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是時候寫日記了。還在苦苦尋找壹根好的圓木?以下是我為您收集的班級管理培訓日誌(8篇精選文章),僅供參考,歡迎您閱讀。
4月110日上午,鎮教育辦在中心幼兒園組織了壹次教師培訓。本次培訓由南京康軒多元智能探索課程研究員邱安平主講。培訓內容圍繞“常規概念分析、壹日常規細則、班級常規訓練註意事項”展開。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以後在班級管理和環境營造方面會有很好的引領和提升。
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明白了常規的定義,知道了常規包括生活常規、活動常規和學習常規,也明白了常規建立的意義。邱老師還針對每個環節的不同問題,詳細地提出了不同的對策。這為我們今後如何做好班級常規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據這次培訓的內容和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我也有壹些啟發和看法。下面談談我的理解和看法。
1,毅力,恒心
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和記憶力差,很多事情不用壹個老師說壹遍或者做壹遍就能記住,按照妳的要求去做。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把握套路上要有恒心和執著,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滲透套路教育。如果孩子沒有按要求做,他們會不厭其煩地提醒,直到孩子養成習慣。
2、春雨,潤物細無聲,給孩子壹片充滿愛的天空。
管理好壹個班級,愛應該是前提。有壹句話大家都知道:“親老師,可以信。”只有營造輕松溫馨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有壹個愉快的學習環境。孩子知識閱歷少,是非觀念差,缺乏獨立生活能力。他們不僅在生活上需要大人的細心呵護,在行為和道德上需要耐心的引導,更渴望得到老師的情感關懷和照顧。對於每壹個孩子個體,都要盡快熟悉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身體狀況等等,同時用真摯的愛和恰當的表情、動作、語言去感染孩子。對於小學、中學和大學班級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對於小班的孩子,適當多使用肢體語言,比如撫摸、擁抱、牽手等來傳遞愛,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和關心,讓他們對老師產生安全感和親切感。在中大班,用表情和語言感染孩子是合適的。壹句真誠的贊美,壹個鼓勵的眼神,壹個會心的微笑,都會讓孩子感受到妳的愛。教師的愛壹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對教師也充滿了愛,他們就會心甘情願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從而使教育更順利有效地進行。
3.角色轉換和人人參與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傳統觀念中,班主任是管理整個班級的權威。班級所有的活動計劃、安排、規則都是由班主任壹個人制定的,班主任、孩子、家長只能聽從安排,被動配合活動。目前,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實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要求每個人都是管理者。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必須從權威觀念向服務觀念轉變。在班級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上,班主任要大膽放權,從權威的前臺走向服務的後臺。讓孩子和家長來到班級管理的前臺,讓班級管理事半功倍。
4.規劃壹個開放、自助、豐富、有序的教學空間,讓孩子成為環境的主人。
兒童的學習和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和物質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教師要運用整體規劃的原則,根據幼兒的興趣將活動室布置成多個活動區,如語言區、認知區、角色區、藝術區、音樂區等。每個活動區都提供了足量的玩具和操作資料,其中資料和物品的放置是開放式的,學習資源貨架結構可以移動,方便物品分類和孩子自由觀察、存取和學習。提供的學習工具和材料應具有挑戰性,符合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發展,並隨課程內容定期更換。
5.制定師生應該遵守的班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
