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地形圖、指南針等設備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利用大自然的壹些特殊功能。
標誌確定方向。
首先,太陽是最可靠的“指南針”。
我們知道,太陽從東向西運動,而影子從西向東運動。比如早上6點,太陽從東方升起,所有物體的影子都落到西方;到中午12,太陽正南方,影子指向北方;到下午6點,太陽正西方,影子指向東方。所以可以通過太陽和物體的陰影來大致確定方向。
俗話說:“立竿見影”,用壹根桿子(直桿)使其垂直於地面,在桿子影子的頂點A處放壹塊石頭;約10分鐘,當柱子陰影頂點移動到B時,再放壹塊石頭將A、B兩點連成壹條直線,該直線指向東西方向,與AB線垂直的方向為南北方向,朝向太陽的壹端為南方,相反的方向為北方(圖5)。
按照這種方法來確定方向,越高、越細、越垂直於地面、影子移動的時間越長,方向就會越準確。尤其是中午12左右。比如11: 30和12: 30的陰影長度幾乎相等,頂點的連線剛好指向東西方向,連線的垂直線也能準確地指出南北方向。
地球24小時自轉360度,1小時自轉15度,手表的時針總是比太陽快壹倍。根據這個原理,通過手表和太陽可以大致確定位置。早上6點,太陽在東方,影子指向西方。此時,手表上的時針指向太陽,表盤上的“12”字樣指向西方。如果將表盤旋轉90度,則6點位置為半,這樣表盤上的“3”字朝向太陽,“12”字指向北方。中午,12,太陽在南方。如果將12對折,使表盤上的“6”字朝向太陽,則“12”字仍指北方(圖6)。
按照這種方法,要考慮當地的時差。時間轉換應設置為本地時間。以東經120度為線,東經每15度,北京時間加1小時,西經每15度,北京時間減1小時,為當地時間。如果烏魯木齊的地理坐標是東經87度40分,那麽(120-87) ÷ 15 = 2小時9分,北京時間減去2小時9分,就是烏魯木齊當地時間。
臺灣嘉義、南澳島、廣東汕頭東北部、廣西梧州、雲南個舊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3度27分)夏季不能使用以上兩種方法。
對了,我們知道地球自轉過程中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移動了15,用手表和太陽就能大致確定方向。相反,我們也可以用指南針和太陽來測量大概的時間。方法是用指南針指向北方,太陽位置的讀數可以除以15。中國以北京時間為準,北京在東經120線上,其他地區要根據經度差進行修正,也就是正確的太陽時。
俗話說:“萬物生長在太陽上”,太陽的熱能在自然界形成了許多間接判斷方向的特性。掌握了這些特征後,即使在沒有太陽的陰天,妳依然可以據此判斷方向。比如靠近樹樁、樹幹、巨石的南方的草長得又高又茂盛,冬天南方的草枯萎枯黃的速度更快。樹皮壹般南方光滑,北方粗糙(樹皮上有很多裂紋和凹凸不平的凸起)。這種現象在樺樹上最為明顯。樺樹南方的樹皮比北方的更輕更有彈性。
夏天,松、柏、杉樹幹流出的膠質,南方比北方多,而且是結塊的。覆蓋在松樹樹幹上的次生樹皮,北方比南方形成得早,向上發育得更高。這種現象在雨後樹皮膨脹變黑時更為突出。秋天果樹朝南的壹面枝葉茂密,果實多,特別是蘋果、紅棗、柿子、山楂、荔枝、柑橘等。果實成熟後,先染朝南的壹面。
樹木和灌木附近的蟻巢總是在樹木和灌木的南面。
長在石頭上的苔蘚喜歡潮濕,不耐陽光,所以苔蘚壹般長在石頭的北側。
草原上的蒙古菊花和野萵苣的葉子都指向南北。
在我國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區,茂密的喬木林多生長在陰坡,灌木林多生長在陽坡。這是由於陰坡水分蒸發慢,水土保持好,所以植被恢復比陽坡快,容易成林。從樹木習性來看,北坡生長的以冷杉、雲杉為好,南坡多生長馬尾松、華山松、樺樹、楊樹。
春天,雪的第壹面融化面向南,第二面融化面向北。在深坑和窪地裏,北方的雪在陽光下融化得更早。北方多年凍土區的河流,大多北岸平緩,南岸陡峭。
此外,大多數寺廟、寶塔和壹般房屋都朝南。伊斯蘭清真寺的大門朝東(朝西)。
北極星通常在晚上用來確定方向。尋找北極星,首先要找到大熊座(俗稱北鬥七星),因為它始終與北極星保持壹定的位置關系,不停地旋轉。北鬥七星找到後,沿著勺側A、B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延伸,大約是A、B兩顆星距離的5倍,還有壹顆更亮的星,即北極星。
