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安居客於2007年在上海成立,主要通過手機APP和網站覆蓋買房、租房、商業地產三大業務。2008年完成首輪200萬美元融資後,又分別獲得6.5438+00萬美元、6.5438+00萬美元和5000萬美元的三輪融資。
2065438+2005年3月,安居客被國內信息服務網站58同城以2.67億美元收購。交易方式是現金加股票。同時,58同城將斥資654.38+00萬美元給予安居客原團隊等值限制性股票激勵。
招股書顯示,在安居客上市前的股東結構中,控股股東為姚勁波,通過58同城控制約45.3%的股份,通過倪好港灣公司控制65,438+03.5%,合計控制約58.8%的股份。
其他股東包括:騰訊持股14.1%;華平投資持股7.9%;通用大西洋跨大西洋資本集團持股7.7%;牯嶺投資持股3.9%;互聯網機會港灣公司持股1.5%;碧桂園(02007.HK)持股1.7%;雅居樂集團(03383.HK)持股0.2%等。
2021年3月2日,安居客完成2.5億美元融資。碧桂園全資子公司BEAM MERIT LIMITED是安居客本輪融資的領投方。消息人士透露,新世界發展、新鴻基、雅居樂、恒基兆業、中建地產、時代地產、華懋地產均參與了此輪投資。
財務數據方面,安居客集團收入從2019年的6216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5795438+00億元,2020年進壹步增長到80.524億元。同時,2018年至2020年,安居客集團分別實現年度利潤6543.8+0907億元、23.06億元和6543.8+0954.7億元,而同期凈利潤率分別為30.7%、30.4%和24.3%。
另壹方面,與安居客業務接近的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早在去年8月就已在紐交所正式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為24.4億美元。3月16日,殼牌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及全年財務數據。2020年全年,貝殼凈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53.2%;凈利潤27.78億元,調整後凈利潤57億元,同比增長245.4%。
相比之下,安居客的營收規模約為貝殼的11.4%。但安居客的利潤只比貝殼少8億元。巨額的前期投入吞噬了貝殼的利潤,貝殼去年才剛剛開始盈利。
招股書顯示,安居客集團通過安居客和58房產為新房和二手房提供線上營銷服務。截至2020年6月5438+2月31,安居客在線房產平臺付費經紀人數量超過72.6萬,占在線房產營銷市場份額的67%。
此外,安居客集團運營新房交易服務平臺“愛房”和為經紀品牌和經紀人提供定制化SaaS解決方案的“智慧房”。其中,愛房通過經紀品牌和經紀人推動開發商新房銷售,目前已拓展至全國33個城市,2020年總交易額653億元,較2019年增長282%。
安居客在招股書中表示,愛屋業務的前景是公司未來增長的重要動力。但值得註意的是,相比貝殼,安居客在這個業務板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去年貝殼總平臺交易額3.5萬億,新房占比1.38萬億。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安居客發展時間較長,58同城有保障,但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鏈家、德佑等線下門店的支持,這場博弈的勝負還有待觀察。
事實上,作為第壹代互聯網房產信息提供商,安居客始終無法讓用戶“安身立命”。
2021年3月23日,上海鏈家集中下架壹萬套房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評論區卻出現了對安居客的集體討伐。“查查安居客”、“安居客全是假房源”、“安居客虛標價格”的聲音鋪天蓋地,再次將有假房源的安居客推上風口浪尖。
此外,安居客此前也因用戶信息保護不力被監管部門通報。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報了5438年6月+2020年2月22家存在典型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app名單,其中包括安居客。
值得壹提的是,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安居客的投訴有700多條,基本都是針對虛假房源和騙取客戶信息的。
除了同行競爭和用戶信任危機,安居客還有其他挑戰和風險。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安居客目前的財務數據更像是綜合平臺的集合,行業基本盤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這應該是其最大的挑戰。此外,淘寶、蘇寧等壹大批電商在與房地產商的密切合作下發展迅速,這對安居客來說恐怕是不小的挑戰。
此外,對於安居客來說,還有壹個更深層次的風險,那就是從國家政策來說,住房的基本調性是堅持住房,不投機。張毅表示,“隨著中國市場炒房不再火熱,房地產企業致富的機會不再存在,作為產業鏈重要環節的信息流平臺將會遇到市場規模增長的問題。目前來看,安居客的上市大概是在踩最後的機會了。展望未來幾年,其增長的不確定性值得關註。”
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