要管理好壹個班級,就要有好的套路。俗話說,“沒有規則,就沒有方圓”。如果壹個老師只愛他的學生,沒有常規,教育和引導,班級就會像壹團亂麻。因為無序的班級常規,孩子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麽,怎麽做,老師也不知道該期待什麽,做什麽更好。我們知道孩子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所以在制定班級常規的時候,老師要和孩子討論:哪些行為是班級所接受和欣賞的,哪些行為是班級所不允許和應該禁止的,違反班規會有什麽後果。老師要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根據討論的結果,師生共同制定全班共同遵守的班級常規。規則壹旦制定,就必須遵守,老師也不例外。如果妳想改變班規,妳需要征得所有人的同意。
這次講座培訓真的給我們老師的工作上了壹課,幫助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老師們收獲很大,也增加了我們做好幼師班的信心。
班級管理研究期刊2班級管理是壹門學科,也是壹門育人的藝術。為了進壹步加強班級管理,提高師生整體素質。學校領導對我們老師進行培訓學習,讓我們看陳老師關於班級管理的講座。收獲很大,感觸很深。
第壹,全盤接受,慢慢引導
為了關心每壹個學生的成長,陳老師始終認為學生就是學生,需要引導;學生是孩子,需要關愛;學生是成長中的人,需要包容。並提出了“全納慢導”的教育理念。
“完全接納”就是接納每壹個孩子,接納每壹個孩子的感受。因為不管她學習好壞,都是她的學生。因為無論貧富,他的感情都是清白的。在“完全接受”的基礎上,她采取了“慢引導”。她認為,孩子是成長中的人,允許他們犯錯,然後慢慢耐心引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
鄭老師把教育比作農業,把孩子比作種子。俗話說,春耕秋收,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就像花朵壹樣。
完全接受,讓孩子積極慢慢引導,讓所有的孩子都在陽光下自信。
第二,尊重和熱愛學生
愛是教育的基礎,有了愛就有了壹切。要有愛,壹節課會讓學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只有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裏,每個學生才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
我覺得老師的愛應該灑在學生身上,包括尖子生的培養,普通生的提升,特殊生的特殊照顧,後進生的偏愛。
比如我班壹個同學在我接手的時候粗心大意,態度粗暴,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壹開始嚴厲批評了他,發現孩子並沒有改變。時間長了,發現自己的管理方法不對。後來我沒有急著批評這種情況,而是找他談了談。在交談中,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沒有人可以傾訴。得知這個情況後,我很同情他。像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時教育,不給予特別的愛,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為了讓他有所改變,我經常找他談話,耐心引導他,用身邊真實的例子去影響他。慢慢地,他開始努力學習。
今天早上聽了吳興民的講座《當班主任是有訣竅的》,受益匪淺,也有點觸動我的心。
他的班級管理理念很簡單:關愛每壹個學生,不做壹個差生。他認為,只有成績差的學生才不是差生,差生是指不僅學習差,而且人也差的人。但是我這裏就不多說他的班級管理思想了,因為這些思想恐怕大部分老師都懂。我就來說說他所謂的“班級管理訣竅”,也就是他的班級管理經驗。
首先,通過寫壹些通俗易懂的“打油詩”來啟發和教育學生。比如讓學生背壹首大壹剛軍訓時的順口溜:對老師有禮貌,對同學友善,學習成績霸氣,待人接物大氣。面對捐款,他告訴學生們:做壹個恩人,妳會為自己的成長而感恩,學會感恩很重要,妳會在人生的路上遇到貴人。說到家長教育,提到如果家長關心,孩子就會好好學習。如果他們現在不關心,將來會有麻煩。……
可能大家會覺得他是語文老師,不然不會有這麽好的語文基礎,但是我想告訴妳,他是數學老師,不僅教好數學,而且教好班級。我曾經為學生學數學寫過壹首打油詩:數學學習有竅門,提前預習最重要;上課專心聽講,不要問是不是門道;想學好數學,多做題是法寶;獨立作業是根本,課後復習是妙招。
而且,他給學生的最高獎勵恐怕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量身定做壹首贈送的打油詩。這種獎勵讓學生很開心,同時帶動家長打電話表示感謝。
可想而知他的訣竅在班級管理中會有多迷人!這應該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不過這些打油詩都是他的原創作品,這裏就不壹壹列舉了,不然就有點侵權了。
其次,通過壹些哲學故事來啟發和教育學生。這個方法應該很多班主任都在用,他主要總結這些方法。如啟發學生在主動做決定時應用這些例子;啟發學生用那些例子來對待不良信息;應該用什麽例子來激勵學生表達他們的愛...
