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健康體驗的構成。

心理健康體驗的構成。

我對人格心理學的學習經歷和體會2007年4月30日星期壹下午06:26人格是壹個熟悉又陌生的詞。以前壹聽到就想到人格。肯定是好東西,質量好。說得最多的話是:“妳可以看不起我的成績,但不可以侮辱我的人格。”;或者兩個人在吵架的時候,壹方突然說:“跟妳說話是對我人格的侮辱。”那麽,什麽是人格?它真正的意義和內涵是什麽?怎樣才能從性格的角度看壹個人的心理?人格心理學有哪些理論?應該怎麽做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等等?直到我參加了鄭雪老師的“人格心理學”,我終於得到了很多啟發,獲得了很多知識。以下是我這學期在人格心理學方面的經歷:1。和藹可親的鄭雪老師因鄭雪而聞名。任何人在網上任何地方搜索人格心理學,都會看到鄭雪老師的名字。和大部分同學想的壹樣,壹開始我被鄭雪老師的名字騙了,以為她也是壹個長發美女,但後來我遇到了壹個和藹可親的男老師,他上課冷靜幽默,經常舉壹兩個例子就能調動起大家的* * *活躍課堂氣氛。而老師大膽創新的教學風格讓我們眼前壹亮。網絡論壇討論區的創新互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氛圍中更加活躍,及時獲得關於人格心理學的有用資源,與學生同步交流;人格論文寫作作為考試的重中之重,大膽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學習人格心理學,主動尋找相關的信息資源,從而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二、課程學習的經歷和體會在學習人格心理學之前,我對人格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是自從參加了人格心理學的第壹堂課之後,我有了清晰的概念,加深了我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加深了我對人格心理學的理解和認識。明白人格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和行為上的個體差異。並且在課堂上,在老師的帶領下,穿梭於眾多心理學家對人格的理論總結,深入學習人格心理學。從19世紀至今,有八大理論體系,即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質理論、生物學的相互作用理論、行為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和認知理論。印象最深,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互動。不管人們是否堅決地互相影響,當壹個人回應另壹個人時,就有了社會互動。這種對人與人之間社會互動的研究被稱為交易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20世紀50年代,艾瑞克·伯恩創立了心理治療的交易分析。很快發現它明顯可以用在日常交流中,TA被壹系列的通俗讀物廣泛推廣。TA的目的是幫助更好地理解人與人之間是如何溝通的,以便人們能夠發展改進的溝通方法和健康的人際關系。研究表明,使用過事務分析的組織指出,事務分析取得了壹定的成功。交易分析的培訓可以讓員工更好地洞察自己的性格,也可以幫助員工理解為什麽有時候別人的反應和自己的壹致。壹個主要優點是改善了人際交流。當交叉溝通發生時,員工能夠感覺到,並采取措施將其恢復到非交叉溝通,尤其是在成人之間的模式下。結果總體而言,人際交往得到改善。交易分析在銷售和其他依賴客戶關系的領域特別有用。培養自持行為與交易分析相結合,可以成為增強人際交往效果的有力工具。他們的共同目標是讓員工對自己和他人感覺“良好”。同時也保證了更多基於成人心態的解題方法的使用。因此,他們改善溝通和人際合作。雖然這些工具可以由個人來實施,但是當它們在整個組織中被廣泛使用並得到高層管理者的支持時,它們將是最有效的。同時,他們也為解決小團體和在委員會工作的人所面臨的更復雜的挑戰建立了重要的基礎。

我是壹名小學班主任。帶著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心和熱愛,我在烈日炎炎的7月參加了龍灣區第三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C證資格培訓會。培訓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包括周洪武、鐘誌農、許、龐宏偉。培訓內容包括心理健康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班級團體輔導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和教師心理健康等。

培訓期間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都用生動的例子詮釋了心理健康的魅力。通過理論學習、小組討論和自我分析,我們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認識到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消除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通過培訓,我也認識到,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中,我認真的做好了每壹節課,做好了筆記,學習了心理健康的知識,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生活!

