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照顧87歲患有中度癡呆癥的婆婆,泰雅要求代理公司申請壹名印尼外籍護士。這期間,泰雅比沒有請外國護士的時候還要忙。壹方面,她不得不教印尼護士如何照顧婆婆,使用家裏所有的電器和廚房設施。另壹方面,她還要示範如何照顧婆婆,也就是說她自己在照顧婆婆,外國護士根本幫不上忙。
比如這個印尼護士,沒見過微波爐,沒用過燃氣竈,沒見過冰箱,不會用電梯。電梯裏的按鈕用中文寫著開和關,她根本不認識,更別說洗衣機、烘幹機之類的電器了。泰雅第壹次教印尼護士如何使用微波爐時,印尼護士被微波爐的聲音嚇了壹跳,摔倒在地。
更有甚者,婆婆看到家裏來了個陌生人,印尼護士皮膚黝黑,壹直認為那個外傭是壞人,會偷東西,還經常跟家裏抱怨錢包裏的幾塊1000元新臺幣不見了。好在泰雅和丈夫都明白癡呆癥的精神和行為癥狀(BPSD)的癥狀會導致迫害、猜疑等癥狀,而且他們早就把錢包裏的錢收好了,只剩下300元新臺幣,所以
但是這兩個月讓泰雅特別累,特別辛苦。她擔心下次還是壹樣。然後她就會失去找外國護士幫忙照顧婆婆的打算,讓她多照顧壹個人。所以她在想怎麽解決問題,盡快培養外籍護士上路,好幫忙照顧婆婆。泰雅也擔心這個印尼護士不適應跑了,因為隔壁新雇的陳太太跑了。結果按照現在的規定,半年內不能應聘外籍護士,這可把陳老太太累壞了。
正巧泰雅和丈夫去社區癡呆癥支持中心上課,順便請教那裏的老年癡呆癥護理專家如何面對和解決自己目前的困難和問題。
專家表示,既然在法律上叫外護,那麽外護的工作是否應該先教會她護理範圍的工作內容和技能,讓她學好,壹方面可以先減輕家庭護理的負擔和壓力;另壹方面,可以將癡呆婆婆接納為外籍護士的家屬,安排非藥物治療活動,增加婆婆與外籍護士的互動,減少婆婆精神和行為癥狀的發生,讓外籍護士盡快熟悉護理技能和活動。
他進壹步解釋說,外籍護理員不同於家庭傭工,但臺灣省(其實有些國家也是這樣的,比如新加坡、香港)使用外籍護理員作為家庭傭工,甚至是從事生產活動的藍領工人。壹個人有多項工作內容,壹天工作時間往往在8小時以上,甚至壹天超過10小時。雖然他星期天加班,但他壹周工作七天。
因此,他建議先向印尼護士傳授癡呆癥患者的護理技巧,並註意外籍護士的心理狀況。有時候,心理適應比環境適應和技能學習更重要。盡可能協助他們的心理適應,包括宗教活動,協助安排那個國家的人之間適當的交往,都是重要的方式。照顧老年癡呆癥患者壓力大,加上心理適應、環境適應、學習技能、語言學習都需要時間和精力。
其次,他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雇了外籍護士,就把癡呆癥老人交給護士,家人就沒事了,因為外籍護士壹定要教妳癡呆癥護理的知識。同時,外籍護士對老年人的既往生活史、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的知識有限,對癡呆的病程、非藥物治療等方面的知識不足。因此,他建議由家庭成員中的壹人擔任個案管理者,為老年癡呆癥患者策劃非藥物治療的活動和內容。
為了讓外籍護士成為有效的幫手,專家表示,首先要讓家屬成為個案管理者,可以把家裏的老年癡呆癥患者作為個案對象,規劃家裏老年癡呆癥患者生活所需的物品。壹般來說,保健、職業治療、物理治療、體育鍛煉和生活護理對癡呆癥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項目。把這些內容規劃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先和老人的醫生商量,再修改。
由於外籍護士的學歷背景不同,為了落實工作,作為個案管理者的家屬可以帶領外籍護士實際執行計劃內容,同時進行排練和講解,讓外籍護士熟悉計劃內容和各項工作的背景原因。同時可以發現,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外籍護士可能會做出不同的解釋和方法。這時候就需要再次修改計劃,這部分是整體計劃實施的關鍵。
