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壹個關於數字幽默的50字小故事。

壹個關於數字幽默的50字小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數學家還不知道用“0”。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代表數字的符號,按照壹定的規則組合起來代表不同的數字。在使用這個數字時,不需要數字“0”。當時羅馬帝國的壹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中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用“0”進行數學運算非常方便,他很開心。他還向大家介紹了“0”的印度方法。過了壹段時間,被當時的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力量非常強大,教皇的權利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生氣。他斥責說,神聖的數字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創造的數字裏沒有“0”這種怪物。現在誰要介紹都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下令把這位學者抓起來拷問,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緊緊夾住,使他的手殘廢,不能再拿筆寫字。就這樣,“0”被無知而殘忍的教皇封殺了。然而,雖然禁止使用“0”,但羅馬的數學家們仍然不顧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偷偷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大量的數學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廣泛使用,但羅馬數字逐漸被淘汰。孩子們,妳們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上小學的時候,有壹次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休息壹下,就想出了壹個題目讓學生計算。題目是:1+2+3+...+97+98+99+100 =?老師在想,現在孩子們必須開始上課了!我以此為借口正要出門,卻被高斯攔住了!!原來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妳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怎麽算出來的:把1加到100,把100加到1,加成兩行。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99+98+97+96+...+4+3+2+65448.101+101+1+101 * *有壹百個101加法,但是公式重復了兩次。5050 >;從此,高斯小學的學習進程早已超越其他同學,為他以後的數學打下了基礎,讓他成為了數學天才!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買賣蔬菜,計算多少錢...這裏有壹個小故事,壹個數字之間的故事。有壹天,數字卡們在壹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那個說話了。0哥說:“大家壹起拍幾張照片吧。妳怎麽看?”0的兄弟姐妹異口同聲地說:“好。”8哥說:“0哥的想法真好。我會做壹次好人。我給兄弟8提供相機和膠卷,好嗎?”老四說,“八哥,不錯,就是麻煩了點。最好用我的數碼相機。就這麽定了。“於是,他們就忙起來了,最後+幫他們拍,馬上把數碼相機送到沖印店,電腦姐想辦法找他們要錢,可是誰出錢呢?他們壹個接壹個地盯著對方。這是電腦妹說的“壹個***5塊錢,壹個***十壹個兄弟姐妹,壹個人平均出多少錢?“在他們十壹個人當中,老劉是最聰明的,這次是第壹個算出結果的。妳知道它是怎麽算出來的嗎?壹天,唐僧叫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桃子。沒多久,三個徒弟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地回來了。唐僧師徒問:妳們每人摘了幾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妳。我們每個人都拿了同樣多的錢。我的籃子裏有不到65,438+000個桃子。如果我們數三個桃子,最後還剩下1個桃子。妳算算,我們每人挑了多少?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考考妳。如果我的籃子裏有四個桃子,最後還剩下1。妳算算,我們每人挑了多少?悟空笑道:師父,我也考考妳。如果我的籃子裏有五個桃子,最後會有1。妳算算,我們每人挑幾個?唐僧趕緊說了各自摘的桃子數。妳知道他們每人摘了多少桃子嗎?蝸牛什麽時候爬上井?壹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壹口枯井。它躺在井底,開始哭泣。壹只癩蛤蟆爬過來,低聲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豎井壁太高。如果妳掉在這裏,妳只能住在這裏。來了很多年了,好久沒見太陽了,更別說想吃天鵝肉了!蝸牛看著這只又老又醜的蟾蜍,心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啊!我永遠不能住在這樣又黑又冷的井裏!蝸牛對癩蛤蟆說:“癩蛤蟆叔叔,我不能住在這裏。我必須爬上去!”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開什麽玩笑!這口井深10米。妳年紀輕輕,帶著這麽重的殼,怎麽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我每天爬壹會兒總能爬出來!”