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類型:
壹、施工要求
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應落實“五個壹”建設要求。即:搭建服務平臺。建立服務團隊。建立服務機制。建立標準化服務體系。建立政策支持體系。
二、服務人員要求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關愛老人,有相應的崗位證書。
三、選址要求
1,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應設在建築低層部分,相對獨立,有獨立出入口。二層以上應設置電梯或配套無障礙設施。環境安靜,宜靠近醫療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
2.客戶相對集中,交通便利,供電、給排水、通訊等市政條件良好。
四、建築標準及相關設施
(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總面積不低於600平方米(實際用於為老服務);應保證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風,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供電設施應滿足設備和照明負荷的要求;並應配備應急電源設備。
(2)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築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消防設施的配置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的相關規定,其建築防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外觀應當溫馨、樸素、自然、和諧;室內裝修應符合無障礙、衛生、環保、溫馨的要求。活動場地地面應統壹鋪設防滑材料,並執行《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的相關規定。應根據網絡服務和信息管理的需要,重新設置線路,預留接口。
(5)日間照料室(每張床位使用面積不小於5平方米):門的凈寬度不小於90CM,過道不小於180CM。每個房間宜容納4-6人,室內通道和床位應滿足輪椅出入和日常護理的要求。日間護理室有衛生間,有熱水設備,供老人洗澡,地面要防滑,易清洗。需要配備不少於20張床位(其中不少於10護理床)、5張輪椅、被子、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室內應配備電風扇、空調等。
(6)公共廁所:分為男廁所和女廁所。衛生間應配備緊急呼叫器,門上方有觀察口,門寬不小於90CM,方便輪椅出入;宜坐在馬桶的坑裏,邊上有扶手。
(7)老年食堂(包括配餐間和餐廳):具有壹定的廚房設施和設備,可提供20人以上的用餐空間和桌椅設備。有衛生設施,餐具要消毒,餐廳必須與廚房分開,並用獨立的建築體系和合理的通道連接。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要有足夠的冷藏設備。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四害”,並配備壹定的防護設備。
(8)電教室:有電視機、投影儀、播放設備、電腦、網絡設備、課桌椅,可供50人以上學習。
(九)康復室(包括醫療保健室、康復室、心理咨詢室,根據各地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有康復設備,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康復訓練、心理咨詢等服務。
(10)娛樂室(包括閱覽室、棋牌室、視聽室等。根據各地實際需求調整):有讀書、聯誼、娛樂活動等服務。
(十壹)樓梯、走廊應裝有扶手。
動詞 (verb的縮寫)統壹標誌和名稱
將民政局設計的“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名稱和標識掛在樓門口顯眼的地方。
不及物動詞服務項目
在醒目位置有公告欄,管理人員、服務單位、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服務電話要向社區居民公開。
七、政府購買服務補貼公開透明。
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精準,有公示欄,有群眾監督的投訴箱。
八、規章制度
有社區居家養老中心管理制度、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服務團隊管理制度、與加盟商簽訂協議、公示制度、服務承諾制度、服務質量跟蹤回訪、服務行為規範、服務流程等。,都在墻上。
九。服務質量
有償服務質量,老年人基本滿意率要達到80%以上,政府補助對象服務質量,老年人基本滿意率要達到90%以上,做到服務有回訪、有反饋、程序到位、效果明顯。
X.安全設施
根據消防部門的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安全標誌、防火用具和緊急疏散通道。
XI。登記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可參照社會福利機構的登記辦法進行民辦非企業登記或工商法人登記。
十二。服務管理
1,各種管理制度上墻,包括內部日常管理制度、各類工作人員職責分工、公共服務中心開放時間、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安全及事故預防應急預案等。
2.有穩定的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為老年人提供有償和低薪的居家養老服務;建立相對固定的誌願者隊伍,定期組織開展各類老年人免費服務活動。
3、所有服務人員應持證上崗。
4.做好事故預防工作。完善和細化事故預防預案,包括防火、防電、防食物中毒、防意外傷害等,鼓勵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托養中心參加事故責任保險。
5.服務管理細則由縣(市、區)民政局、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研究制定,也可參照民政局設計的統壹版本,但必須具備上述基本內容。
標準類型:
壹、施工要求
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應落實“五個壹”建設要求。即:搭建服務平臺。建立服務團隊。建立服務機制。建立標準化服務體系。建立政策支持體系。
二、人員要求
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用愛心、耐心、真誠、關愛對待老人。有相應的崗位資格證書。
三、選址要求
1,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應設在建築低層部分,相對獨立,有獨立出入口。二層以上應設置電梯或無障礙坡道。環境幽靜,靠近醫療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
