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團體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提出的團體領導者應具備的技能。
1.能夠選擇合適的小組參與者。
2.對團體咨詢有清晰的定義,並有能力向團隊成員解釋團體目標和程序。
3.有能力主動幹預團隊成員的行為。
4.為團隊成員進行適當的演示。
5.對小組中的非言語行為做出正確恰當的解釋。
6.適當的時候可以有效的使用咨詢技術。
7.調解團過程中的關鍵時刻。
8.能夠使用主要的集團技術、策略和程序。
9.促進導致群體變化的治療因素。
10.知道如何有效地結束團隊活動。
11.通過跟蹤維護和支持團隊成員。
12.通過測量評估小組的結果。
壹、群體咨詢過程中常用的技術
(壹)反應技術
互動技術
(3)行動的技術
(壹)反應技術
1.聽:聽不僅僅是用耳朵聽,更重要的是用心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不僅要理解對方通過語言和行為表達的內容,還要傾聽對方在對話中沒有明確含蓄表達的內容。
2.復述:不是簡單的重復對方說過的話,而是把重點放在他的對話上,用更清晰、更明確、更恰當的方式重新描述對方所傳達的信息。
3.反思:反思是指咨詢師密切關註並理解團體成員的感受,包括面部表情、手勢、語調、動作等非語言表達,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綜合反映團體成員的感受,讓成員意識到領導者壹直與他壹起處理心理問題。
4.澄清:針對成員表達不清楚或混亂的地方,領導協助成員說出遺漏的信息,並重新整理混亂的地方,使意思更加準確。
5.回答問題:成員向領導或其他成員提問時,可以采用反問的方式,也可以讓小組其他成員發表意見。
6.摘要:摘要是指小組長在小組結束或即將結束時,用簡單的敘述向成員反饋小組的進程或內容。
應用反應技術的目的
讓會員感受到被關註和尊重。
讓成員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互動技術
1.建立關系是交互技術的基礎。群體領導者必須具備無條件的積極關心、真誠、* *親情、尊重等基本態度,讓成員感到溫暖和安全,從而在群體中敞開自己,形成良好的群體氛圍,形成尊重、接納、關愛的人際關系和相互信任。
2.解釋:指團體領導者對團體成員的言語行為或非言語行為陳述賦予意義的過程,旨在幫助成員了解自己,引導成員改變行為。解讀不是說服,而是提供思考。
3.鏈接:領導者將成員所表達的思想、行為或情緒的相似之處聯系起來、聯系起來,或者將壹些成員沒有意識到的相關數據片段聯系起來,從而幫助成員了解他們的異同,增加他們的認同感,提示重新審視個人數據的機會。
4.動機:又稱催化,是壹種幫助群體成員增加有意義互動的技術,也是壹種貫穿於群體咨詢全過程的技術。激勵是指小組領導者采取行動鼓勵小組成員參與的壹種技巧,如熱身、打破僵局或向小組介紹重要信息。
5.制止:是小組長為防止小組或部分成員的不當行為而采取的措施。不針對個人,避免貼標簽。比如攻擊不在場的成員,討論某個成員的八卦,追著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領導者需要用堅定但溫和的語氣制止它。
6.保護:使用技術是確保群體成員免受不必要的心理風險或不必要的身心傷害的必要且安全的應對措施。因為在很多人參加的群體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沖突或其他負面行為,領導者應該及時意識到並安全引導。
7.支持:指團體領導給予成員的鼓勵,增強成員的信心,有助於提高團體的凝聚力。
8.反饋:也稱反饋,給予反饋是壹個群體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術之壹。它是領導者根據成員的行為過程和理解,對成員做出具體的、必要的反應的表達,讓成員利用這些信息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反饋的時機要恰當,盡量使用非判斷性的語言。反饋也可以是成員之間自發的,也可以是領導邀請的。