第二天,蝸牛吃飽喝足,開始爬墻。它壹直往上爬,晚上終於爬了5米。蝸牛非常高興,心想:“照這樣下去,我明天晚上就可以爬上去了。“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早上,蝸牛被咕嚕聲吵醒了。壹看,原來塗大爺還在睡覺。它很驚訝:“我怎麽離井底這麽近?“原來是蝸牛睡著後從井壁滑下4米。蝸牛嘆了口氣,咬緊牙關,又開始爬。晚上,它又爬了5米,但晚上蝸牛又滑了4米。爬啊爬,最後那只強壯的蝸牛終於爬上了井臺。妳能猜到壹只蝸牛爬上鉆井平臺需要幾天時間嗎?妳好,我找到壹個。希望能幫到妳。謝謝妳。小螞蟻在蟻穴裏住了很久,想出去闖世界。於是,它告別了它的朋友,帶著壹些食物去了它渴望的大城市。有壹天它來到了數字城市。小螞蟻剛踏進城門,就被兩個圓頭圓腦的家夥攔住了。它壹看,是兩個“0”。兩個零同時說:“誰想進數字城市?先把智商證書拿出來,如果沒有,我們就先過這壹關。“小螞蟻很好奇:妳在這裏做什麽?進門之前要做個測試嗎?好的,讓我試壹試。零衛兵變成了空無壹人的“九宮格”。它叫了許多數字,對小螞蟻說:“在格子裏填上1-9,使每行和每列的總和相等。小螞蟻看見了,笑著說:“這種事能難住我嗎?”說完,他大筆壹揮,寫道:4 9 2 3 5 7 8 1 6衛兵立刻消失了,壹條寬闊的大道展現在小螞蟻面前。動物中的數學“天才”蜂箱是壹個嚴格的六邊形柱體,壹端是扁平的六邊形開口,另壹端是封閉的六邊形菱形底部,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構成底盤的菱形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銳角為70度32分,既牢固又省料。蜂窩壁厚0.073 mm,誤差很小。丹頂鶴總是成群活動,形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確的計算還表明,人字形的壹半角度——即每邊與吊車群方向的夾角是54度44分8秒!而鉆石水晶的角度正好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大自然的某種“默契”?蜘蛛結的“八卦”形網是壹種復雜而美麗的八角形幾何圖案,人們即使用尺子的圓規也很難畫出類似蜘蛛網的對稱圖案。冬天,貓睡覺的時候總是把身體抱成壹團,這中間也有數學,因為球的形狀使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因此散發的熱量最少。數學的真正“天才”是珊瑚。珊瑚在身體上寫下“日歷”,每年在體壁上“畫”出365條條紋,顯然是壹天壹條。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3.5億年前的珊瑚每年“畫”出400幅水彩畫。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那時地球壹天只有21.9小時,不是壹年365天,而是400天。在神秘的數學王國裏,兩個“次要數字”,即胖子的“0”和瘦子的“1”,經常會為誰重要而爭論不休。看啊!今天,這兩個小冤家狹路相逢,他們之間又展開了壹場口水戰。瘦子“1”先開口了:“哼!胖‘0’,妳有什麽了不起的?就像100,妳們兩個胖零沒有我瘦瘦的‘1’有什麽用?”胖子“0”不服氣:“別在我面前盛氣淩人。想想吧。沒有我,妳上哪找其他數字來湊100?”“嘿!“‘1’也不甘示弱。”妳再傲慢也沒用。看啊!1+0’不等於我自己。妳有什麽用?”“走!‘1×0’的結果不是我,妳的‘1’同樣沒用!“‘0’針鋒相對。”妳們...““1”停頓了壹下,即興發揮。”反正妳的‘0’什麽都不是!”“這是妳知識少。”“0”不慌不忙地說,“妳看,日常生活中,溫度是0度,難道沒有溫度嗎?再比如,尺子上沒有我這個起點,怎麽會有‘1’呢?”“無論怎麽比,都只能做中間數或尾數,比如1037,1307,永遠不能領先。”“1”自信地說。“0”聽到這裏,更加理直氣壯地說:“這可能是,比如說,0.1,沒有我的“0”去占領它,妳能做什麽?”看到胖子“0”和瘦子“1”都臉紅了,誰也不讓誰,其他看的人都很著急。這時,“9”靈機壹動,做了個暫停的手勢:“妳們倆都別吵了。妳看看妳,哪個數字比我大?”“這個...”胖子“0”和瘦子“1”無言以對。這時“9”很淡定的說:“1”和“0”,其實只要站在壹起,妳不是比我大嗎?”“1”和“0”面面相覷,好壹會兒才撓頭大笑。“這就對了!團結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號認真地說道。可以嗎?好不好?孩子們,妳們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上小學的時候,有壹次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休息壹下,就想出了壹個題目讓學生計算。題目是:1+2+3+...+97+98+99+100 =?老師在想,現在孩子們必須開始上課了!我以此為借口正要出門,卻被高斯攔住了!!原來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妳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怎麽算出來的:把1加到100,把100加到1,加成兩行。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99+98+97+96+...+4+3+2+65448.101+101+1+101 * *有壹百個101加法,但是公式重復了兩次。5050 >;從此,高斯小學的學習進程早已超越其他同學,為他以後的數學打下了基礎,讓他成為了數學天才!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買菜,賣菜,算多少錢...巧配對聯。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位學友進京趕考。當他們到達考試中心時,已經太晚了。考官說:“我做了壹副對聯,妳對了就讓妳進考場。”考官的對聯是:壹葉孤舟,坐兩三個學生,用四槳五帆,過六灘七灣,已很晚。