卓誠81歲的母親剛剛被醫生診斷為輕度癡呆患者,他現在想聘請壹名外籍護士對母親進行培訓和護理。目前允許外籍護士來臺工作12年。如果能找到壹個肯學習肯努力的護士,未來至少還有12年。妳不用擔心如何再找壹個外國護士,熟悉母親的護理也有助於減緩母親癡呆癥的惡化。因此,他去了社區癡呆癥支持中心,咨詢那裏的老年癡呆癥護理專家。
專家說,如何選擇國外的護士,就像如何選擇養老機構壹樣,首先是考察老人的條件和需求。比如每個老年癡呆癥患者,因為病程不同,需求也不同。當他有輕度認知障礙(MCI)或輕度癡呆時,他有更多的角色去陪伴和照顧;壹旦發展到中度或重度,關懷就會轉化為關懷;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後,需要活動和翻身,所以首先要考察老年人目前的狀況和未來可能的需求。
然後,再想想國家之間的差異,家庭的接受程度。目前印尼是臺灣省最大的看護人,4月底(2065,438+04)有65,438+069,096,5438+0人。不過印尼的政策大概到2065,438+05會有變化,限制對臺灣省的勞務輸出。目前臺灣外籍護士有22148來自菲律賓,但現在菲律賓護士的首選是去加拿大和澳洲,越南有18753,泰國有674。雖然有越南和泰國的護士在臺灣省工作,但是引進的新護士很少。
印度尼西亞以伊斯蘭教為主,菲律賓以天主教為主。伊斯蘭教涉及飲食習慣,有不吃豬肉等宗教習俗,應該得到雇主的尊重。印尼護士平均英語能力較弱,新人大概壹到兩年就能學會中文。菲律賓的大多數護士都懂英語。是否在臺灣省或其他國家(新加坡、香港、中東等)工作過。)取決於1。
專家解釋說,印尼許多島嶼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到電器,他們從未使用過臺灣省日常生活等家用電器。有的沒坐過電梯,不如先了解清楚。如果剛來的時候老人不會說英語,外籍護士也不會說中文,那麽家屬壹定要考慮如何盡快把外籍護士培養成精通中文的人,這樣才能和老人順利溝通。語言是壹個重要條件。
他進壹步解釋,臺灣省正快速邁向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激增,因此長期照護需求也隨之增加。所以國外護理市場供需不平衡,需求大於供給。代理公司經常去印尼要求當地的代理公司提供更多的國外照顧。雖然現在勞動部已經打開了用人單位直接雇傭外籍護士的大門,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去當地國家找護士,但是如果沒有當地中介公司的協助,是不容易找到人的。
可以先評估壹下長輩的情況,然後列出找國外照顧的條件。按重要性排序,請代理公司找幾個合適的候選人,請代理公司提供候選人的背景和條件。選擇優先候選人後,您可以通過Skype進行面試和考試。如果能找到合適的人選,最好先明確工作條件,並就工作條件和內容簽訂合同,再確認聘用她赴臺,然後請代理公司為她辦理簽證等相關手續。
找到後的訓練就更重要了。壹切都是按時間和類別來寫和解釋的。前兩周實際和我壹起練習,後兩周觀察改正,交換意見找出問題,雙方如何互相調整改正。
合適且敬業的外籍護士不僅可以很好地照顧老人,還可以減輕家庭護理的負擔和壓力。如果他們能被當作家庭的壹部分,尊重工作和文化的權利,配合順暢的溝通和互動,這種友誼將保持家庭生活的質量,維護家庭親情。
& lt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我們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