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與此同時,購房人薇薇前往海口市金墾路壹家名為“海墾金湖1號”的樓盤查詢購房信息時,發現已出售的4套房屋並未登記在她或關聯方名下,薇薇要追回此前支付給中介的654.38+0萬元“指標費”或“茶水費”並不容易。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上述海口乃至海南的購房經歷並非孤例。在開發商、中介、購房者的商品房交易閉環中,海南樓市最近異常“活躍”,也暴露出不少市場問題。
7月16日,海南省住建廳、省委網信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通報海南近期房地產領域虛假網絡廣告專項治理情況。此前,海南也開展了兩個多月的市場專項整治,甚至省市住建部門聯合組成暗訪組,對當地樓市進行暗訪。
密集的“重拳”指向樓市。壹方面表明了地方職能部門對樓市嚴格監管的態度和決心,另壹方面也反映了市場亂象的存在。海南樓市近期“燥熱”的壹面,更需要有關方面提高警惕。
7月23日,住建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等部委,發布《關於持續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指出房地產市場多方面混亂,嚴厲整治房地產市場,給出了明確的房市監管“時間表”和“路線圖”。
通知強調,要著力整頓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房屋租賃和物業服務,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監管信息系統基本建立,部門抓* * *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眾投訴量明顯下降。
在重拳整治下,房地產市場秩序會明顯好轉。
跑在買房路上的人
海南頻頻對樓市出“重拳”,但仍有人頂風違規,“小動作”不斷(本報圖片)。去年畢業的女大學生幸福,最終選擇在海口定居工作。
這個踩在海南人才落戶政策節點上的“95後”女孩,和其他人才落戶者的想法壹樣,希望在海南擁有壹套屬於自己的房產。
當被問及心如買房的初衷時,記者毫不避諱地說:“身邊的人都在說找房子,找房子,買房。在這樣的氛圍下,我也很焦慮。我和父母商量後決定在海口買壹套房。”
今年5月,心如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找房子,還下載了北某找房APP。在平臺上找房子的同時,心如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很快就有房產中介聯系她,說要帶她去看房子。
在準備買房之前,心如對“住宅”、“商業”等專業術語不是很清楚。按照她最初的想法,就是買壹套普通的商品房。
5月22日,中介徐先生帶著心如在海口的幾個樓盤了解情況。最後海口濱江路某樓盤被銷售人員說服。這套2022年底交房的公寓房產,更接近她找房子的重要“參數”——交房日期越近越好。
5月23日,心如和中介徐先生再次來到上述樓盤。“銷售人員反復強調房源短缺。我匆匆交了5萬元定金,簽了認購。”辛茹告訴記者。
就在欣如支付定金的前11天,位於海口市金墾路的“海墾金湖1號”樓盤壹期2、4號樓舉行了搖號認籌活動,並通過網絡直播了搖號認籌的全過程。
這是海墾金湖壹號通過搖號確認的第二批客戶,也是海口為數不多的需要搖號的樓盤。由於該項目位於海口中心區,已取得預售資格的300多套房源吸引了數千人報名參加。
“我們也很驚訝。為什麽那麽多人蜂擁而至排隊買房?”該樓盤壹名女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銷售人員表示,沒有委托任何中介渠道商銷售,所有客戶都是自己上門。“500個買房人是從幾千人中選出來的,但即使最後籌到了,也不壹定能選到房,因為沒有房源。”
5萬元購房定金僵持。
據業內人士透露,海南樓市供應緊張只是在個別區域和樓盤(本報圖片)。5月25日,已經交了5萬元定金的欣茹再次帶著中介來到海口濱江路某樓盤交首付,並簽訂了正式的購房合同。
“我看了壹下購房合同,發現上面約定的交房時間是2023年5月,和之前樓盤銷售人員的說法不壹致。”鑫如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交定金之前,銷售人員說交房時間是2022年底。
工作人員對交房的意見不壹,讓欣茹在這個樓盤買房的意向打了折扣,也讓她產生了放棄在這個樓盤買房的想法。欣茹告訴記者,在交定金之前,她想買邊民戶的房子,銷售人員很肯定地說“邊民戶已經被搶了”;當新如的購買意願降低時,銷售人員也稱之為選邊房。
“前後矛盾的說法讓我對他們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想放棄買房。”辛茹告訴記者。此後,她要求開發商退還5萬元定金,但開發商拒絕退還。
記者也從該情況樓盤的銷售人員處了解到,鑫如的銷售人員表示,認購書上有明確約定,如果購房人單方面反悔,定金不予退還。至於交房時間,銷售人員表示,2022年底交房是指毛坯房,2023年5月交房是精裝房,購房人可以隨意選擇交房方式。
但心如認為,開發商的說法是偷換概念。“銷售人員沒有提到毛坯房和精裝房交房時間的區別。”
目前,雙方仍就這5萬元押金僵持不下。
委托他人買房被騙654.38+0萬元。
樓市是壹扇窗。是否健康有序,考驗著職能部門的管理水平和大智慧。中房報記者陳標/攝今年6月底,海口市金隅路附近的海曙金湖壹號項目售樓處,突然來了壹位中年婦女。這位名叫“薇薇”的購房者讓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去看她的房子。
根據魏巍提供的房源信息,銷售人員在企業內部銷售控制後臺查詢發現,魏巍所說的四套房源均顯示“已售”,房源並未登記在魏巍或其關聯人名下。
“我付了錢,請再幫我核對壹下。”薇薇從包裏拿出壹疊紙,不解地對營業員說。銷售人員反復詢問後確認,這4套房源並非魏薇本人或其關系人購買。
“妳可能被騙了。”銷售人員提醒。