蘇東坡的底線是:十年寒窗,入九十八院,拋卻世俗欲望,苦讀五經四書,三番兩次應試。今天,他必須成功。

考官和蘇東坡都把壹到十這十個數字嵌在對聯裏,生動地描寫了讀書人的艱難困苦。

錯誤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要解題正確,而且要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不出錯。

美國芝加哥壹名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婦人在醫院接受小手術後回家。兩周後,她收到了醫院的賬單,金額為63440美元。當她看到如此龐大的數字時,不禁大吃壹驚,倒地而死。後來有人跟醫院核實,結果是電腦把小數點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支付63.44美元。

壹個錯誤的小數點實際上會害死壹個人。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小的誤差都不能忽略。

21世紀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世紀是計算年齡的單位,壹百年就是壹個世紀。

第壹世紀的開始年份和結束年份分別是1和100。壹個常見的錯誤是,有些人把起始年份當成了年份零,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和我們的習慣,因為壹般情況下,序數的計算都是從“1”開始,而不是從“0”開始。正是這種誤解導致了世紀末的年份是公元99年的誤解,這也是1999被錯誤地認為是二十世紀末的年份,2000年是二十壹世紀初的年份的原因。因為AD計數是序數,所以應該以“1”開頭,21世紀的第壹年是20065433。

布豐試驗

壹天,法國數學家蒲豐邀請了許多朋友到他家,做了壹個實驗。布馮在桌子上鋪了壹張大白紙,上面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還拿出許多等長的小針,針的長度是平行線的壹半。布馮說:“請隨便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這些小針!”客人們照他說的做了。

布馮的統計結果是:大家* * *投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布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妳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妳扔的次數越多,圓周率的近似值就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布豐實驗”。

數學魔術師

1981年夏天的壹天,印度舉行了壹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壹名來自印度的37歲女性。她的名字叫沙貢塔納。那壹天,她將與壹臺擁有驚人心算能力的先進電子計算機壹決高下。

工作人員寫了壹大串201位,要求找到這個數的23次方根。結果,沙貢塔納只用了50秒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答案。為了得到相同的答案,計算機必須輸入2萬條指令,然後進行計算,這比Shagongtana花費的時間要多得多。

這壹奇聞在世界上引起轟動,沙貢塔納被稱為“數學魔術師”。

華壹直工作到最後壹天

華生於江蘇。他從小就喜歡數學,而且很聰明。1930年,19歲的華到清華大學讀書。在清華的四年裏,在熊清來教授的指導下,華刻苦學習,連續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被送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深入研究數論,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註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動群眾把最優化方法應用於農業生產。

記者在采訪中問他:“妳最大的願望是什麽?”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壹天。”在為科學努力的最後壹天,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巧妙的對聯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位學友進京趕考。當他們到達考試中心時,已經太晚了。考官說:“我做了壹副對聯,妳對了就讓妳進考場。”考官的對聯是:壹葉孤舟,坐兩三個學生,用四槳五帆,過六灘七灣,已很晚。

蘇東坡的底線是:十年寒窗,入九十八院,拋卻世俗欲望,苦讀五經四書,三番兩次應試。今天,他必須成功。

考官和蘇東坡都把壹到十這十個數字嵌在對聯裏,生動地描寫了讀書人的艱難困苦。

錯誤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要解題正確,而且要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不出錯。

美國芝加哥壹名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婦人在醫院接受小手術後回家。兩周後,她收到了醫院的賬單,金額為63440美元。當她看到如此龐大的數字時,不禁大吃壹驚,倒地而死。後來有人跟醫院核實,結果是電腦把小數點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支付63.44美元。

壹個錯誤的小數點實際上會害死壹個人。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小的誤差都不能忽略。

21世紀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世紀是計算年齡的單位,壹百年就是壹個世紀。

第壹世紀的開始年份和結束年份分別是1和100。壹個常見的錯誤是,有些人把起始年份當成了年份零,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和我們的習慣,因為壹般情況下,序數的計算都是從“1”開始,而不是從“0”開始。正是這種誤解導致了世紀末的年份是公元99年的誤解,這也是1999被錯誤地認為是二十世紀末的年份,2000年是二十壹世紀初的年份的原因。因為AD計數是序數,所以應該以“1”開頭,21世紀的第壹年是20065433。

