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談判是關於商務事務的談判,是指從事商務活動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或個人,為滿足各自經濟利益的需要,就涉及各方切身利益的分歧交換意見,進行磋商,尋求壹致和同意的經濟交往活動。也有人稱之為經濟談判。
(二)商務談判的要素
(1)商務談判各方。商務談判當事人是指參加商務談判的所有人員,分別由談判雙方派出。另外,有些商務談判是壹種代理或委托活動。代理人充當賣方(或買方)的發言人,充當買賣雙方的中間人。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也成為商務談判的壹方。當事人是商務談判的主體。
(2)商務談判目標。商務談判的對象是談判雙方權利義務指向壹致的客觀事物,是權利義務的基礎。商務談判的對象可以是商品、勞務、技術和工程項目的資金。商務談判的對象不同,決定了參與方、企業和各方所在部門的態度,也決定了談判準備工作的方式和內容。商務談判的客體構成商務談判的客體。
(3)商務談判問題。商務談判問題是指談判雙方都關心並希望解決的問題。雖然商務談判中的話題可能很多,但它們都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是相互關聯、相互沖突的問題,都是雙方面臨的選擇。解決商務談判問題是商務談判的目的。
(3)商務談判的原則
(1)合作原則。農村經紀人的堅定成功與合作相輔相成。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沒有對方的配合,將壹事無成。
(2)互利原則。事實上,互利和物質利益是實現價值目標的壹個目的。談判雙方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保持合作關系。所以在經紀活動中,只有雙方都盈利,合作才能成功。
(四)商務談判者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
(1)自信。所謂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是談判者充分發揮潛力的前提。談判者只有有必勝的信心,才能在艱難的條件下,通過不懈的努力,走向勝利的彼岸。
(2)耐心。商務談判對象的條件多種多樣,有時非常艱難曲折。商務談判人員必須做好抵禦挫折、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這樣看來,耐心和寬容是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耐心是談判者抵禦壓力的必備素質,也是談判爭取機會的先決條件。
(3)真誠。壹般來說,商務談判是壹種建設性的談判,需要雙方的誠意。真誠不僅是商務談判的出發點,也是談判者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誠意是壹種負責任的精神、合作的意向、真誠的態度,是談判雙方合作的基礎,也是影響和打動對手的戰略武器。
(五)商務談判方式
商務談判模式是指雙方(或多方)進行溝通和談判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有幾種主要的商務談判方法:
(1)面議。面對面談判是指談判雙方(或多方)直接面對面地就談判內容進行溝通、協商和談判。
(2)電話談判。電話談判是以電話溝通為手段,溝通協商信息,尋求達成交易的壹種談判方式。這是壹種間接的口頭談判方式。
(3)函電談判。函電談判是指通過郵政、電傳、傳真等渠道尋求達成交易的書面談判方式。函電談判是國際貿易商務談判中最常見、最頻繁的方式,但在國內貿易商務談判中很少使用。
(4)網上談判。在線談判是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壹種新的談判方式。雖然網上談判時間短,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論,但其生命力和影響不容忽視。
(6)商務談判技巧
在談判之前,可以使用以下談判技巧:
(1)入題技巧。也就是繞道進入正題。先談細節再談原則性問題,可以避免開門見山,過於直白,影響談判的和諧氣氛。繞到正題,就是從題外話開始,或者自我介紹。題外話,要新穎,巧妙,不落俗套。
(2)精細的技巧。也就是說,圍繞談判的主題要盡可能簡潔。
(3)提問技巧。在談判中,如果妳對市場情況不太了解,往往會運用提問技巧來探究對方的真實情況,然後在掌握對方的心理狀態後,在此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這種先發制人的方式往往能產生奇效。
(4)說服技巧。即試圖說服對方,使對方改變初衷,並且心服口服地接受意見。這是壹項非常重要的技能。談判者只有具備良好的說服技巧,才能在不可預測的談判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目標。