魏偉提供了多份委托他人購買海墾金湖壹期2號樓房源的《收款協議》,協議詳細記載了購房門牌號、總房款及收取房款的銀行賬號。記者在其中壹份協議中看到,今年6月8日簽訂的協議受托人為海南某教育咨詢機構,但收款人為個人銀行賬戶。
魏巍等人為購買上述四套房,向受托人支付了654.38+0萬元“指標費”或“茶水費”。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7月6日,海墾金湖1號開發商再次在其微信官方賬號發布嚴正聲明。類似的說法,開發商已經通過其網絡平臺發布過多次(或張貼在售樓處)。
上述聲明的大致內容是,近期有壹些不明身份的中介或機構宣布,該項目4棟樓將入市,並已開始登記意向。為避免客戶上當受騙,聲明該住宅產品從未委托任何渠道商、房屋中介或個人銷售。請不要通過“內部關系渠道”、“團購指標”等所謂的“渠道”訂房。如果遇到財產損失,請立即報警。
在聲明中,開發商鄭重警告市場上不明身份的房產中介和經銷機構,立即刪除任何與項目有關的宣傳信息,違者將訴諸法律。
記者從海墾金湖壹號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他們已經收集了大量中介機構和個人擅自發布項目虛假推介信息的證據。"我們將通過適當的法律途徑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壹位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重拳下的海南樓市
海南樓市。中國住房報記者陳馬克/攝海南樓市亂象暗流湧動之下,政府相關部門也在出重拳。
7月5日,據當地媒體報道,犯罪嫌疑人娜、蔣某輝涉嫌詐騙壹案,已由海南陵水警方偵查終結,並移送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壹分院審查起訴。
據偵查機關介紹,自201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那以“工程按揭房”、“低價房”等名義,先後詐騙數十名購房者,金額達8000余萬元,涉及海口、三亞、陵水等地房產。
鑒於近期有購房者舉報,7月5日,海南省住建廳、海口市住建局組成聯合暗訪組,對海口多個項目存在的“不按規定公開售房、不向社會公開銷售、涉嫌捆綁車位、裝修加價銷售”等違規行為進行了暗訪。暗訪組在暗訪過程中也發現開發商確實存在相關違規行為。
今年3月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海南省2021年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面清理整頓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行為,嚴厲打擊規避限購政策、變相漲價、違規銷售等違法行為。樓市專項整治壹直持續到今年5月底。
7月16日,海南省住建廳、省委網信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通報了近期海南房地產領域虛假網絡廣告專項治理情況,強調要繼續重點打擊曲解限購政策、以“不限購”、“不限貸”等字眼誤導購房者的虛假網絡房地產廣告。
此次專項治理主要針對房地產中介服務主體、中介服務網站、移動應用和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進行全面排查。
業內人士:供應緊張只是房地產的壹部分。
密集出“重拳”整治樓市亂象,壹方面表明了地方職能部門對樓市嚴格監管的態度和決心,另壹方面也反映了海南樓市近期的活躍和客觀存在的市場違規行為。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海南省房地產協會已出臺兩項舉措,目的是發揮行業自律的引領作用,堅持“房住不炒”主基調,倡導房企和從業人員嚴格遵守現行限購政策,規範廣告行為等。,從而使當地的房地產市場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海口西海岸地區某大型地產項目的營銷經理總是告訴記者,壹開盤就找各種關系,壹開盤就要“得罪”壹大批人。
基於海南樓市近期的活躍表現,壹些“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中介機構和個人利用公眾號、朋友圈、微信群等媒體平臺,讓人們對買房感到緊張,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狂熱的“宣傳鼓動”下,購房者也開始焦慮起來。
記者在海南采訪時,不少購房者告訴記者,由於海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他們擔心未來“壹房難求”,或者擔心未來房價會遠遠超出購房者的預期,所以有盲目跟風的心態,什麽都能買,但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買。
海南省房地產業協會執行秘書長王璐告訴記者,部分地區普通商品房供應確實緊張,主要集中在海口主城區和三亞沿海地區。
“有很多激勵措施。”王璐認為,部分地區住房供應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點:壹是當地住宅用地供應嚴重不足;二是商品房價格管制,但土地供應成交價格高,房企拿預售證積極性不高;三是自由貿易港利好政策持續釋放,不斷推高市場對自由貿易港資產的看漲預期。
除上述因素外,外需持續旺盛:壹方面,海南傳統的島外購房需求較高,這源於楊康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訴求和度假需求。2020年,疫情催化釋放更多楊康置業需求;另壹方面,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讓海南再次成為全國企業和行業關註和投資的熱土,也帶動了新的自由貿易港人的置業需求。
另外,有些員工比較浮躁。無論營銷、渠道、媒體,都缺乏對“房住不炒”主基調的正確理解,壹味追求利潤和銷售焦慮,人為制造非理性短缺和預期上升。(本文心如、薇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