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日偽還通過各種手段殘忍殺害了壹些知名的抗日文化界人士。據我們所知:
1938 65438+10月1、原北師大女校長楊蔭榆女士,家住蘇州,因多次控訴日軍強奸掠奪,被兩名日本兵槍殺,扔進河裏。
1938年4月7日,上海市人民救亡協會理事、上海各高校抗日聯合會負責人、中國基督教難民救濟委員會主席、滬江大學校長劉占恩在上海靜安寺路大華路口被三名暴徒暗殺。
1939 165438+10月23日,因殺害劉占恩的兇手已被判處死刑的法學家余華,在上海自家門口遭汪偽特務襲擊身亡。
1942年4月,青年散文家、翻譯家、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被王偽看守所逮捕,後被秘密殺害。
最令人痛惜的是著名作家郁達夫的去世。他是我們知道的最後壹個在日本侵華戰爭中被侵華日軍殘害的文化名人。1945年8月29日夜間被殺(失蹤),這是日本在8月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的兩個星期。
郁達夫是創造社的領導人,五四時期重要的文學團體,魯迅的好朋友,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和反法西斯鬥爭的勇敢戰士。
1938年3月,時任政治部第三館主任的郭沫若邀請郁達夫擔任第三館設計委員,郁達夫赴武漢上任。在武漢,出席中華全國抗日文藝家協會成立大會,當選理事。後被選為文聯常務理事、研究部主任和《抗日文藝》編委,此後,他曾赴臺兒莊、徐州、山東、江蘇、河南、浙江、皖南等地考察。7月中旬,武漢告急,郁達夫帶著家人去了常德、漢壽。1年8月,郁達夫在戴望舒主編的香港《星島日報星座》創刊號上發表文章《抗戰紀念日》,宣傳抗戰勝利。公元65438年2月8日,郁達夫攜妻子王映霞和長子於飛離開福州前往新加坡。此後,郁達夫壹直活躍在海外。流亡國外期間,他不遺余力地宣傳抗日救國,發表了大量文章。
1939-65438+10月9日,郁達夫受邀編《星洲日報》副刊,《晨星》副刊,《群星》晚版副刊。在此期間,他寫了大量分析時局、促進團結、抗日、反對分裂和倒退的雜文、雜文、文藝評論和政論。2月5日,他接手《星洲日報》《明星期刊》雙周刊《文藝》。
194110 2月8日,日本飛機突然轟炸新加坡,日軍在馬來亞哥打嘉祿登陸。新加坡作為東南亞華僑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掀起了抗敵保衛星馬的群眾運動熱潮。文藝界同仁立即在星洲(簡稱星洲)成立了華僑文化界戰時工作小組,郁達夫任組長,胡愈之任副組長。戰時工作隊的主要工作是為年輕的戰爭工作者和幹部開辦訓練班,並組織口頭宣傳隊、流動戲劇隊和歌唱隊進行抗敵宣傳。郁達夫每晚熬夜補三補,白天紅著眼睛,嘶啞著嗓子在會上給青年訓練班講話。
日機不斷轟炸,郁達夫帶著隊員們穿梭在晉江會館、南洋師範學校、戰時工作組總部、青年訓練班駐地和學校之間。為了全心全意地開展抗日救國工作,他通過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於飛送回國,以求無後顧之憂。今年3月,他同意與王映霞離婚。
1942年2月4日,日軍開始進攻新加波,郁達夫、、王等人渡海退守荷屬海島——達賚吉星文。他提著兩個行李箱,苦笑著對同伴們說:“我又丟了壹萬本書,這是第二次了;第壹次,是杭州風雨草堂的三千本書!"
他們到達王嘉莉另壹邊的東寶村,他開始蓄起胡子,學習印尼語,為長期隱藏做準備。3月初,1942,郁達夫和王繼元搬到村附近的彭。他們開了壹個小雜貨鋪做掩護,郁達夫化名趙德清做掌櫃。
5月的壹天,郁達夫前往蘇門答臘島西部高原小鎮巴亞,會見戰時工作組的幾位負責人,這裏距離日本政務院只有33公裏。他們喬裝改了名字和身份。他們討論如何在沒有日本駐軍的巴亞躲藏,並尋找掩護的工作。此後,郁達夫化名下賤,租了荷蘭人住的別墅,很像富商。他在這裏開了趙玉吉酒廠,很快就生產了“雙清”和“初戀”兩種酒。他們以此為掩護,偷偷南下,秘密做抗日工作。
郁達夫會說純正的日語,經常和日本軍警打交道,保護華僑和印尼人。他深得華僑和印尼人的信任,表面上與日本憲兵和間諜頻繁接觸。憲兵隊的人經常來他家喝酒聊天借錢。
郁達夫很高興終於到了日本投降了,但還是很謹慎,很少出門。沒想到,1945年8月29日晚上八點左右,郁達夫正在家裏和三個華僑聊天,突然來了壹個說印尼語的年輕人,讓郁達夫出來商量點事。郁達夫和青年出去了幾分鐘,然後回來對客人說:“我出去就回來。請坐。”說完就出去了。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回來過。他神秘失蹤了。
後來,朋友們從棉蘭的盟軍總部得知,郁達夫已於9月1945日在古武丁壹丹戎曹岱的荒野中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或在武吉迪尼的秘密地道中被推下後崖而死。他死時只有50歲。
1951年65438+2月,中國人民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