“善於總結”應該是每壹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和能力。
第三,用壹些名言警句或者自己寫的壹些經典話語來警示學生。比如嚴是愛,松是害,好成績來源於靜。等待、拖延、學習只能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第四,創作班歌和頌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同時,作為班主任,壹定要每天開好晨會,時刻提醒學生壹些重要的事情,但也不要忘記發現學生的優點,多表揚;讓學生寫日記,了解學生的心動,以防微時。
以上是我受益匪淺的。但是為什麽會觸動我的心呢?因為我發現我應該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改變壹些發展方向。
到現在為止,我買了很多書,也看了很多書,但是關於教育理論、新的教育理念、新課程改革、班級管理的理念看的比較多,但是具體的可操作性、可控性的內容不多,甚至很少,導致我理論強,實踐弱。或者只會紙上談兵,難以面對實踐。這大概是我專業教學和班級管理的最大缺陷吧!
所以,在接下來的很長壹段時間裏,我都會以練習為主。要註重對平時教學和班級管理的總結和反思;要多了解各種可控的具體方法,然後結合本校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實踐;復習讀過的書,加深印象和理解。
我喜歡這樣的訓練!
四人常說“班級管理無小事”。通過這次培訓和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這壹點。比如座位的安排,在外人看來是小菜壹碟,但仔細想想。作為壹個班主任,我們在安排座位的時候,總是因為壹些原因,才會如此“布局”。的確,座位安排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緒、紀律和班級氛圍,涉及到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家長與老師,甚至家長與家長的諸多關系。問題盤根錯節,難以兼顧,往往讓壹些班主任左右為難。怎樣才能給學生安排座位?
在課余時間,我主動和其他班主任交流,我意識到安排座位的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利弊,很有見識。具體方法有:
1,高低法。高個子坐在後面,矮個子坐在前面。這是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老師板書和示範的壹種方式。
2.性別法。這是因為學生的性意識而安排座位的壹種方式。初中以後,男女分開坐比較好,以免造成行為不便和不適當的心理影響。
3.旋轉法。壹般學生從左到右依次坐,每兩周調整壹次垂直線。如果椅子和書桌可以升降,也可以前後交替坐。這是壹種防止學生近視和斜視的方法。
4.駕駛方法。這是壹種有利有弊的排列方式。壹般讓學習態度好,成績好的同學跟對面同學坐,壹帶壹帶壹對紅。
5、同樣的方法。讓誌同道合的同學坐在壹起,往往能收到山清水秀的效果。這有利於增進團結和相互合作。
6.互補法。當同壹個方面的優點和缺點分別存在於兩個學生身上時,讓他們坐在壹起,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就要求有優勢的同學必須對對方的缺點有壹定的抵抗力,在優勢上必須有壹定的號召力。
7.區間法。為了防止壹個學生對另壹個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可以在他們之間插入壹個能夠抵制甚至消除這種不良影響的學生。這種方法也適用於削弱或消除課堂上外界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如安排壹些自制力強的學生坐在教室的靠窗或門邊。
8.條件方法。就是給個別堅持坐或者不坐某個位置的同學制造條件。針對其某些方面的弱點,需要提出合理的進度要求,達到要求後才能實現。對這類學生也要進行上述思想認知教育。
知道了這麽多安排座位的方法,我的想法是綜合運用上面的方法,首先考慮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學習態度,“特殊”的學生坐在前面。在安排座位時,要體現小組學習的方式,即1個組長(優秀)和2個組員(好+差),經常開展壹些小組評比活動,增強小組的凝聚力,達到帶動法和補充法的最佳效果,即“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我覺得座位安排不止這些,關鍵在於班主任平日的經驗和思維。總之,班主任在生活中要做壹個有愛心、有耐心、細心、有創新精神的人。
最近有幸聆聽並學習了楊福誌老師的《班級管理的方式與技巧》講座,受益匪淺。楊老師從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出發,以具體事例闡述了他在班級管理中的“道”與“術”。