在北緯40度以南的地區,北鬥七星經常在地平線以下轉動,尤其是冬天的黃昏,往往看不見。這時,我們應該根據北鬥七星對面的後弦星座來尋找北極星。後弦星座由五顆亮度與北鬥七星相似的星星組成,形成壹個“W”形。在W形缺口中間的前方,大約是整個缺口寬度的兩倍,可以找到北極星。
在北緯23度以南的地區,可以用南十字星座來確定上半年的方向。南十字星主要由四顆明亮的星星組成,對角相連形成十字。它沿著兩顆星A和B之間的連線向下延伸,它位於正南方向,大約是兩顆星之間距離的四倍半。
晚上也可以用月亮來確定方向。月亮有規律地升起和落下。月亮升起的時間比前壹天晚48-50分鐘。比如農歷十五18,月亮從東方升起。農歷二十,距離5天時,約4小時後升起,約22時出現在東方天空。“滿月”的月相變化也是有規律的。農歷十五月之前,月亮明亮的部分在右邊,十五之後,月亮明亮的部分在左邊。上半月是上弦月,月中是滿月,下半月是下弦月。每個月,月亮都按照上述兩個規律起起落落。利用月亮確定方位,請參考下表。
另外,根據月亮由東向西轉的規律,大約需要12小時,平均每轉約15度,結合當時的月相、位置和觀測時間,可以大致確定方向。比如晚上10,當妳看到夜空中的月亮在右半邊,妳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上弦月,太陽6點落山,月亮正南方;此時10-6: 00 = 4: 00,也就是4個小時過去了,月亮在此期間自轉了15× 4 = 60。所以,如果此時月亮的位置向左(東)偏轉60度,就是正南。
在自然界,風也可以幫助我們知道方向。如木柱,迎風面較暗,易腐爛,而懸崖、石塊迎風面較光滑。但妳必須熟悉當地盛行的風向,這在沙漠地區尤為重要。
風是塑造荒漠土地地表形態的重要因素,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壹般在單壹風向區占優勢。沙丘和沙脊的迎風面坡度平緩;有陡坡的背風面。在西北地區,由於盛行西北風,沙丘壹般由西北向東南形成。沙丘西北坡小,沙質。
很硬,東南坡很陡,沙很軟。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沙漠地區的植物如酥油草、紅柳、梭梭、駱駝刺等向東南方向傾斜。蒙古包的門通常朝向背風面的東南方向。冬天,幹草附近常形成許多雪壟和沙壟,頭大尾小,頭所指方向為西北。
以上是沙漠地區的壹般特點。風向也因地區和季節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根據風向特征判斷方向,平時要參考當地軍事地理,了解四季盛行風向,才能得到正確的判斷。還需要註意的是,多風向、風相近的地區會出現金字塔形沙丘。這方面確定方向比較復雜,要參考日月星辰綜合確定。
值得壹提的是,眾所周知“獨立樹通常南方枝葉茂密,北方枝葉稀疏。”"獨立樹的樹樁年輪通常是北小南大。",但實際上要復雜得多。1945前蘇聯m·貝利亞·福柯在系統觀察後指出:“妳不能通過樹木的枝葉和年輪來判斷方向。茂盛的葉子通常不在南方,而在自由空間的那壹邊。就獨立樹而言,除了陽光,風等因素也有很大影響,所以判斷方向往往不靠譜。同樣,即使是獨立樹的年輪,在南方也不壹定寬;影響年輪寬度的不僅是太陽,還有風。此外,年輪寬度有垂直變化,在不同高度砍伐樹木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根據實地觀察,貝利亞的觀點是合理的。比如寧夏賀蘭山谷的獨立樹,受常年風和西風的影響,所有的枝葉都是朝東,而不是朝南。
在利用自然特征確定方位時,要特別註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切忌生搬硬套。在確定方向的時候,壹定要註意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互相補充,互相驗證。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在掌握* * *相同規律的基礎上,還要註意各個地區的特殊規律,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
迷路了怎麽辦?
