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來說,想進名校,提前面試是必須要過的壹道門檻。今天百科老師就帶妳看看提前面試的申請材料上有哪些需要妳註意的“大坑”。不要踩~
內容欺詐問題
有的同學怕過不去,選擇內容造假,這是申請材料中最忌諱的事情!高校的評委大多有多年的材料評審經驗,早就練就了壹雙批判的眼睛。很有可能妳的壹些小聰明會被識破,直接導致妳申請的失敗,為妳以後的申請增加難度。
同樣,為了隱藏自己的弱點,故意隱瞞壹些信息,使得申請材料中的信息不完整,會讓評委感到困惑,影響考官對妳材料的評價。
學校看重的是壹個考生的綜合素質。想要拿出壹份滿意的申請材料,下面要多做準備。可以參考優秀的申請材料或者結合MBA面試導師的意見,客觀描述自己的不足,同時輔之以其他優勢。
申請材料是老師對壹個學生的第壹印象。當妳展示自己或者寫申請作文的時候,如果只是羅列壹些項目或者壹些眾所周知的事情,是沒有說服力的,也會讓老師認為妳的立場不夠明確。
要知道,招生委員會的老師每天都會看很多資料,而這些資料80%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所以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要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最好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在挖掘素材的時候,聰明的學生應該多問問自己為什麽。在列舉項目時,盡量用星形法則做陳述,從情境、任務、行動、結果四個方面展開,多維度展現妳與工作相關的具體信息和能力。
同時,妳要表現出妳的深層思考能力。比如,作為壹家傳統企業的互聯網部門經理,妳給部門帶來了哪些改變?妳在品牌推廣方面有哪些突破?與業內同等實力的公司對標,妳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麽?這些都要深思熟慮,精心打磨成文字。
推薦信中的語言
推薦信是申請材料中唯壹能提供他人客觀描述的。它與其他材料壹起,塑造了申請人的全面而立體的形象。
遺憾的是,由於中國教育提倡的寫作習慣,相當壹部分推薦信都是用非常空洞的形容詞堆砌而成,基本上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優點:工作努力,溝通能力好,組織協調能力強,責任心和上進心強,學習能力強等等。這些都是很假很虛的東西。
壹封好的推薦信,強調的是對事情的描述和對細節的把握。推薦信壹定要描述事情的全貌,寫出從中得到的啟發,而不是只強調申請人有多好多優秀。
總之,寫優點的時候,最好重點突出,不要寫太多,只寫特別突出的;用具體的例子來支持妳的觀點。比如妳的推薦人說妳很努力,妳可以用業余時間刻苦自學過的東西舉例說明,更有說服力。
把自己看得太重,不認真準備材料。
在前期的面試中,我們確實遇到了壹些簡歷很優秀的同學。因為過於自信,忽略了申請材料的準備,導致申請不成功。
再好的背景,如果不能在申請材料中完整清晰的表達出來,那和it就沒什麽區別了。
另外,過於簡單的申請材料也會讓評委誤以為考生不重視這份申請。正確的心態應該是謙虛謹慎,發揮自己的優勢!
妳是個嚴重的拖延者,不到最後都不準備材料。
拖延癥可以說是當代人的普遍癥狀之壹。但是既然決定要考MBA,就要做好計劃,不能以工作忙,事情多為由拖延。
申請材料壹定要盡快寫好,多留些時間修改。就像壹架好鋼琴。它必須通過壹個輝煌的調音師,並仔細調整多次,才能產生最美麗的聲音。
商學院申請論文壹般都有字數限制。內容這麽多,字數這麽少,如何讓每壹句話都說到點子上,讓每壹個字都發揮應有的作用,還是要花壹番心思的。
往往第壹次完成草稿,當時覺得很完美,但壹周後看完,覺得寫的很膚淺。
其實寫作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那些論文的題目讓作者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自己的性格特點。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可以走得更深,寫出來的申請材料質量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