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是企業用科學方法收集、存儲、加工和處理管理信息,並輔助決策的總稱,而計算機技術是信息技術的主要和不可缺少的手段。顯然,前者包括後者。為了避免混淆它們的概念,我們必須對它們有壹個正確的理解。就建設管理信息化的推進而言,不僅要解決是否使用計算機技術的問題,還要解決如何使用計算機技術的問題。比如,即使企業各部門都使用了計算機,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信息交流仍然需要紙質媒介。這樣就不能說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實現了信息化。同時,利用計算機進行的現代施工管理,不僅可以快速、有效、自動、系統地存儲、修改、搜索和處理大量信息,還可以對施工過程中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施工進度、質量和成本進行跟蹤和管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反映了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2.信息技術在建築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首先,要在壹定範圍內使用電腦和工具軟件,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築施工中,利用計算機技術較早地進行各種計算操作和輔助管理工作,如辦公自動化系統、招投標系統(工程量計算、投標報價、標書編制、施工方案設計、成本計算、項目進度網絡編制)、設計計算系統(深基坑支護設計、腳手架設計、模板設計、施工詳圖設計)、項目管理系統(項目成本、質量、進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
其次,以信息技術為特征的自動控制技術在建築中的應用,在壹些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高層建築垂直度控制、預拌混凝土投料自動控制、大型構件設備整體安裝和同步提升技術整體爬升腳手架、幕墻制作加工、建築沈降觀測和工程測量、建築材料檢測數據采集等。
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改善了建築行業的整體形象,提高了建築行業的工作效率、技術水平和安全水平,提升了行業和企業的整體競爭力,而且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工作強度,保證了工程質量。
但是,總的來說,建築業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的整體水平較低,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a)應用範圍較窄,主要集中在項目建設前期,如招投標、成本預算、施工組織設計等,在施工過程中的進度、質量、成本控制方面應用較少,項目建設管理仍主要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和處理能力,非常不科學;b)主要應用單機應用軟件,單機運行,只利用計算機運算速度快,沒有形成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和自動傳輸,效率低;c)企業未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實現網上物資采購、招投標、項目管理、信息交流、信息發布等。,而電子商務並沒有真正發展起來;d)無論政府網站還是商業網站,大多以信息發布為主,缺乏工具網絡軟件和信息交互;e)軟件開發課題大同小異,缺乏整體規劃,缺乏開發資金,多為低水平重復開發。
3.國外同行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成功經驗。
國外同行在建築行業應用信息技術較早,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這裏有壹些例子。
a)在日本,近年來大力推進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其特點是基於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電子化;使用互聯網提交和接收信息;所有電子信息都存儲在數據庫中,實現* * *享受和再利用。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增強建築業競爭力的目的。b)在香港,主要應用是:制定通用標準和開發通用數據基礎設施,以便從事建築業務的人可以進行電子通信;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有效獲取和交流工程項目信息;使用電子手段管理工程圖紙、數據和圖紙審查;利用數碼相機技術及時動態管理現場施工情況;施工現場人員管理采用“綠卡認證”(綠卡包含員工基本信息、就業、技能等信息)。
4.提高建築管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對策
4.1企業應根據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點,制定戰略規劃並有效實施。建設部把建設領域信息化列為當前的壹項重要工作。部長強調,以信息化手段推進建設領域工作,不趕時髦,不添油加醋,是壹個迫切的問題,特別需要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可見,用信息技術改造建築行業是大勢所趨。建築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核心主要體現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
信息化建設的特點是:信息采集的自動化(傳感技術、IC卡技術)、信息存儲的自動化(光盤存儲、DBMS)、信息交換的網絡化(局域網、萬維網)、信息檢索的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術的集成化(多媒體技術、專家系統)、信息的科學利用(基於數據的各種分析)、信息管理的系統化(管理信息系統MIS、搜索引擎)。企業應根據上述信息特點和施工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戰略規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建立各種施工管理信息系統。
4.2基於局域網和互聯網的信息共享平臺和網上辦公系統廣泛應用於施工管理的全過程。現代建設項目規模大,參與者多,往往涉及國內外。有許多施工文件(如信件、通知、圖紙、合同、進度報告、采購訂單、報驗申請和批準、設計變更記錄等。)和大量的信息。傳統的項目信息管理是基於紙張的,其傳輸方式是與傳統的金字塔管理體系相適應的經線通信方式。這種模式層級多,效率低,成本高,容易因信息溝通失誤造成損失。美國BRICSNET公司的調查顯示,工程造價中有3%~5%是由於信息錯誤造成的,其中30%是由於使用錯誤或圖紙過時造成的。在美國,每年約有5億美元用於快遞項目管理的文件和圖紙,1%~2%的項目費用用於日常打印、復印和傳真。調查還顯示,參與建設項目的任何壹方在項目完成時擁有的有用記錄不到總記錄的65%。在信息迅速膨脹的今天,建築企業的管理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4.3開發基於互聯網的各種應用系統,如電子商務、在線項目管理等。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建築企業信息化應用的重點是開發和應用基於互聯網的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和網絡連接,實現網上招標、網上詢價、網上會議、網上物資采購等。通過建立在線虛擬組織的概念,將垂直的信息交流模式變為平行的交流模式,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溝通與合作,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及時性。在施工階段,利用基於互聯網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和專用技術軟件,實現施工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比如,項目經理可以在壹天中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召開虛擬工作會議,項目組成員為什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相關工程師交流信息,審核施工質量,會簽圖紙和文件;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可以通過PDA直接將施工質量檢查信息訪問到公司總部進行評估;在竣工驗收階段,根據質量記錄自動生成各類竣工資料的信息管理;
4.4繼續大力推進計算機輔助施工項目管理和過程控制軟件的應用水平。目前需要大力推廣建設管理三大控制過程(進度、質量、成本)相關軟件的應用。比如在進度控制方面,網絡計劃技術可以表現出關鍵工作、機動時間、相互制約的特點,利用網絡進度管理軟件根據施工進度及時控制進度、調整資源、優化時間,以適應施工現場多變的情況。目前這類軟件比較成熟;在質量控制方面,工程質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信息量大、綜合性強、技術難度高等特點。與手工操作相比,使用質量管理軟件具有突出的優勢:處理時間短,結果可靠性高。質量管理軟件系統可用於施工過程各階段的質量控制和評定,包括生成各種質量評定報告,繪制各種質量評定曲線,根據各種實測數據評定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等級,為質量管理人員實施工程質量動態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
在過程控制軟件方面,要進壹步優化深基坑設計計算、建築施工模板設計、工程測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大型構件吊裝自動控制、管道設備安裝三維效果設計等應用廣泛的應用軟件。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