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做管理,壹定要知道內控的十大漏洞。

做管理,壹定要知道內控的十大漏洞。

內部控制權威AdrianCadbury爵士曾經說過?公司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內部控制的失敗?這壹點已經被中航油巨虧、四川長虹壞賬等案例所驗證。以下總結了中國企業內部控制的十個常見問題。

做管理,壹定要知道內控的十大漏洞。

1,出納收到銀行對賬單並準備銀行對賬表。

這個問題之所以被列在十大問題之首,是因為它非常普遍,而且後果嚴重。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某單位出納貪汙公款好幾年才被發現,這是內部控制在這方面的缺陷造成的。遺憾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單位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雖然意識到了,但並不這麽認為,低估了它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不相容工作的分離是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通常需要分離的不相容工作包括授權和執行、執行和審計、執行和記錄、保管和記錄。管錢不管賬,管賬不管錢?它是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的典型應用。貨幣基金是最容易造假的。如果出納負責接收銀行對賬單並編制銀行對賬單,則出納可能會挪用或占用公司貨幣資金,並通過偽造對賬單或篡改余額調節表來掩蓋其欺詐行為。據筆者了解,80%以上的企業都存在出納領取銀行對賬單,編制余額調節表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從工作便利的角度考慮,因為出納經常去銀行辦理各種支付,所以方便。符合邏輯嗎?收集銀行對賬單並準備余額調節表。不知道這種習慣做法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其實防範這種風險並不難。只要有出納以外的人負責收集銀行對賬單,核實銀行存款余額,關鍵是思想上要重視。

2、?壹支筆?審批,缺乏完善的內控制度和流程保障

領導力?壹支筆?表面上看起來控制的很嚴格,不容易出問題,但實際上這?壹支筆?控制反映了單位內部控制模式的落後。首先,壹切都是領導審批的。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領導們最終可能會厭倦與它打交道,無法分清輕重緩急和批準與否。壹支筆?成為簽名?壹支筆?,控制流於形式。其次,沒有相關的支持資料,領導無法判斷收支的合理性。壹支筆?妳會失去控制。比如經辦人員申請購買某設備,領導沒有該設備經濟可行性、價格合理性的相關數據,審批就流於形式。第三,領導力?壹支筆?會導致高度集權,不利於對領導者的制約和監督,可能導致腐敗。因此,合理的內部控制應根據重要性進行分級授權和逐級審批。

3、過分依賴業務人員,企業失去對業務發展的控制。

企業的業務資源完全掌握在業務員手中,對企業來說是壹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現實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企業的業務員壹旦跳槽或離職,原有的客戶和業務關系也會被帶走,造成企業過於依賴業務人員的被動局面。更有甚者,壹些企業業務員公然利用單位資源,為自己或親友暗中發展業務,謀取私利,嚴重損害企業利益。針對這種現象,企業應完善制度設計,如建立統壹的客戶檔案和客戶關系管理制度,同壹業務涉及兩人以上,適當輪換工作崗位,加強對業務流程的財務控制,讓客戶認可企業本身而不是個人,這樣企業的業務就不會依賴於壹兩個人,從而保持持續穩定發展。

4.內部控制系統的書面描述較多,但流程圖和支持表格較少。

很多單位都有這樣壹個現象,員工在某個崗位工作久了,熟悉了,經驗豐富了,而員工壹旦因事調動或辭職,繼任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熟悉情況,重新摸索工作方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企業制度主要是字面上的,缺乏清晰的崗位描述和工作流程圖,執行的人往往靠自己的經驗和別人?以身作則?做事情,新手壹開始不知道從哪裏入手,壹般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熟悉。所以需要壹個完整的體系。壹個完整的企業體系應該包括三個部分:(1)用文字描述的支撐體系文件;(2)工作流程圖或過程的書面說明;(3)有關憑證、表格、文件的樣式摘要。通過繪制清晰的工作流程圖,每個人對程序、部門、人員、規章制度壹目了然,可以固化工作形成的好經驗。而且通過流程圖更容易發現內部控制中的不足和風險點,有利於企業內部控制的持續改進。