9.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也稱開放的自我,是指群體領導者在適當的時候,對相似的個人經歷、感受和觀點進行有意義的、建設性的分享。領導者自我表露的內容必須與群體的主題和此時此地成員所關心的問題相關。自我表露有助於領導者與成員建立良好的關系,促進群體氛圍,同時增強成員示範學習的效果,激發成員思維。
10.妥協:領導者邀請群體成員以客觀公正的立場表達不同觀點,以確保所有意見都有公平的機會被聽到。
11.焦點:包括建立、保持或轉移焦點的技術。小組長要有能力判斷此時小組的焦點,了解此時此地最合適的焦點,以便恰當地運用聚焦技術。
12.引用技巧:壹般在面對壹些害羞或沈默的成員時使用,領導者需要鼓勵他們恰當地說話。小組領導可以利用活動,直接、普遍地邀請所有成員,指名道姓,或者利用眼神或其他手勢等非語言技巧誘導成員發言。
13.用眼睛:在群體的過程中,領導者經常需要用眼睛環視整個群體。即使是在群體聚焦於每個成員的時候,領導者也需要自然而然地用余光觀察群體,這樣可以收集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誰同意或不同意說話者,誰似乎有話要說,誰情緒反應強烈,以及特殊的非語言信號,這些都是領導者隨時幹預的依據。此外,領導還可以用眼神鼓勵成員發言或故意轉移註意力阻止成員發言。
14.觀察:觀察群體過程是領導者自始至終都需要用到的技術。同時,引導成員提高對群體過程的觀察力和敏感度,也是領導者重要的領導技巧之壹。如果我們壹直專註於成員在討論什麽,而忽略了群體的進程(即群體中此刻正在發生什麽,交互方式和程序),就會忽略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交互技術使用的目標
促進連接
(3)行動的技術
1.啟動技術:又稱開啟技術,是領導者在適當的時機介入群體,讓成員進入活躍狀態的技術。壹般用在團體剛開始,團體動力停滯,團體從壹個方向轉向另壹個方向的時候。啟動技術可以帶出成員的參與感,並轉化為積極的群體動力。
2.詢問:要問的問題要與成員的自我信息相關,比如與他們當前生活相關的內容,成員願意努力和改變的內容,成員願意承擔風險和責任的內容。查詢包括開放式和封閉式。
在協商過程中,領導者應盡量使用開放句,引導成員探究自身行為的內涵和原因,提高自我認識。
3.面質:是個人咨詢和團體咨詢的常用手法。當小組長認識到成員思想、感情、行為上的矛盾和不壹致時,要明確指出,並要求解答。
壹般來說,在以下情況下需要面條:
?議員現在說的和做的不壹致;
?成員說的和感覺的不壹致;
?議員現在所說的與他們過去所說的不壹致;
?成員所說的與領導所認為的不壹致。
?註意:面要在建立好關系之後再用。面條的態度要尊重、關愛,內容要具體、正確。
4.調解:是指當群體的時間使用不當,群體的方向和節奏偏離主題時,如群體發展過快,成員不習慣或受不了群體氛圍,群體討論跑題時所采取的幹預行動。
需要調解行動的情況有:
?該成員的反應是敵對的。
?當大多數成員的意見不正確時
?群體成員被迫接受群體的決定。
?群體造成過度緊張或順從壓力等。
註意:使用技術的目的是將小組咨詢集中在與小組相關的內容上。在小組協商過程中,如果有人漫無目的地聊天,話太多,袖手旁觀,漫不經心,領導者必須采取行動,集中註意力,把漫無邊際的話題帶回壹個有意義的內容。
5.示範:是指通過電影、視頻以及治療師和同伴的適應行為,為團體成員提供壹個遵循的榜樣,從而糾正不適應行為。
在團體咨詢中,不管組長喜不喜歡,他的壹言壹行都為小組成員起到了示範作用。
可以特別邀請與小組成員背景相似但適應良好的誌願者,為小組成員提供壹個學習和模仿的好榜樣,往往能產生非常特殊的療效。
使用移動技術的目標
提高會員自我開放程度
回應的技術——接受群體
互動技術-融入群體
行動的技術——深化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