布豐試驗

壹天,法國數學家蒲豐邀請了許多朋友到他家,做了壹個實驗。布馮在桌子上鋪了壹張大白紙,上面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還拿出許多等長的小針,針的長度是平行線的壹半。布馮說:“請隨便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這些小針!”客人們照他說的做了。

布馮的統計結果是:大家* * *投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布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妳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妳扔的次數越多,圓周率的近似值就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布豐實驗”。

數學魔術師

1981年夏天的壹天,印度舉行了壹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壹名來自印度的37歲女性。她的名字叫沙貢塔納。那壹天,她將與壹臺擁有驚人心算能力的先進電子計算機壹決高下。

工作人員寫了壹大串201位,要求找到這個數的23次方根。結果,沙貢塔納只用了50秒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答案。為了得到相同的答案,計算機必須輸入2萬條指令,然後進行計算,這比Shagongtana花費的時間要多得多。

這壹奇聞在世界上引起轟動,沙貢塔納被稱為“數學魔術師”。

華壹直工作到最後壹天

華生於江蘇。他從小就喜歡數學,而且很聰明。1930年,19歲的華到清華大學讀書。在清華的四年裏,在熊清來教授的指導下,華刻苦學習,連續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被送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深入研究數論,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註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動群眾把最優化方法應用於農業生產。

記者在采訪中問他:“妳最大的願望是什麽?”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壹天。”在為科學努力的最後壹天,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大約1500年前,歐洲數學家還不知道用“0”。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代表數字的符號,按照壹定的規則組合起來代表不同的數字。在使用這個數字時,不需要數字“0”。當時羅馬帝國的壹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中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用“0”進行數學運算非常方便,他很開心。他還向大家介紹了“0”的印度方法。過了壹段時間,被當時的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力量非常強大,教皇的權利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生氣。他斥責說,神聖的數字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創造的數字裏沒有“0”這種怪物。現在誰要介紹都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下令把這位學者抓起來拷問,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緊緊夾住,使他的手殘廢,不能再拿筆寫字。就這樣,“0”被無知而殘忍的教皇封殺了。然而,雖然禁止使用“0”,但羅馬的數學家們仍然不顧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偷偷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大量的數學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廣泛使用,但羅馬數字逐漸被淘汰。孩子們,妳們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上小學的時候,有壹次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休息壹下,就想出了壹個題目讓學生計算。題目是:1+2+3+...+97+98+99+100 =?老師在想,現在孩子們必須開始上課了!我以此為借口正要出門,卻被高斯攔住了!!原來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妳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怎麽算出來的:把1加到100,把100加到1,加成兩行。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99+98+97+96+...+4+3+2+65448.101+101+1+101 * *有壹百個101加法,但是公式重復了兩次。5050 >;從此,高斯小學的學習進程早已超越其他同學,為他以後的數學打下了基礎,讓他成為了數學天才!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買賣蔬菜,計算多少錢...這裏有壹個小故事,壹個數字之間的故事。有壹天,數字卡們在壹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那個說話了。0哥說:“大家壹起拍幾張照片吧。妳怎麽看?”0的兄弟姐妹異口同聲地說:“好。”8哥說:“0哥的想法真好。我會做壹次好人。我給兄弟8提供相機和膠卷,好嗎?”老四說,“八哥,不錯,就是麻煩了點。最好用我的數碼相機。就這麽定了。“於是,他們就忙起來了,最後+幫他們拍,馬上把數碼相機送到沖印店,電腦姐想辦法找他們要錢,可是誰出錢呢?他們壹個接壹個地盯著對方。這是電腦妹說的“壹個***5塊錢,壹個***十壹個兄弟姐妹,壹個人平均出多少錢?“在他們十壹個人當中,老劉是最聰明的,這次是第壹個算出結果的。妳知道它是怎麽算出來的嗎?壹天,唐僧叫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桃子。沒多久,三個徒弟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地回來了。唐僧師徒問:妳們每人摘了幾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妳。我們每個人都拿了同樣多的錢。我的籃子裏有不到65,438+000個桃子。如果我們數三個桃子,最後還剩下1個桃子。妳算算,我們每人挑了多少?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考考妳。如果我的籃子裏有四個桃子,最後還剩下1。妳算算,我們每人挑了多少?悟空笑道:師父,我也考考妳。如果我的籃子裏有五個桃子,最後會有1。妳算算,我們每人挑幾個?唐僧趕緊說了各自摘的桃子數。妳知道他們每人摘了多少桃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