5.內部控制系統?救火?更多的,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

很多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都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往往發現管理上存在壹些問題,就相應的引入壹個制度來規範。比如今天發現電話費高,就制定壹個通訊費的管理辦法,明天發現辦公用品浪費嚴重,就制定辦公用品的采購和使用辦法。這種?救火?我們的制度只能防範已經發生的風險,而不考慮沒有發生的風險。此外,這樣的體系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沒有科學合理的分類,甚至不同體系之間存在矛盾或重疊。有些'單位,不同部門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制度,政策多,互相打架。筆者曾經接觸過的壹個單位只買了壹臺電腦,可以通過信息部購買,因為信息部負責整個單位的電腦軟硬件系統;也可以通過行政辦公室,因為電腦屬於辦公用品,辦公用品由辦公室管理;也可以通過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的設備部門購買,因為電腦是固定資產。為此,企業應有壹套規範的制度制定程序和正式規範,包括制度的編號、格式、分類、內容、審批程序、實施及其他註意事項等進行統壹規範管理,並以書面形式裝訂成冊。

6.員工臨時休假或出差時,沒有明確的工作交接制度。

在任何崗位上,總會出現員工因突發事件、生病、出差等原因無法正常上班的情況。很多單位沒有考慮到員工臨時離職誰來接手工作的問題。在實踐中,當員工臨時休假或出差時,會臨時指派相關人員從事兼職工作。但實際上,這種緊急情況下臨時抱佛腳的做法稍有不當,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風險。在企業正常的工作安排中,不相容職務通常由兩個以上的人擔任,目的是為了相互牽制,臨時指派某人兼任該職務的做法可能會導致不相容職務由同壹人擔任。比如支票印章,壹般是兩個人分開保管。如果其中壹個人被臨時占用,另壹個人被指定臨時持有所有空白支票和印章,那麽支票被盜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所以企業有必要明確規定壹些重要崗位的工作交接制度,防止員工臨時休假或出差時脫離內控?真空?現象。

7.招聘人員時註重筆試和面試,忽略背景調查。

如果雇傭了不誠實的人,即使最好的控制也不能防止欺詐。如果壹個企業不仔細篩選候選人,並因此雇用不誠實的員工,它很可能會受到損害。很多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也非常重視應聘者的誠信,但更註重筆試或面試。?然而,誰知道壹份漂亮的簡歷背後隱藏著什麽?。背景調查可以有效地發現應聘者是否存在虛構的個人信息,是否有失信記錄,以及其前雇主的工作情況,從而幫助企業甄別應聘者,防止不合格人員被招聘。而且背景調查本身不需要復雜的技術,只需要打幾個電話或者發壹封信到申請人曾經工作過的單位,就可以得到壹些非常有用的信息,實施成本也比較低。

8.關鍵崗位沒有強制輪崗或帶薪休假制度。

在某個崗位工作久了,員工會對內控漏洞更加熟悉,舞弊的可能性也更大。在現實中,許多欺詐行為,如挪用或腐敗,是在工作交接時發現的。通過強制輪崗或帶薪休假,休假期間工作暫時由他人接手。因為員工離職時的工作交接會有他人監督,他實施和掩蓋舞弊的幾率會大大降低。美國貨幣管理局要求美國的銀行員工每年休假壹周,在員工休假期間,安排其他接班人做他的工作,就是為了防止員工作弊。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對於壹些關鍵崗位,比如財務、采購的壹些崗位,建立強制輪崗和帶薪休假制度,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也是預防和發現舞弊的有效措施。

9、過於強調成本控制,以效率為理由去超越制度。

毫無疑問,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成本,而且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經營效率。因此,壹些單位經理經常以影響效率為由反對實施內部控制措施。事實上,如果把所有的職能都委托給某個部門或某個人,不需要授權、審批、審核,可能效率很高,但由此產生的風險也會急劇上升。所以,為了防止壹些重大風險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損失,犧牲壹定程度的效率是控制風險必須付出的成本。現實中經常遇到,企業實施新的內部控制制度往往涉及到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和調整。這時,壹些管理者以影響效率為由反對實施新的內部控制措施,但實際上個人或部門的利益受到了影響。因為內控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損失可能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而效率就是企業發展的速度。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不應過分強調成本因素而忽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而應合理權衡內部控制成本與效率的關系。

10,說壹套,做壹套,系統空了。

內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執行,這是壹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不得不說,很多有問題的案例往往不是因為制度缺乏規定,而恰恰是因為制度有明文規定卻沒有遵守。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執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壹是制度本身不合理?還是過於理想化,還是隨著新情況的出現,原有的制度已經無法適應卻沒有及時修訂?以至於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自然也就不會實施;第二,缺乏保證制度執行的機制。壹些單位既沒有對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也沒有相應的獎懲措施。內控制度成了墻飾,成了壹紙空文,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企業壹方面需要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另壹方面需要加強制度的執行力,不能為了制度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