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者都提到,心理咨詢師的人格條件是做好心理咨詢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心理咨詢師應該具備的首要條件。心理咨詢師的人格是心理咨詢的支柱,是咨詢關系中最關鍵的因素。如果壹個心理咨詢師不具備幫助他人的人格條件,他的知識和技能就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還可能是有害的。
心理咨詢師只有廣泛的理論知識和咨詢技巧,而缺乏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品格,不能坦誠待人,不能贏得信任,缺乏對人際關系的敏感性,才能成為能工巧匠。
所謂人格,是指壹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是某種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能力等。
心理咨詢師應具備的人格條件包括:
1.相對心理健康
壹個心理咨詢師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客戶。心理咨詢師本身也是人,有很多欲望,比如想被愛,想被接納,想被認可,想被肯定,想有安全感。但他有能力在咨詢關系之外滿足這些欲望,從而保證自己能夠有效完成心理咨詢師這壹社會角色的任務,而不會造成角色緊張。
壹個心理咨詢師也和他的大部分來訪者生活在同壹個社會環境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問題和心理矛盾沖突,但他能保持壹種相對的心理平衡,把自己的心理矛盾沖突解決在咨詢關系之外,不至於因為個人問題幹擾到咨詢工作。
壹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應該是壹個熱愛生活,適應性好的快樂的人。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心理沖突狀態,無法平衡自己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咨詢的。
樂於助人
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詢關系中給予當事人溫暖,營造安全自由的氛圍,接受當事人的各種積極和消極情緒,進入當事人的內心世界。
“樂於助人”的條件說起來容易,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品質。壹個外科醫生,盡管手術技術高超,也能治好病人的外科疾病。但是他心理上不壹定願意幫助他的病人。那些只關心自己事情的人,那些孤僻、沈默寡言、缺乏熱情的人,也很難勝任心理咨詢工作。
3.強烈的責任感
耐心傾聽委托人的敘述,集中註意力,不要分心。讓客戶感到關心他們的困難。能夠真誠坦率地與客戶交談,讓他們願意透露自己內心的隱私和秘密,這是值得他們信任的。那些做事馬虎,不能專心工作的人,那些拖拖拉拉,不負責任,不能和客戶談心的人,是做不好心理咨詢的。
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和環境長期影響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不是僅僅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就能獲得的。所以從事心理咨詢的人,要想很好的勝任這份工作,就要考慮自己的性格條件。
二,知識條件的基礎
用必要的理論知識做好心理咨詢。心理咨詢不是靠美好的願望、熱情和常識去安慰、勸導處於困境中的當事人或鼓勵心理病人與疾病作鬥爭。有時,廉價的舒適會引起客戶的不理解、厭惡和抵制。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的工作,所以要用助人為樂的科學知識來幫助當事人,讓他們知道困擾他們的真正原因,糾正或放棄不適應的行為,讓他們心理成熟。
心理咨詢師必須具備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精神衛生學、異常心理學、心理測量學、臨床心理學等基礎理論知識。,並掌握心理幫助技巧、家庭治療、行為矯正方法、音樂治療、認知治療等咨詢治療方法和技巧。
只有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客戶的困難是如何形成的?矛盾沖突的根源在哪裏?他們心理癥狀的真正含義是什麽?用什麽防禦措施來處理內心沖突?然後再談協助當事人分析問題,引導當事人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三、技能條件
心理咨詢師要善於幫助別人。包括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當事人的相關信息,如令其困惑的情境或事件,癥狀出現的時間及其發展變化等。如何及時機智地提問?如何發現當事人無意識的掩飾和反抗?如何引導他們逐漸明白自己內心的癥結所在;如何設計壹些相應的方法來糾正壹些不良行為,尤其是對神經癥兒童;如何及時向客戶解釋壹些事情,解釋什麽,等等。
心理咨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習的。除了向書本學習,更重要的是向客戶學習,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