(5)回復技巧。首先,不要完全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縮小問題範圍或者不直接回答。如果對方詢問產品質量,不必詳細介紹產品的所有質量和指標,只需回答主要指標即可。其次,對提問者的真實心理回答。最後,不要對對方的問題給出確切的答案。在談判中,有時妳會遇到壹些很難或不方便給出確切答案的問題。妳可以給出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答案,或者通過反問轉移焦點。這樣既避免了提問者的鋒芒,又給自己留了余地,真是壹舉兩得。
(七)商務談判的組織要求
(1)需求方需求。
(1)收集信息。買方對所需貨物供應商的了解是采購談判的基礎。雖然信息收集對賣家也很重要,但對買家更重要,因為買家是支付方,購買的商品是否物有所值,信息收集都要重視。
(2)抓住潛在的壓力。常見的施壓方式有:“吹毛求疵”,即批評賣家的交易條件,直到“雞蛋裏挑骨頭”,使賣家處於糾錯的壓力武器,即把對手置於眾多競爭對手的壓力之下。只要組織不讓參與比較的三家公司成為“聯盟”,壹般效果比較好。“寒風刺骨”,即以慣用的“閉門造車”和“冷板凳”對待談判對手,以達到施壓的目的。
③善於壓低價格。也就是說,靈活運用形勢需要優惠條件,廣泛搜集信息,抓住形勢壓人不是目的,降低價格才是追求。有三類價格壓力方法:
●“實壓”,即以數量差異、時差、地點差異、人員差異、商品使用不良等各種差異來要價,使價格發生變化,從而實現降價。
●“假壓力”就是以各種態度要價,比如交易各方的誠意、友情、面子、政策,甚至是展示信仰、未來來要求新的優惠價格條件。
●“硬壓力”就是固執地要求提高交易價格。降價的力度既有條件幅度,又有談判中的強硬——反復要價。
(2)供應商要求。
①主動出擊。作為供應商,為了加快貨物的實現,采取積極主動的談判態度是自然合理的。主動性體現在:上門拜訪,派專家或精英到買方介紹情況,進行溝通;積極公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宣傳自己的形象,虛心向買方征求對自己商品和交易的意見,引起對方的興趣,創造談判關系。
②緊疏結合。雖然賣方應該在談判中采取主動,但他應該控制好節奏。有時需要“如火如荼”,似乎想“壹氣呵成”,激發雙方的談判情緒。有時候需要“停下來”和“說再見”來觀察對方的動作。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對手的壓力,加強賣方的談判地位。
(3)虛擬現實對應。這是賣家談判的方式。強調雙重表現,同樣的效果,或者改變說話方式來獲得效果。在談判中,現實與現實最常見的表現是軟硬與現實交替。
4待價而沽,潔身自好。即利用環境條件爭取好的交易結果。賣方在談判中可以使用的“待價而沽”的環境條件是:“自身對交易的需求”,是否急需交易會調整談判的態度和目標。著急的時候要靈活;不著急的話,可以強硬冷靜。“談判時間”,如果時間緊,我們就把握意大利;時間寬的話,大小和利潤都要把握。“對方順差”,如果順差大,加緊談判擴大成果;利潤小的話,好的時候就關門,以免談判破裂。
(3)對代理人的要求。代理地位談判是受人(自然人或法人)的委托,為委托人的交易進行談判。全權代理和無合同權代理是有區別的。這兩種談判有不同的要求。然而,在處理代理地位的談判時。總的來說,妳要做壹個“好人”,做雙方(當事人和對手)的好人。這個“好人”的好處就是尊重雙方的利益,方便雙方溝通,影響雙方的談判態度,讓雙方都不反感。
(1)關於全面代理的談判。獨家代理的談判是可以為客戶談判交易條件和簽署相關合同的談判。在這種談判中,除了交易利益屬於委托人之外,所有的任務都屬於談判者。談判者應妥善處理以下問題:
●明確交易權。也就是確定客戶端還能接受的最壞的協商結果。這是代理談判的前提和基礎。沒有這條線,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就沒有責任邊界,也就沒有真正的代理權限。
●態度超脫。因為交易的利益歸屬,談判者(代理人)可以從利益沖突中超脫出來,有利於代理談判者調動談判地位,抵禦對方的攻擊。
●好鬥。代理談判的進取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談判目標的設定有余量,即遠離底線;不怕困難,在談判目標的實現中不怕來自各方面的困難,並能努力克服;不滿足於小,而有不斷擴大成果的欲望。
(2)無簽字權的代理談判。沒有簽約權的代理人的談判,是只對委托人的交易進行談判,而不簽訂相關的合同。因為不簽合同,它的權限小很多,對談判影響很大。
●權限明確。對內,委托人和代理人要明確約定談判權限(包括交易條款和簽署權限),但不必對外公布,應視為內部秘密。這樣,法律條款具有戰略效力,代理人有必要的談判空間。
●用實力彌補不足。因為整個談判過程的責任還是在代理人身上。合同的簽訂只是談判的最後壹擊,並不影響代理人充分表達自己,履行談判責任。
●防止內部混亂。沒有簽約權,客觀上會帶來壹種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權利”的心理影響。這種心理影響了彼此對工作深度的認識,影響了雙方的地位和權威,影響了雙方的合作義務,最終導致內部不和和內亂。談判堡壘從內部被攻破後,對外談判的力量會銳減,後果可想而知。