2.客戶相對集中,交通便利,供電、給排水、通訊等市政條件良好。
四、建築標準及相關設施
(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總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實際用於為老服務);應保證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風,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供電設施應滿足設備和照明負荷的要求;並應配備應急電源設備。
(2)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築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消防設施的配置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的相關規定,其建築防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外觀應當溫馨、樸素、自然、和諧;室內裝修應符合無障礙、衛生、環保、溫馨的要求。活動場地地面應統壹鋪設防滑材料,並執行《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的相關規定。根據網絡服務和信息管理的需要,重新設計線路,預留接口。
(5)日間照料室:門的凈寬度不應小於90CM,過道不應小於180CM。每個房間宜容納4-6人,室內通道和床位應滿足輪椅出入和日常護理的要求。日間護理室有衛生間,有熱水設備,供老人洗澡,地面要防滑,易清洗。配備可供20名老人午休的床或躺椅,2臺以上輪椅,棉被,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室內應配備電風扇、空調等。
(6)公共廁所:分為男廁所和女廁所。衛生間應配備緊急呼叫器,門上方有觀察口,門寬不小於90CM,方便輪椅出入;上廁所宜坐在坑裏,邊上有扶手。
(7)老年食堂(包括配餐間和餐廳):具有壹定的廚房設施和設備,可提供20人以上的用餐空間和桌椅設備。有衛生設施,餐具要消毒,餐廳必須與廚房分開,並用獨立的建築體系和合理的通道連接。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要有足夠的冷藏設備。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四害”,並配備壹定的防護設備。
(八)電教室,配有電視機、投影儀、播放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和供老年人學習用的課桌椅。
(九)康復室面積(包括醫療保健室、康復室、心理咨詢室根據各地實際需要)、康復器械、醫療保健服務、康復訓練、心理咨詢等服務。
(十)娛樂室(包括閱覽室、棋牌室、視聽室等。根據各地實際需要)。有讀書,上網,娛樂等服務。
(十壹)樓梯、走廊應裝有扶手。
動詞 (verb的縮寫)統壹標誌和名稱
將民政局設計的“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名稱和標識掛在樓門口顯眼的地方。
六是服務項目明確
在醒目位置有公告欄,管理人員、服務單位、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服務電話要向社區居民公開。
七、政府購買服務補貼公開透明。
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精準,有公示欄,有群眾監督的投訴箱。
八、規章制度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管理制度、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服務團隊管理制度、與掛靠單位簽訂協議制度、公示制度、服務承諾制度、服務質量跟蹤回訪制度、服務行為規範、服務流程等。,都在墻上。
九。服務質量
有償服務質量,老年人基本滿意率要達到80%以上,政府補助對象服務質量,老年人基本滿意率要達到90%以上,做到服務有回訪、有反饋、程序到位、效果明顯。
X.安全設施
根據消防部門的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安全標誌、防火用具和緊急疏散通道。
XI。登記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可以參照社會福利機構的登記辦法進行民辦非企業或工商法人登記。
十二。服務管理
1,各種管理制度上墻,包括內部日常管理制度、各類工作人員職責分工、公共服務中心開放時間、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安全及事故預防應急預案等。
2.有穩定的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為老年人提供有償和低薪的居家養老服務;建立相對固定的誌願者隊伍,定期組織開展各類老年人免費服務活動。
3、所有服務人員應持證上崗。
4.做好事故預防工作。完善和細化事故預防計劃,包括防火、防電、防食物中毒、防意外傷害等,鼓勵整個服務中心參加事故責任保險。
5、服務管理細則由縣(市、區)民政局、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研究制定,也可參照民政局設計的統壹標準版本,但必須具備上述基本內容。
養老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目前,根據對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的分析,養老產業是壹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在需求方面,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老齡化的加速發展和老年人消費能力的上升,推動了養老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巨大的養老需求為養老市場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預計2022年養老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
總結:綜上所述,各地養老服務的建設標準不盡相同。這裏僅舉壹個例子供參考。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政部關於推進養老服務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民發[2013]127號)、《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民發[2017]1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