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雲南和廣西以山水著稱,也就是說即使是高速公路也有碾壓匝道。下坡沒事,放開油門直接滑行,但是如果遇到爬坡路段,前面好不容易下來的油耗會突然斷掉。在這裏,高速公路路段不再是刷低油耗的好機會。
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只占本次節油賽整體路線的壹小部分,此外,還包括擁堵的市區路段和簡陋的國道路段等。,它們與沿途的大卡車競爭,成為這四天旅程的日常。
這麽多跨欄的設計,其實是為了讓整個節油挑戰賽更貼合消費者日常駕駛中遇到的實際路況,讓最終的實測數據更有價值。
妳得靠自己全力以赴來省油。
說實話,這畢竟是個省油的比賽,輪子哥也使了不少降低油耗的駕駛技巧。
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車輛勻速行駛。車速要控制在60公裏/小時到90公裏/小時之間,發動機盡量保持低速。全程避免大腳剎車和突然加速,在不影響其他社會車輛行駛和保證自身行車安全的情況下,盡量下坡滑行。
另外,關空調降低能耗是常規操作,但在高速公路上,為了避免增加風阻,不得不關閉窗戶,這是這幾天對兄弟輪最大的考驗。更重要的是,直接把空調調到制熱模式來加快發動機冷卻速度,真的很讓人佩服。
除了這些小技巧,兄弟輪駕駛的14代軒逸之所以能跑這麽低的油耗,主要歸功於車輛自身的動力系統和各種智能配置。
14代軒逸搭載的日產HR16第3代智能發動機集成了多項先進技術,包括“GT-R鏡面噴射”、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技術、TCV多級擾流板控制技術、EGR廢氣再循環系統等。不僅擁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最大馬力139馬力,峰值扭矩169牛·米,與以燃油經濟性著稱的XTRONIC相匹配。
CVT無級變速器。
此外,我認為14代軒逸上搭載的壹系列智能配置也為降低能耗做出了貢獻。當我們開啟ECO模式時,車輛會根據實際路況自動匹配合適的檔位和發動機轉速,讓車輛達到最佳的節能狀態。
該車還配備了智能主動式進氣格柵,可根據不同工況開啟或關閉,及時為發動機散熱,降低車輛風阻。此外,在CMF超模平臺的加持下,新軒逸的高度下降了56 mm,車身風阻系數僅為0.26Cd,在降低風阻、降低油耗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後是自動啟停系統。雖然這是很多車主壹上車就會關閉的功能,但是不得不說軒逸搭載的ISS智能動態啟停系統在擁堵路段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啟動時不會出現反應遲鈍,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也保證了駕駛質感。
值得壹提的是,本次節油賽中還有壹批非常規選手,他們並沒有采用任何節油技巧。空調要開,速度要提高。令人驚訝的是,該集團最終實測的百公裏綜合油耗依然達到了4.9L,油耗表現與同級價格更高的HEV混合動力汽車相當。
省油從來都不是軒逸最大的亮點。
雖然節油賽持續了四天,在車上的時間超過了30個小時,但是車輪哥對這輛軒逸最大的感受就是太舒服了。
日產沙發廠不負盛名。多層零重力真皮座椅非常柔軟,座椅的弧度恰到好處的貼合背部的曲線,兩側的包裹性也相當充分。即使在關空調的惡劣條件下開幾個小時的車,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同時,超過4.6米的車長和2.7米的軸距為該車提供了非常寬敞的空間。
隔音可以說是14代軒逸上的殺手鐧。有了更靈活的底盤,行駛過程中車內的噪音抑制是非常有優勢的。乘坐舒適、空間寬敞、隔音出色是能直擊廣大家用車用戶的亮點。
四天的行程,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狹窄的國道上和壹輛又壹輛大貨車“玩遊戲”。畢竟既要控制車速,又要保證安全,軒逸的日產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該系統包括車道保持、超視距碰撞預警系統、盲點顯示等。其中,超視距碰撞預警系統為我們避免了幾次危險,尤其是前面的大貨車擋住了視線,但該系統還會監測前面兩車的相對距離,就像壹只透視眼,在預測危險時會發出預警,可以說是此行中最有力的幫手。
眾所周知,東風日產軒逸在中國轎車市場創造了壹個又壹個的銷售傳奇,獲得了“轎車之王”的稱號。如今,14代軒逸全面升級,並以多項“黑科技”進壹步強化了節油特性。同時,主動安全配置的全面強化,讓14代軒逸成為同級車中最安全的車型之壹,為更多用戶提供更舒適、安全、環保的用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