心理健康訓練,就像夏天的壹股涼風,壹掃我的煩惱,就像高山上的壹泓清泉,幾次滋養了我漂泊的心靈,就像沖破迷霧的第壹縷陽光,讓我豁然開朗!

鐘誌農老師的講課讓我的目光緊緊盯著大屏幕。他對班級團體的指導是獨壹無二的。他的方法、技巧、策略都值得我們借鑒。鐘老師在講座中說:小學階段學生發展的重要主題是培養勤奮、積極、進取的學習生活態度。“天天向上”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不難發現,新壹年級小學生的臉上,充滿了對新學校、新生活的興奮、期待和希望。上課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試著回答問題。然而,六年過去了,這些精力旺盛的孩子臉上卻充滿了自卑和無奈。根本原因是我們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家長和老師的負面評價讓這些孩子自卑、自嘲、被動。

聽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教過的壹個學生。他的成績在班上墊底,經常拖欠作業。他是那種讓人頭疼的後進生。鑒於這種情況,我經常在同學面前批評他。久而久之,在我的嚴格教育下,他的成績下降了很多。但是壹年後,我發現孩子成績穩步上升(當時因為成績不理想,重讀了壹年),已經是班裏的中等水平了。我很疑惑。現在回想起來,終於明白為什麽了。如果我能讓時光倒流,我會少批評,多傾聽。蹲下來聽聽孩子的聲音,幫他解決問題。所以這次輔導讓我走出了壹個誤區,就是說教和輔導有很大的區別。可以說,這次培訓不僅對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有用,對班主任的工作也非常有益,批評少了,指導多了。

鐘老師家庭學習習慣培養中的“強化”壹步,也讓我耳目壹新。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給學生設定壹個完成作業的時間有多重要。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通常要把40分鐘的作業延長到兩三個小時。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養成拖延的習慣,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危害。評價作業完成多少分鐘,在封閉環境下獨立完成作業等強化方法,可以有效改變學生作業拖延的狀況,也為我們壹線教師培養家庭學習習慣提供了很好的輔導方法,讓我們受益匪淺。

雖然這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只有10天左右,但卻在我心中激起了漣漪。我相信這次培訓給我的不僅僅是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將有壹個連續性,這將影響我的生活,我的工作和我的生活...接受壹次又壹次的挑戰,會讓我更自信,更舒服!

心理健康教育還處於學習和探索的初級階段,但我相信它壹定能幫助我解決工作中的許多難題。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就壹定會迎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美好未來!

碰巧省美術骨幹教師培訓的第壹天正好是教師節。我們非常幸運地聽到了國家二級咨詢師韓學榮老師的心理健康講座。韓老師通過多年對教師心理的調查研究,總結整理了我們教師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不同類型的案例,深入淺出的為我們進行了分析和講解。她從教師的壓力與挫折、情緒、人格、健康、認知等方面分析了壹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健康心理。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動者。壹個成功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影響很大,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是明智的——他們什麽都知道;這是萬能的-壹切。教師的衣著和禮儀、舉止等。,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人格健全的老師能在課堂上營造和諧溫馨的氛圍,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老師只能在課堂上營造緊張或嚇人的氣氛。

通過學習,我知道教師要善於自己的心理調節和保健,認識自己,看看自己的優缺點;學會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快樂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多種興趣愛好,陶冶情操。教師要時刻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激勵學生追求卓越。面對挫折和失敗,教師要當之無愧的堅強,學會反思,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教訓,確立新的奮鬥方向和人生目標。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積極健康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所以,教師要學會心理調節,要“知足常樂”,“換個角度看問題”,“改變自己的心理位置”,“合理發泄”,這是非常重要的。借用韓老師的壹句話,“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的容貌,但我們可以展示我們的微笑。我們不能做好每壹件事,但我們可以無怨無悔。"

總之,教書的目的是教書育人。為了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要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增強學生的人格魅力。我想這些都會是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會把學習中獲得的經驗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