在野外旅行時,原路消失,或者壹開始就沒有確定路線,只看地形和方位,結果找不到位置,這就迷路了。
當妳發現自己迷失了,不要驚慌失措,改變措施。妳應該立即停下來,冷靜地回憶自己走過的路,根據壹切可能的跡象,努力重新定位自己,然後尋找道路。最靠譜的辦法就是“迷路”,跟著自己的腳步回到原來的起點,不要盲目的去撞。回到原來的路線有時需要很大的決心。尤其是臨時決定改變航向,艱難地回頭,比勇往直前更需要勇氣和毅力。
發現迷路了,要登高望遠,判斷自己該往哪裏走,尤其是山區。妳應該先爬上附近的大山脊觀察壹下,再決定是繼續爬還是下去。平時要往地勢低的方向走,這樣容易摸到水源。沿著河邊走是最安全的,這壹點在森林(叢林)中尤為重要。俗話說:“水能送人回家”,因為道路和住宅區往往是靠濱水和河流而建的。
在山區,如果山脈方向明確,山脊坡度平緩,可以沿著山脊走。由於山脊的視野開闊,便於觀察路況,確定位置。山脊也起著導向作用。只要沿著山脊走,壹般都能到達某個目標。
在遼闊平坦的沙漠、戈壁灘或茫茫雪域森林中旅行時,由於上述地區景色單壹,缺乏定向物體,人們壹般不會走直線,通常會向右轉。壹般人的左步比右步略大0.1 ~ 0.4 mm,所以在行進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向右拐。行人壹般走壹圈,直徑大概3 ~ 5公裏,也就是俗話說的。為了避免走彎路,浪費時間,在沙漠戈壁或森林中行進時,沿某壹方向直線行進是非常重要的。在上述地區行走,可以利用長時間向壹個方向吹的風或者快速向壹個方向飄的雲來確定方向。逆風行雲或者與它們保持壹定角度,可以保證在壹定時間內走直線。也可以用“重疊標記法”,即每走壹段距離,在背後做壹個標記(如放石頭、插樹枝,或用刀、斧在樹幹上刻標記),不斷回頭看,看所走路線上的標記是否在壹條線上,就可以知道是否偏離了方向。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在東北打土匪的時候,有偵察兵就用這種方法從茫茫林海雪原中獲取信息,並傳回信息。
沙漠地區的景色單調,常常令人神往。因為風,沙丘移動,沙漠土地上的道路不固定。找鑒定的路可以根據馬、驢、駱駝在地上的糞便來鑒定。壹般規律的人就是人和動物走過的路線。如果無路可走,可以跟著駱駝的腳步走。在幹旱的沙漠中,駱駝對水有壹種特殊的敏感性,所以它們經常能找到水源。在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和草原地區,道路較少但比較直,變化不大。只要保持行進的大方向,就能壹直走下去。有流沙的地區,個別路段會被覆蓋,周圍會有道路。壹般這個繞行距離不會很遠。妳要及時回到原來的方向,不要直走岔路,誤入歧途。在沙漠地區,我們還應該註意不要被海市蜃樓所迷惑。
走在森林裏,高密度的樹冠擋住了陽光,根本看不到日月星辰。進入森林,為了避免迷路,要研究清楚當地的地形圖。特別註意可以指向行進方向兩側的線狀物體,如河流、公路、山脈、長湖等。註意它的位置是在行進路線的左邊還是右邊,是否與路線平行。如果妳發現妳迷路了,妳應該立即朝著指向的物體的方向移動,直到妳到達它,然後確定妳的位置。
如果在森林裏迷了路,首先要估計自己從能確定方向的地方走了多遠,然後尋找周圍容易觀看的樹幹,用刀斧刮皮作為環痕(就是把樹幹周圍的皮刮下來,這樣從任何方向都能看到),然後根據自己的記憶往回走。如果找不到原來的位置,就轉回標記處,換個方向再試壹次。最後總能找到目標。
在森林裏,如果不註意,很難分辨這是林中小路還是樹間縫隙。人們經常走的那條路,因為路面經常被踩踏,所以很硬,很實用。但需要註意的是,並不是所有道路堅實的路徑都是人行道路。如果上半身經常碰到草藤蔓枝,下半身卻沒有被這些雜物纏住,那可能就是野生動物出沒的小路。在黑暗中,這種感覺比白天更敏銳、更準確。在這種情況下,妳應該立即回到人行道上。沒有經驗或者對道路不熟悉的人,晚上走在森林裏壹般都會迷路,所以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走夜路。
