,急招。
沒有固定電話,沒有傳真,只有小靈通或者手機號。
4.知名企業壹般都有以自己公司網站為域名的郵箱,比如Hr @ .com,如果以xxx_vip@163.com或者vip-xxx@qq.com的形式留下免費郵箱,很可能是詐騙分子利用知名企業的名義發布招聘信息,騙取簡歷。
5.沒有公司網站,使用免費二級域名,數據長期不更新。想想吧。註冊資金幾百萬、幾千萬的公司,沒有自己的網站,可信度自然不高。
6.即使留下網址、傳真、電話,也不要放松。很多詐騙公司喜歡用合法公司的簡介、傳真、網站、聯系地址,只有電話號碼是屬於詐騙公司的。同學們可以去公司網站直接聯系公司是否發布了招聘信息,最好直接撥打網站上的聯系電話詢問。
3.確認企業的真實性
在接到面試通知時,首先要核對公司的真實性,詢問公司名稱、網站、公司地址、公司電話、面試時間和地點。如果對方用手機聯系,學生壹定要索要固定電話,盡量通過固定電話預約面試。
4.面試地點
正規單位的招聘地點壹般是公司的辦公室和會議室。如果面試地點在賓館、酒店或招待所等壹些偏僻的地方,學生最好不要去。女生去面試,最好讓壹個朋友陪著(在公司外面等,不要壹起,否則會給面試官壹種獨立感)。
5、少帶財物
面試時盡量不要帶太多錢,車費、水和飯錢夠就行,防止被騙。大部分招聘單位不會派車去接應聘者,不會和陌生人去偏僻的地方,也不會把手機等財物借給陌生人。
6.關於體檢
同學們要註意單位要求體檢後才能上崗的情況。單位不應指定某壹家醫院,這類醫院不應是私立醫院或診所。
7.拒絕支付各種象征性的費用。
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服裝、產品押金、風險金、報名費或培訓費均屬違法行為。這種情況,同學們壹定不要相信。
8.不要相信在其他地方有效的承諾。
工資再好,學生在外企或國外分公司、工廠、辦公室招聘時,千萬不要相信口頭承諾。還是不要去了,還是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協商,辦理相關手續,否則妳可能會被人販子騙、騙甚至拐賣,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9、掌握勞動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
同學們要主動學習壹些勞動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才能在求職過程中占據主要地位,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10,謹慎簽訂勞動合同。
簽訂合同時,學生要做到“三看”。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以及企業登記的有效期,否則簽訂的合同無效;第二,看合同用詞是否準確、清晰、完整,不能用縮寫、替代或模糊的詞語表達;第三,看勞動合同中是否有壹些必要的內容,包括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工作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福利、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同學們壹定要註意,要簽書面合同,試用期要簽合同。
11.如果發現被騙,及時報案。
學生壹旦發現被騙,應及時向人事局、勞動局監察大隊或公安局派出所報案,尋求法律保護。因為勞務詐騙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勞動人事等部門,同學們要根據情況選擇最有效的投訴部門。如果投訴對象是法制機構,學生可以找勞動部門;如果詐騙特別嚴重,詐騙金額較大,壹定要向公安部門舉報。
雖然我給同學分析過整個求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欺騙”,但真正避免上當受騙還是要靠自己。騙子往往抓住學生貪圖高薪、圖省事、不敢維護自身利益的心理實施招數,總是“從祖不改”。只要我們時刻告訴自己,不要不切實際的高薪工作,量力而行,平時關註相關的勞動法律政策,就不會輕易上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