(4)合作談判的要求。合作談判是指以經濟、商業、科技或服務合作為目的的談判。常見的合作談判包括合資經營、合作生產、合作開發和補償貿易。
①多溝通,少對抗。因為有了“夥伴關系”,雙方在談判中自然會說更多* * *相同的語言——有意識的、客觀的或積極探索的(俗稱“交朋友”)。即使有分歧,說話也不要咄咄逼人,更不要霸道。
②信息交流廣泛而深入。在合作談判過程中,雙方可以任意列出議題或隨機觸發新的議題,有些議題是壹般貿易談判不涉及的,如可行性研究、雙方政策法規、宏觀經濟形勢、能源供應、地理、文化、資源市場(生產資料、勞動力資源、金融市場)、交通運輸等。
(3)方法簡潔。合作對雙方的利益同等重視,直截了當、開門見山的討論會讓雙方受益——很容易理解對方的想法或問題,也表現出誠意。如果妳“繞彎”太多,會迷惑對手,進而懷疑妳的合作誠意,影響談判效果。
④適當控制影響面。合作項目的洽談涉及面很廣,上至高層領導、政府官員,下至企業幹部職工和項目周邊地區,都會對社會(當地)產生壹定的影響。用於不同目的,如上市宣傳、企業融資(銀行貸款)、展示業績(個人或團體)、激勵人心、促進合作等。,合作夥伴可能會利用高層領導和新聞媒體的頻繁出現,以多種方式創造動力。
(八)商務談判策略
農村經紀人在經濟活動中,為了順利促進供需雙方的快速交易,使供需雙方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經紀人往往采用以下策略:
(1)欲擒故縱。為了抓住他,我們故意讓他先走,讓他放松警惕,比喻故意放松壹步,以便更好地控制。即中介在與壹方談判時,故意顯得漫不經心,漠不關心,讓對方無法理解妳的心理,從而擡高自己的談判資本。
(2)提升食欲的策略。故意誇大某種產品的緊張程度,可能會提高對方的心理緊張度和期望值,促使對方早早下定決心。同時,交易之後,也給對方壹種成就感。
(3)循環歸納策略。指的是壹步步引導,直到對方相信。就是把對方的情緒置於壹種仿佛生意已經談妥的氛圍中,及時把握客戶的情緒變化,從容決戰;少說話,盡壹切努力營造成功的氛圍,讓對方果斷決策;鼓勵對方成交的欲望,不要爭論,也不要在意對方的壹些不合理的話;要有信心感染對方的情緒,讓對方下定決心,不求回報地達成交易。
(4)避免爭論策略。在談判中,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雙方在壹些問題上難免會產生分歧。為了防止情緒沖動,統壹分歧,盡量避免爭論。
(1)心平氣和地傾聽勸告。在談判中,聽往往比說更重要。既體現了談判者的素養和素質,也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多聽少說,可以把握對方的動機,調整自己的行動。
(2)機智的談判策略。當妳和對方意見不壹致時,不要直接提出自己的否定意見,這會讓對方產生心理抵觸。
(3)停止談判策略。如果分歧產生後協商失敗,應立即停止協商。如果繼續下去,我們會各持己見,使談判陷入僵局。
(5)拋磚引玉。即談判中,壹方主動提出問題,但不提解決方案。這種策略壹方面讓對方覺得自己是談判的主角,另壹方面可以摸清對方的底細,爭取主動。
(6)留有斟酌余地。這種策略要求談判者在討價還價時為他們想要陳述的內容留有余地。
(7)利潤讓步策略。有些談判為了在其他方面獲得更大的利益,不得不做出壹些讓步。如果對方最關心的是交貨時間,那麽談判的重點就不應該直接放在交貨時間上,而應該放在價格和運輸方式上。討價還價時,中介可以在運輸方式上做出讓步,要求對方在交貨時間上做出更大讓步。這樣不僅對方滿意,中介的目的也能達到。
(8)保持沈默。談判初期保持沈默,迫使對方先開口。這種策略主要是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讓對方失去冷靜,甚至失去理智。說話的時候可能言不由衷,暴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或目的。同時,保持沈默會幹擾對方的談判計劃,從而達到削弱對方實力的目的。
(9)要柔和堅決。在談判中,主動方會以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可能會無理取鬧,甚至退出談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回應對方的態度,采取柔和耐心的態度,就可以化弱為強。
(10)情感溝通策略。在談判過程中,主動聊天、娛樂、談論彼此感興趣的問題來聯絡感情;也可以送小禮物,請人玩;也可以幫助解決壹些與談判無關的問題,從側面增進了解,加深友誼,促進談判順利進行。
(11)期限策略。處於被動地位的談判者總是希望盡快達成協議。當雙方各持己見或意見相左時,處於主動地位的壹方可以利用期限策略迫使另壹方迅速做出決定。壹旦對方接受這個期限,交易就順利結束。
(12)以誠取勝策略。談判的時候,要抱著真誠的態度,用真誠的語言,虛心的態度,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