在我國西南邊疆的叢林地區,有許多少數民族習慣於把寨子附近山上的樹全部砍倒。所以,在這壹帶迷路後,可以爬到壹棵樹上,或者看看。如果妳發現壹座山上沒有樹,那座山附近往往會有人。此外,傣族等少數民族的房屋多為竹制,習慣在寨子旁邊種大竹。因此,在有大竹子的地方很容易找到小屋。
當妳迷路的時候,無路可走是令人沮喪的。如果遇到岔路口,有很多路讓妳無所適從。此時,我們首先要明確要走的方向,然後選擇正確的道路。如果幾條路的方向大致相同,無法確定,那就選擇中間的路,這樣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即使走錯路也不會偏離太遠。
迷路後,那天天色已晚。妳要馬上紮營,不要等到天黑,否則會很被動。如果妳感到很累,妳也應該立即休息,不要停下來,直到妳筋疲力盡。這壹點在冬天要特別註意。過度疲勞和出汗容易凍傷或凍死。
對於壹個沈著堅定的士兵來說,迷路並不可怕。老話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當妳迷失方向的時候,只要根據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壹些特征冷靜分析判斷自己的位置,堅定信心,就壹定能突破“山重水復”的重圍,進入“前途壹片光明”的境地!
如果需要救援,可以在夜間高處生火;白天可燃煙霧,把草放在火上,它會放出白煙,每十秒鐘放壹次草,正確的方法是每分鐘6次。這是壹個通用的求救信號。如果妳在森林裏,妳可以用斧子和棍子打白樺樹,因為白樺樹聲音很大,傳播很遠。
在開闊地帶,如草原、沙灘、雪地,可以因地制宜地制作地面標誌。比如把草剪成壹定的標誌,踩在雪地上或者用樹和石頭擺出相應的標誌,與空氣溝通。
2.如何確定位置
無論遇險的人是在浩瀚的海洋還是茫茫的沙漠,是在茂密的森林還是在冰封的雪原上,他們都迷失在荒野中。無論他們決定等待救援還是自己逃生,都需要先知道自己的位置。
1.使用地圖和指南針來確定方向。
如果遇險人員有準確的地圖和指南針、鉛筆、尺子(或其他有直邊的東西),帶兩三個建築物或地理特征(如命名的山峰、河流、湖泊、寺廟、樹木等。)作為參照物,他們可以準確快速地找出自己的位置和走過的距離。該方法如下:
將指南針放在地圖上,轉動地圖,使地圖上指向磁北的箭頭與指南針的磁針成壹直線。看看周圍有沒有什麽明顯的建築或者地理特征。如果有,在地圖上找出相應的標誌。
在地圖上放壹把尺子,尺子的邊緣壹定要標出來。慢慢移動尺子(不要轉動地圖)對準目標物體,沿著尺子從地圖上的標記向妳這邊畫壹條直線。選擇另壹個建築或地理特征,用同樣的方法畫另壹條直線。兩條線的交點大概就是妳所在的位置。
最好畫壹條直線來確定位置。如果三條直線相交於壹點,定向無疑更準確。如果三條線與三個交點相交,那麽壹個人的位置就在這三個交點形成的三角形內。
確定位置後,在地圖上尋找應該走的路線。在建議路線上放壹把尺子,順著尺子的方向觀察前方地形,觀察時不要翻地圖。
選擇壹個容易識別的建築或地理特征作為前進的目標。到達後,根據新選擇的目標,使用地圖和指南針確定自己的位置和前進路線。註意避開懸崖、沼澤等危險的地方。
使用指南針時,附近不能有鋼鐵物體,電流產生的磁場也要避開,比如有高壓電纜的鐵塔。它不能用於在磁鐵礦區以及在閃電、風暴、地震和極光事件中定向。
2.使用手表和太陽來確定位置
如果遇險者沒有地圖和指南針,找不到可靠的地理參照物,可以用手表和太陽在白天辨別方向。該方法如下:
將手表放平,用時針指出太陽(光線的方向),想象壹條平分時針和12之間角度的線。比如現在是上午8點,平分線會經過10。例如,在南半球,這條平分線所指的方向是正北;在北半球,這條平分線指向的方向是正南。如果妳所在的地區正在實行“夏令時”,妳應該先把手表撥回壹小時。
