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

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

2020中考來臨,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下面是我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的方法。希望妳喜歡!

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

策略壹:梳理知識

整理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總結課本單元的內容,因為很多中學考題都是課本習題的改編和變形,很多都來自於對課本內容的探討和探索。因此,同學們在考前復習時壹定要註意課本知識的梳理,反復閱讀重點知識,同時不要忽略課本內容的細節。

還要加強對關鍵知識的理解,包括: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化學術語和表達式的含義、分子的三個基本性質和應用、重要物質的性質和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和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基本反應類型、溶解度曲線和應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應用、常見氣體的制備和遷移、金屬活性的順序和應用等。

策略二:夯實基礎

1.夯實基礎。中考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占了絕大多數,需要記住很多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等。有些知識是壹定要背的,但是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是不能背的,壹定要理解透徹。

2.學會改正錯誤。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是“遺忘”。克服遺忘的有效武器是“理解”和“重復”。所以,對於自己做過的題,尤其是做錯的題,要找出錯誤的根源,再找類似的題進行強化訓練。

3.加強訓練。除了老師布置的模擬題,還要根據當地考試大綱選擇模擬題,訓練答案的規範性和準確性,確保考試時不丟分或少丟分。

策略三:熟悉題型

對於各種題型,尤其是容易失分的題型,要加強針對性的訓練。在各種題型中,失分最多的是簡答題和實驗探究題,這裏重點介紹。

好好回答簡答題:1。理清思路,只有搞清楚前因後果,才能準確回答。2.語言要準確,不能憑主觀想象和猜測來回答。3.語言要規範,常見的錯誤有專用名詞中的錯別字、用詞不當(如條件為“照明”時寫成“燃燒”)、表達不清(如將“無色”寫成“白色”)。

對於開放式的簡答題,要圍繞主題,用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回答。經常被設計成開放式的簡答題有:空氣和水汙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防止“溫室效應”和“白色汙染”的措施、節水低碳生活的壹些具體措施、鋼鐵腐蝕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等。

在實驗探究題中,失分最多的是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很多同學不知道從何下手。有三個要點需要把握:壹、寫出實驗操作的步驟,包括取樣和添加試劑;二是指定預期的實驗現象;三是根據現象得出結論。設計的實驗應該簡單明了。

策略四:培養能力

每年中考化學試題中都會考查壹些基本的化學思想和解題方法,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時要註重化學思想和解題方法的培養。常見的有:1。物質分類的思想。考察化學研究中物質按照壹定規律的分類和對錯的判斷。2.綠色環保思想。檢查設計實驗時是否考慮了環境汙染問題,如果造成汙染應該采取什麽措施解決。3.元素質量守恒思想。任何元素在化學反應前後的質量都是不變的,即壹種元素在每種反應物中的總質量等於它在每種產物中的總質量。目前,我國正在大力開展厲行節約、增收節支、避免鋪張浪費的活動。今年中考可能也會在考題中包含這個思路。

信息解讀題的特點是:

(1)中的信息具有啟發性,可以充分利用。

(stem信息往往是學生從未學過的新知識或新情況。

(3)信息以各種形式提供,有的以書面材料的形式,有的以表格和圖表的形式,有的以標簽的形式。

(4)綜合性強,涵蓋面廣,既有生活生產方面的信息,也有高科技領域的信息。

解決信息解讀問題的步驟是:認真審題,獲取信息→提煉信息,發現規律→適應新情況,解決問題。解題不僅是機械模仿,更是隨機發揮。要充分發揮想象力,把學到的知識規律轉移到新的信息中,把握信息的特點,把“新”和“舊”的知識聯系起來,創造性地運用類比推理解決問題。

信息解讀題的命題趨勢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把高中化學知識作為新的信息命題。

(2)把新科技、新概念中蘊含的化學知識作為新的信息命題。

(3)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新的信息命題。

(4)以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壹些例子作為新的信息命題。

(5)將課本知識和規律演化為新的信息命題。

問題類型1。直接申請信息問題

這類信息解讀題涉及的信息壹般都是與生產、生活或科技的前沿問題緊密結合的,只要把學到的知識直接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例1(梅山,2015)觀察圖表1並回答問題:

從圖中可以看出,HCl和NaOH之間的反應實質上是H+和OH-之間的反應,即:

哦,H2O

像這樣壹個公式,用離子實際參與反應來表示反應,叫做離子方程式。任何復分解反應都可以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

按照寫化學方程式的要求,練習寫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HCl溶液與AgNO3溶液的反應:。硝酸溶液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

誘導復分解反應的本質是:陰陽離子結合產生的反應。

通過應用判斷,水溶液中可以存在大量的離子基團。

A.鈉、氫、氯、二氧化碳、氫、鋇、氯、硫酸根

C.銅離子、鈉離子、硝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硫酸根離子

分析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沈澱和硝酸。反應的實質是Ag+與Cl-反應生成氯化銀沈澱。硝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本質是H+與CO2-3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兩種物質交換沈澱、氣體或水等成分,復分解反應的本質是陰陽離子結合生成沈澱、氣體和水。A罐中H+和CO2-3結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儲存;B中Ba2+和SO2-4能結合形成硫酸鋇沈澱,不能大量儲存。C中的Cu ~和OH-能結合形成氫氧化銅沈澱,不能大量儲存。D中的四種離子不能結合形成沈澱、氣體或水,但可以大量存在。

回答:

Ag++Cl-AgCl↓

2H ++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H2O

降水、氣體或水d

回答這類信息題,要求學生具備壹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快速準確地篩選和提取可用信息。

問題2:類比分析信息題

這類信息解讀題壹般都是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搭建壹個平臺,將其與題幹中的新信息聯系起來,以此來考察熟悉和陌生材料性質的類比和分析能力。

例2(沈陽,2015)單質矽可由氧化矽制得,主要化學反應如下:

粗矽的制備:

二氧化矽(石英砂)+2C(焦炭)高溫電爐

Si(粗矽)+2co =

由粗矽制造純矽(普通方法);

Si(粗)+2Cl2高溫SiCl4

SiCl4+2H2高溫矽(純)+4HCl

(1)根據以上信息,請完成制備純矽的簡單流程圖:

石英砂焦炭、高溫粗矽Cl2、高溫H2和高溫純矽。

(2)根據現有知識和上述信息,總結:

①完成置換反應的壹般公式為:

元素ⅰ+化合物ⅰ+元素ⅱ。

②填寫表格1:

解析(1)從題目中的主要化學反應可以看出,需要完成的過程是粗矽和氯氣加熱生成四氯化矽。(2)①置換反應是壹種單質與壹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壹種單質和另壹種化合物的反應,可表示為:單質I+化合物I+化合物II。(2)B中的單質I是銅,它能與金屬活度順序在銅之後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如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金屬單質銀。根據表中提供的A、B、D的單質ⅰ和單質ⅱ的物質分類,推斷C中的單質ⅰ和單質ⅱ是非金屬。非金屬元素碳可與二氧化矽反應生成壹氧化碳和非金屬元素矽,即題目中生成粗矽的化學反應。根據D中給出的化學方程式,單質II是金屬,單質I是非金屬。

答案:(1)四氯化矽(或sicl 4);

(2)①化合物ⅱ(或化合物)②Cu+2AgNO3Cu(NO3)2+2Ag(合理)非金屬SiO2+2C高溫電爐Si+2CO↑ =(合理)非金屬。

本題目主要考查取代反應的意義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寫化學方程式的時候,壹定要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解決這類信息問題的關鍵是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如果信息找對了,問題就解決了。

問題3。關於知識轉移的信息問題

這類信息解讀題中給出的信息與題幹壹般沒有明顯的直接聯系。我們必須大膽地把已有的知識轉移到新的知識中去,從而獲得新的知識。

例3(臨沂,2015)請分析圖2中的實驗裝置,學習提供的材料。

實驗裝置:

圖2學習資料:氨(NH3)是壹種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密度小於空氣,易溶於水。氨水能把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水[2nh 4cl+Ca(OH)2△CaCl 2+2nh 3 ↑+ 2h2o]可以在實驗室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加熱制備。

銨鹽易溶於水。Ca(OH)2微溶於水。氯化銀(AgCl)是白色固體,幾乎不溶於水。CaCl2溶液呈中性,NH4Cl溶液呈酸性。

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為,儀器B的名稱為。

(2)當用KMnO4制氧時,應選擇裝置A。選擇設備a的原因是。

(3)為了在實驗室制備和收集氨,選擇的發生裝置為(填寫裝置編號,下同),收集裝置為。檢查氨是否完全收集的操作方法是。

壹位同學對制氨反應後反應器中的固體物質做了進壹步的研究:

(1)將反應器中的少量固體置於試管中,加水溶解,過濾,得到濾液。

(2)取少量濾液於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顏色沒有變化,說明固體物質中不含Ca(OH)2。

③另取少量濾液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AgNO3 _ 3溶液,產生白色沈澱。這個學生得出結論,固體物質壹定含有NH4Cl。

妳認為“固體物質壹定含有NH4Cl”這個結論正確嗎(填“是”或“否”)?原因是。

分析(1)儀器A是長頸漏鬥,B是錐形瓶。(2)裝置A制備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用KMnO4制備氧氣時,應選擇裝置A。(3)實驗室制氨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選用的發生器是A;氨的密度比空氣小,易溶於水,所以收集裝置是D;氨水能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所以檢查氨水是否完全收集的操作方法是將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氣瓶口,試紙變藍證明完全收集。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生成氯化鈣、氨水和水,酚酞遇堿變紅,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沈澱,所以這個結論是不正確的,因為氯化鈣會和硝酸銀生成白色沈澱。

答案:(1)長頸漏鬥錐形瓶;

(2)反應物為固體,反應條件為加熱;

(3)A D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氣瓶口上,試紙變藍,證明如果充滿氯化鈣,也會與硝酸銀生成白色沈澱。

通過實驗數據和探索,本課題主要考察常見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度選擇收集裝置。

問題4。信息問題,如圖表、表格和標簽

在解決這類信息解釋問題時,要利用從圖表、表格或標簽中獲得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相聯系,解決問題。

例4(山西,2015)如圖3所示,為水蒸氣液化、水帶電分解、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

請回答以下問題:

圖3(1)和圖②所示的化學方程式為:

(2)從微觀角度說明圖①和圖②的本質區別。

(3)從圖②和③可以得出結論,化學變化中必須保持不變的粒子是可能發生變化的分子。

(4)從圖③中可以得到的另壹條信息是。

分析(1)圖②顯示壹個化合物生成兩個單質,這是電解水的過程。(2)圖①顯示的是水蒸氣液化的過程,其中只有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圖②是電分解水的過程,其中水分解產生新的物質:氫和氧,屬於化學變化。從微觀上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沒有變化,而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物質的分子。(3)圖②和③顯示了化學變化的過程。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化學變化前後,原子數壹定不變,而分子數可能變化。(4)圖③顯示了化學變化的過程,化學變化前後元素的種類不會發生變化。

答案:(1)2H2O帶電2H2 ↑+O2 ↑;

(2)分子在物理變化中不變,在化學變化中變化;

(3)原子數(或總數;或者數字);

(4)化學反應前後元素類型不變(只要合理)

本主題主要考察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表示。要完成這個題目,關鍵是要根據反應的本質和模型的結構,充分理解圖中的信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的文章;

1.高中化學分為六種技能和五種高效學習方法。

2.提高化學成績的七種方法

3.如何快速提高高中化學成績?

4.如何輕松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

5.提高化學成績的七種方法(2)

6.如何正確復習提高化學成績

7.初三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化學成績。

8.高三化學成績提高方法介紹。

9.高中化學怎麽學?如何提高高三化學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