“道”與“術”的關系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之壹。什麽是“技術”?簡而言之,它是具體的、零碎的、事務性的和技術性的。而“道”,相對而言,是壹個大的計劃、基礎、策略、規律性。它是靈魂,是統帥。如果妳放棄了或者忽略了,那麽人就會變得復雜,糾結在眼前的眾多辦公室裏,雲裏霧裏,碌碌無為卻又寥寥無幾。
在平時的工作中,太多的班主任忙於眼前的具體事務,或急於完成學校的布置任務,或對具體的學生進行具體的批評和指導。整天東奔西跑,工作沒少幹,但效果不明顯。除了表現給別人看勤奮,我總覺得還少了點什麽。那是因為在“術”的問題上,占用了太多的精力,忽略了有遠見的“道”。
班級管理,道在哪裏?我覺得那是為了引導學生的長遠發展。
壹、引導學生具備以下“五心”:孝敬父母,是家庭的“小幫手”;向社會奉獻愛心,做文明禮貌的“小標兵”;關心他人,做孩子和同學的“小夥伴”;獻身祖國,做維護國家和社會利益的“小衛士”;對自己保持自信,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
第二,激發和喚醒學生的內在動力。在小目標的引導下,讓學生自覺磨礪意誌,主動形成良好習慣,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意識,用自己的力量實現成長。
第三,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傑斯·雷爾說過,“贊美就像陽光壹樣溫暖人類的靈魂。”對於學生來說,任何值得鼓勵的事情,我們都應該予以肯定和表揚,喚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通過不斷的鼓勵,使之歷久彌新。
人只能改變自己,用自己的改變喚醒別人。作為班主任,要善於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帶領學生走向有前途的未來。
班級管理培訓日誌第六篇非常有趣的班級管理
——把女生捧在手心,把男生綁在腰上。
俗話說“家有百業興”。作為壹個班級,男女幾十人,就像壹個復雜的大家庭。那麽,班主任如何讓這個大家庭和解,然後復合呢?
我從教近20年,壹直秉承女生捧在手心,男生綁在腰上的觀點。這個觀點屢試不爽,可以說這是我的看家本領。
有專家說,壹個好女孩可以養育十個男孩,相反,壹個壞女孩也可以養育十個男孩。我不敢說這位專家說的100%正確,但我不得不承認,女生在某些方面確實有這種魔力。所以我上課的時候壹直秉持“重女輕男”的理念。這裏所謂的“重”,不是放縱、溺愛、安撫、遷就,而是重視、依靠、尊重、關心、呵護、關愛。
所謂“輕”,不是輕視、踐踏、攻擊、謾罵,而是告訴男孩要做壹個君子,要有擔當、寬容、有責任感,要懂得先吃苦後享受。每當我成立壹個新班級,我做的第壹件事就是下死命令:任何男生不得辱罵、諷刺、攻擊女生,更不得在女生面前罵人;任何男生都不能對女生施加暴力(包括言語暴力和肢體暴力);班裏所有的重活、臟活等體力活都是男生安排的。命令壹出,女生們興奮地喊著“耶,耶”,男生們則安靜地假裝不接受。
就這樣,所有的姑娘都被我捧在手心裏,成了我的“知己”。男生呢?他們成了我的敵對勢力了嗎?不會,因為我手裏有王牌部隊,男生很難挑起事端,最終還是會乖乖“就範”的。
我想說的是,把壹個女生捧在手心裏,是愛,是真情。我還想說,在培養女生的過程中,妳千萬不要有利用的心,因為只有正確的引導,壹切才會變得順理成章。
妳在花大力氣培養女生之後,還完全指望女生帶領男生往前跑嗎?根據我的經驗,羊群太分散了,牧羊人無法管理。所以,我想把那個男生綁在我的腰上。那麽,怎麽紮呢?
第壹,用規章制度約束男孩的不良行為
只要不是惡搞錯誤,壹般的規章制度都可以控制孩子的自卑。男生壹般沒有女生那麽感性。所以,男生犯錯的時候,不必像女生壹樣輕聲細語,互相傾訴,而是簡單的說出真相,然後壹切按規矩來。幹脆利落,言必行,執法如山,往往讓他們服氣。當然,如果是遇到惡作劇的男生,不打牌也得打牌。
第二,引導男孩做壹個有責任感的陽剛男人。
壹個沒有責任感的男生,連承擔責任的勇氣都沒有,更別說男子氣概了。當他們犯錯的時候,他們會否認。他們往往是軟弱的,甚至是淫穢的。我的訓練方法是讓男生做事。比如,輪到男生打掃最臟最臭的公地;說到上課搬桌子搬凳子,肯定是男生幹的。總之,所有的體力活都是男生幹的;所有義憤填膺的工作都是男生幹的。
第三,用俠義精神激發男孩的保護欲。
學生時代特別喜歡看金庸和古龍的小說,所以喜歡那些仗義執言,浪跡江湖的俠客。我甚至渴望有壹個勇敢俠義的哥哥來保護自己。當老師的時候,我很重視培養男生的俠義精神。我跟他們說:“路不平,拔劍相助。”。我不是鼓勵他們打架,而是希望我班的男生養成俠義精神。因為只有具備這種精神的男生,才會把自己當成保護女生的“護花使者”,將來也會為人民的利益而奔走。所以在我班上,女生壹旦惹惱了男生,男生壹般都會隨口說壹句“好男不跟女鬥!”“如果外教班的男生欺負我班的女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班的那個男孩必須和他談談這件事。聊完之後她們還說:“我們班的女生都是神啊!誰都不許欺負!"