在北半球,太陽大約在當地時間6: 00時在東方,大約在12時在天頂時在南方,大約在18時在西方。在北部和南部地區,太陽大約在6點鐘的東方,大約在12的天頂附近,大約在18的西方。這也能大致確定方向。
如果遇險人員的手表損壞或不準,可以先用指南針確定時間。首先測量太陽的方位角,除以太陽轉1小時時的角度數15,再加上1,得到當地時間。比如太陽的方位角是180,當地時間就是180÷15+1 = 13。
利用木棍的影子來確定方向
如果需要在同壹個地方停留壹段時間,也可以白天在地上豎起壹根木棍或竹竿,根據木棍在平地上的影子隨太陽旋轉而移動的原理來測量方位。方法是:
每隔1小時左右,在棍子頂端的陰影處做壹個記號(比如插壹根小棍子),把記號連成壹條直線。
中午時分,影子距離最短,在北緯23.4°以北的區域,此時影子指向北方;在南緯23.4°以南的地區,此時陰影指向南方。
也可以作為連接木棒頂端陰影的垂直線,也指南北方向。
利用自然物體的特征確定方向
白天,如果雲層又厚又密,就看不到太陽了。這時候妳也可以利用自然物體的特征來辨別方向。
在曠野裏,獨立樹的葉子南邊密,北邊稀。
從被鋸斷的樹樁可以看出,樹的年輪南側稀疏,北側密集。
樹幹或巖石上的苔蘚通常生長在逆光處,北半球苔蘚較多,朝北或東北;在南半球,面朝南或東南的苔蘚較多。這個方法不太準確。
在北方地區,北坡雪多樹多,南坡雪少樹少。
秋天南飛,春天北飛,也可以用來辨別方向。
3.利用夜晚的星星來確定位置
在北方夜空(北半球),很容易找到眾所周知的北鬥七星(大熊星座),它的形狀像壹個勺子。小熊座的形狀也像壹把勺子,勺子把手上的北極星位於北方。這顆明亮的北極星大約是大熊座“勺底”兩顆恒星之間的五倍長。如果我們在星空中發現北極星,那麽面對北極星,前面是北,後面是南,左邊是西,右邊是東,我們就可以馬上定下方向。
在南半球,包括中國的南部,地理緯度較低,北鬥七星有時會沈到地平線以下,或被樹木、村落、山峰等遮擋。因為它接近地平線。既然看不到北極星,可以用南十字星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南十字星座由四顆明亮的星星組成。如果兩個對角線上的星星連在壹起,就會形成壹個十字。連接兩顆最亮恒星的延長線指向南方。如果需要更精確的話,可以用南十字星旁邊的半人馬座在兩顆亮星之間做壹個假想的連線,在連線中間做壹條垂直線與南十字星的引導線相交。交點距離真正的南極只有1度。
在黑暗的天空中,無論是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都可以用獵戶座來確定位置。獵戶座由四個明亮的星座組成,腰帶上並排有三顆小星。壹條假想的穿過小星星的水平線是天球赤道,然後壹條垂直於天球赤道穿過小星星的線是南北方向線。獵戶座的頭端指向北方,而腳端指向南方。
3.如何確定時間
太陽、月亮和星星在西方升起和落下,無休止地運行。天體的升降就像壹個顯示時間的自然時鐘。在天文學中,利用這種自然現象,我們可以通過精密儀器觀測恒星來確定準確的時間;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看星星來確定大概的時間。雖然確切的程序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這對於野外遇險的人,迷失方向的人,夜間出行的人,或者在沒有照明的情況下“發光”的自然時鐘都非常有用。
(1).使用北鬥七星設置時間。
在中國的廣大地區都能看到北鬥七星。在晴朗的夜晚,面朝北方,想象將北鬥七星口的兩顆北極星延伸五倍以上,就可以找到北極星。我們把北極星作為表盤的中心,北極星和北極星的連線作為時針。把鐘面分成十二等份:上面是12,右邊是3,下面是6,左邊是9。於是就形成了北鬥七星鐘。
這個星鐘的時針是怎麽轉的?
