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莊則棟的體育生涯。

莊則棟的體育生涯。

莊則棟,世界乒乓球界的傳奇人物,中國體育史上永恒的豐碑,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國家隊冠軍,這壹紀錄從未被打破。

他的乒乓球技術起步於新中國的艱難歲月,他的乒乓球精神激發了壹代人的創業激情。2004年2月24日,《經濟日報》用壹個整版的篇幅做了壹個重要的專題報道。他與美國運動員科恩的相遇和大膽接觸,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乒乓球真正成為我們的“國球”。他為“小球轉大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完成了幾代人的夢想和追求,創造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神話。

1940,江蘇省揚州市人。10歲開始練習乒乓球,14歲加入北京市少年宮業余體校乒乓球隊,15歲獲得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賽男單冠軍。

1957年全國乒乓球錦標賽混雙冠軍。

1958,17歲加入北京乒乓球隊。身體素質好,在中臺和近臺使用獨特的快攻打法,快而穩。同年底,他入選了國家青年乒乓球隊。1959年底參加斯堪的納維亞國際乒乓球錦標賽,獲得男單冠軍。他和同伴壹起奪得了男團和男雙冠軍。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男單冠軍、男雙第三名(與李富榮合作),是獲得男團冠軍的中國乒乓球隊主力之壹。

1963年獲得第27屆世乒賽男單冠軍,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團冠軍的主力球員之壹。

1964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65438-0965,第28屆世乒賽男單、男雙(與許寅生合作)和混雙第三名(與梁麗珍合作),是獲得男團冠軍的中國乒乓球隊主力之壹。

1971年在31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與梁戈亮合作)上獲得男雙亞軍,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團冠軍的主力球員之壹。他為中國的乒乓球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71年4月,參加日本名古屋31世乒賽。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勇敢地與美國運動員科恩交朋友,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稱贊(毛主席用“小球轉大球”),打開了中美友誼的大門。這就是震驚中外、為人類的“乒乓外交”。

1973當選為第十屆中央委員。

1974至1976任國家體委主任。

1975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65438-0984任北京市少年宮乒乓球教練。

2000年,莊則棟乒乓球學校在山東濟南成立並擔任校長。

2002年10月30日,10,莊則棟國際乒乓球俱樂部成立。

2003年底,太原莊則棟乒乓球俱樂部成立。

2004年初,莊則棟北京信息咨詢中心成立。

2004年5月,莊則棟乒乓球俱樂部在山東淄川成立。

2005年6月2日,莊則棟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2007年6月22日被中國明星乒乓球隊聘為主教練。莊則棟傳奇的壹生,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世界冠軍,當年著名的“乒乓外交”給他的人生帶來了榮耀和跌宕。對此,他本人引用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作為評論。

對於中美之間的“乒乓外交”,莊則棟說:“這只是乒乓有幸成為國家外交戰略的‘棋子’。中美建交的時機已經成熟,這是創造這段歷史的必然條件,乒乓球只是壹個偶然因素。否則,中國的乒乓球再厲害,也打不到另壹個半球。我很榮幸成為這顆‘棋子’,但這其實是中國乒乓球界的榮耀,也是中國所有乒乓球愛好者的榮耀。”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當時中美關系的“解凍”需要壹個契機。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得知莊則棟與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恩“客氣”後,當即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由此開始了“小球推大球”的“乒乓球外交”。莊則棟甚至得到了毛澤東的稱贊:“他不僅球打得好,而且還會外交。這個人有點政治頭腦。”

1971年,31世乒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美國運動員科恩誤上了中國大巴,莊則棟主動和科恩打招呼,並送給他壹份禮物。在壹個中美關系尚未修復的時代,這樣的舉動迅速成為世界關註的焦點。各國記者紛紛拍照,圖文報道。

中美關系的“解凍”當時需要壹個契機。毛澤東和周恩來非常重視莊則棟與美國球員的交流,當即做出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決定,開啟了“小球推大球”的“乒乓球外交”。莊則棟甚至受到了毛澤東的稱贊。“他不僅能打得好,還能搞外交。這個人有點政治頭腦。”

乒乓外交是指1971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的文化事件。當時的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71日本名古屋世乒賽期間,面對“坐錯車”的美國乒乓球選手科斯,莊則棟的友好舉動開啟了壹段“乒乓球外交”的故事。“乒乓外交”成功打破了中美關系的堅冰,促成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1972年,莊則棟率領的中國乒乓球代表團應邀訪美,在白宮玫瑰園與美國選手比賽,受到美國總統尼克松的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