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謝康的論文

謝康的論文

主要論文

1.、陳菊華、榮振邦、、謝康。軟件風險分析的神經網絡方法。在Shusaku Tsumoto等人編輯的第六屆IEEE數據挖掘研討會國際會議。中國香港,2006年12月,第722-725頁。

2.謝康。信息化支撐的工業化:互聯網在中國的經濟效應。在延斯達姆和新美樂股份公司托馬斯編輯。中國的網絡空間:技術變化和政治影響。Routledge,2006年,pp132-147。

3.肖景華、謝康、方曉輝《中國企業IT治理框架的探索性研究》,載於陳郁、方美琪《信息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85-97頁。

4.肖景華,謝康,周先波,吳,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模式,中山大學學報,第1期,2006。

5.謝康,,張東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及其評價體系,南大商業評論(第8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5-47頁。

6.肖景華、謝康,廣東制造業信息化轉型研究,陳國慶主編,中國信息系統研究與應用前沿,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79-85頁。

7.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第四屆武漢國際電子商務會議:互聯網時代與電子商務。全球企業。2005年6月4日至5日,中國武漢。

8.謝康,馬,黃,發展中國家服務價格偏低的原因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第4期。

9.謝康,,張東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素質及其評價體系,第五屆企業跨國經營國際研討會-轉型經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2005年5月28-30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及其評價體系。轉型經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南京大學出版社。第253-267頁)

10.胡勇,肖景華,龐家峰,謝康,電子政務項目成功應用框架研究。2005年國際電子商務會議論文集。Xi安,2005,8。ISTP檢索。

11.謝康的系統不確定性、收斂與優化--論非系統中的管理科學。中山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12.謝康,,黃,信息技術影響企業績效的機理研究,價值工程,2005年第3期。

13.謝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素質及其信息化模型》,陳郁、方美琪主編,《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58-69頁。

14.謝康,胡曉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及其改進模型,中山大學學報,第45卷,增刊,2005年6月,第7-13頁。

15.謝康,,黃,美國服務貿易的發展與政策分析,《國際貿易》,2004年第12期。

16.謝康、肖景華《工業化的新內涵——信息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科學決策》,2003年第2期

17.謝康企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與管理整合過程中的障礙及解決方案。中外管理導報,2002年第10期。

18.謝康《WTO規則例外研究》,載《國際貿易問題》2002年第6期

19.謝康,吳,肖景華,企業知識共享,學習曲線與國家知識優勢,中國管理科學,2002年第2期。

20.謝康,“建設廣東信息產業走廊的戰略思路與對策”,載於陳、楊烈勛主編的《管理科學的新進展——青年管理學者文獻集》,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173-187頁。

21.謝康“入世後網上銀行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金融研究》,第5期,2001。

22.謝康的世界信息經濟理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4期

23.謝康,李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互補性的實證分析——兼論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實質,《國際貿易問題》,2000年第9期。

24.謝康,《國外信息經濟學與科學決策研究》,2000年第4期

25.謝康《中國企業管理世界的信息需求與信息化投資模式》,2000年第3期。

26.謝康、肖曉峰:“發展中國家服務市場開放的順序與利益——以中國為例”,《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2期。

27.謝康、吳《關於中國知識經濟戰略的思考》,《中山大學學報》第1期,2000。

獎項:

2003年個人專著《知識優勢——企業信息化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經濟學三等獎);

2000年博士論文《企業信息化對競爭力的影響機制研究》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2000年獲廣州市委決策咨詢研究獎三等獎;

1999,獲廣州市委決策咨詢研究優秀成果獎;

1998年獲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論文)優秀工作者稱號1991-1997;

1997,獲中山大學石川梁毅傑出青年基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