因為星星東升西落,所以北鬥鐘的順時針方向與普通鐘相反。12之後是指11,之後是指10,9,8,7等。
這樣看北鬥七星鐘設置時間會不會造成混亂?
雖然它的順時針旋轉方向與普通鐘表不同,但可以斷定時間與普通鐘表相差無幾。
看星星鐘,設置時間。
觀測時,只需記住當地的經度(經度用時間表示需要24小時,所以用當地經度除以15就可以得到),識別出星鐘時針所指的“小時”數,以及觀測的月份和日期,最後用壹個常數減去它就可以立即得到所需的時間。
這個方法可以用壹個簡單的公式寫下來:
北京時間= 36.4小時-經度-2(小時數+m)
m是從公元65438年+10月1到觀測時間的月數(每三天計算為0.65438+10月)。如果結果是陰性,需要24小時。至於36.4小時這個數字的來源,這裏就不證明了。
舉個例子來說明很有意思。
6月1日晚,我在北京天文館(經度= 7: 45)看到北鬥七星鐘的指針在“10”。這個時候北京是幾點?
我們先做心算,知道6月1和6月65438+10月1相差五個月,也就是m = 5。這樣,此時的北京時間(時鐘時間)是:
36.4小時-7.8小時-2 (10+5)小時=-1.4小時
24-1.4 = 22.6小時,即晚上10: 36。
(3).用仙後座設定時間。
有時妳看不到北鬥七星,但是幾乎在它對面的後弦星座升起了。仙後座β和北極星的聯系也可以看作是“時針”。鐘面劃分和時鐘旋轉方向與北鬥七星鐘的指針相同。
計算時,只需將常數36.4改為25.5即可。
比如某年6月9日深夜,在同壹個地方看“2”的位置。這個時候北京是幾點?
從心理上講,6月9日距離6月65438+10月1,即5月3月,是5個月8天。這樣的
25.5小時-7.8小時-2 (2+5.3)小時= 3點1分鐘。
北鬥和後弦這兩個星鐘,壹年四季都很方便看,只要晚上天氣晴朗,無論早晚。獲得的時間誤差是壹刻鐘。
(4).用星盤設定時間。
看看北鬥和後弦星鐘,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知道大概的時間。如果有“星標”,不用計算就能馬上知道時間,只要拉壹下星盤就行了。
這個星盤會這樣做。
分為A、B、c三層,圍繞A盤畫壹個月,每個月分成三段,每段約10天。在磁盤B周圍平均分配24小時。第三板以北極星為中心,根據準確位置,北鬥和後弦指向表面的時針。然後,星盤由三個同心的釘子制成。
天文學上已知,北鬥鐘兩顆星的經度為11時,每年9月6日午夜校正北方向。我們把9月6日的下壹點定為北角;相對點是指天頂方向。
使用時,將數字“24”對準銘牌A上顯示月數和天數的位置..面向北方,將等高儀的“北”點對準地平線的北點,使等高儀的“北”點與天頂線(天頂與天體北極的連線)重合,然後拉動C盤的“北鬥時針”,使其與天空中的“北鬥時針”具有相同的方向角。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大概的時間。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在6月1日進行了觀察。所以把“24”瞄準6月1。星盤的“北”點在下方,在子午線上調整了北角與天頂的連線;時針的方向角也和天上的“北鬥時針”壹樣。星盤的結果是22: 20,和上面的計算差不多。
如果用“仙女女王時針”,記住β星的經度是0:07;每年3月23日午夜,時針指向北方。讓我們把3月23日下面的壹點作為“後弦等高儀”的“北”點。觀察時,將“北”點與地平線的北極點對齊。“北”點與天頂的連線調整在子午線上,然後“24”對準觀測月日;然後拉壹下c盤的時針讓它和天上仙後座的時針壹樣就可以知道時間了。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用等高儀測得的結果加上經度差修正,即(8點鐘-當地經度),那麽結果與上述計算完全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