第四,用手足之情引導孩子,把班級變成家。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私下結拜兄弟姐妹。我何不隨波逐流,大張旗鼓地告訴他們,每個同學都是我們的兄妹,想怎麽結拜就怎麽結拜,但不許拉小圈子。與其讓孩子和別的班的同學或社會上的混混結拜,我還不如讓他們在自己的班裏找誌同道合、意氣相投的同學。孩子互稱兄弟姐妹有什麽不好?孩子有了兄弟情,會不愛同學嗎?妳不愛妳的班級嗎?壹個團結、互助、和諧、樂於助人的群體就是壹個溫暖的家!有多少人不愛自己的家?
我把女生捧在手心,成為她們最親近的人,她們幫我管男生要聽話;至於男生,我把他們綁在腰上,時不時拉壹下。他們自由而守紀律,幫助我適當地保護女孩們。那我呢?每天掛壹個燦爛的笑臉,看著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為加強學生班級建設,促進優良學風和班風的形成,構建和諧班級,營造學生成長成才的和諧環境,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讓每壹個學生都關心、愛護、維護班級集體,學校決定在中小學推行班級日誌制度,具體要求如下:
班級日誌是用來記錄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出勤和學生的課外活動等學習和生活情況的。
二、班級日誌由班主任填寫(或安排學生或專人或輪流填寫)。所有記錄必須在當天完成,並及時移交給下壹個記錄人。記錄簿應妥善保管,不得丟失。(建議創建博客供班主任填寫,以便保留信息)
三、記錄員必須認真仔細地記錄當天的情況,包括上課情況、班級活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所有記錄必須真實,隱瞞重大問題者將視情節給予紀律處分。教師不得幹涉學生如實填寫課堂日誌。
四、班長是班級日誌的第壹責任人,監督記錄,班級學生有權查閱日誌和監督記錄工作。
5.班級日誌應在每周末開學前交至學生處或小教務處匯總,下周返校後第壹天必須及時收集。不按時取、發日誌的班級,將從其綜合評價分數中扣除。
六、班主任應關心班級日誌的記錄,並及時處理相關問題。
七、班級日誌由政治處或初等教育處主任負責每周查閱統計,相關統計匯總將及時發送到校長郵箱,校長負責根據其情況發布。
八、日誌記錄將作為年度綜合考評和先進個人、先進集體評比的重要依據。
為了進壹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確保班級財產和學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班主任要做好班級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2.班主任應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火災、交通、中毒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3.班主任要經常檢查教室內的電源開關、電線、門窗、照明燈是否安全牢固,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維修,並告訴學生註意安全。
4.班主任要組織好班級的各項活動,對安全隱患有預見性,采取積極有效的防範措施,教育學生註意安全。
5.班主任要每天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並與無故不到校的學生家長取得聯系。
6.學生應該做到:不打罵臟話,不看色情、兇殺書刊,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抽煙喝酒,不損壞公物,不在課堂上打架。
7.禁止學生攜帶棍棒、利器等不安全物品進入學校。
8.學生因特殊情況休學時,需有班主任開具的休學卡方可休學。
9.禁止學生在課堂上接待訪客。如遇公安機關來學校與學生見面,壹般情況下,班主任或保衛幹部必須到場陪同詢問。公安機關要帶學生出校門,必須向學校領導匯報,並告知學生家長,才能帶學生出校門。
10.學生在進出教室和上下樓梯時要禮貌有序,防止因混亂和擁擠造成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