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內部審計在改制企業的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內部審計在改制企業的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福建電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業公司)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福建省電信公司共同組建。自2001起,集團下屬工程、設計、科研、設備等單位吸收職工和多種經營公司入股,由國有企業變更為國有控股公司。

改革後,國有企業原有的產權制度發生了變化。工業公司的投資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消失了,與子公司的關系從原來的國企上下級關系變成了資源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母公司作為投資者參與子公司的利潤分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年度會計報表必須經過外部審計。在這種情況下,是應該淡化集團公司內部審計職能,還是幹脆取消集團內部審計,代之以社會審計?兩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改制企業內部審計是求真務實、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相互聯系,各司其職,在改制企業的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壹,內部審計是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公司的內部審計制度是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壹個重要方面。根據審計署對內部審計的定義,內部審計是對部門和單位實施內部監督,依法檢查會計賬目和相關資產,真實、合法、有效地監督財務收支和財務收支的活動。公司內部審計的核心是審查公司經營活動及其反映經營活動結果的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和效率性。2004年8月,國務院國資委以8號令的形式頒布了《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國有控股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按照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的要求,在董事會下設立獨立審計委員會。企業審計委員會成員應當由熟悉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專業知識並具備相應業務能力的董事組成,其中董事長應當為外部董事。《辦法》規定了企業審計委員會應當履行的主要職責,規定了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工作程序和要求。國資委8號令的頒布為國有控股企業內部審計提供了新的法律保障。

現代內部審計的職能已經從發現錯誤和防止舞弊發展到增值服務。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新定義是“內部審計是壹項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是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作。它通過系統化和標準化的方法評估和提高風險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幫助本組織實現其目標”。由於內部審計人員熟悉企業的經營環境,了解企業的經濟活動和過程,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充分發揮強大的監督職能,檢查改制子公司的管理控制效果,驗證改制子公司的管理層和財務負責人是否有效履行委托的經濟責任職能,評價各子公司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評價集團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運行是否良好。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大大增強集團對重組子公司的約束力,確保集團整體利益的實現,並通過事前預測、階段性監督檢查和事後審計調查,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必要的決策信息。還有很重要的壹點。雖然內部審計不是為了檢查舞弊而設計的,內部審計師也不能保證發現所有的舞弊,但內部審計在預防、檢查和報告舞弊方面比社會審計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很容易發現企業中的舞弊跡象。內部審計機構的存在可以使企業各部門增強隨時接受審計監督的約束意識。正如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論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壹文中明確指出的:“從性質上看,內部審計是管理權力的延伸,是組織的內部管理活動,是代表管理權力的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機構在加強管理、提高效率和為妳的部門和單位建立良好秩序方面發揮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內部審計的主要目標。”

近年來,隨著電信主業產業分離、員工持股改革和多公司清算的進程,產業集團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新的控制鏈仍在建立和完善中。母公司需要有效監督子公司對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每個子公司也需要向母公司證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資源。在“管理真空”風險下,集團內部審計控制是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有效防線,是促進子公司加強管理、提高效率、防範風險的重要手段。企業改制時,內部審計要從源頭介入,監督企業清產核資過程,審核社會中介機構的資產評估報告,全面核實國有權益。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內部審計要特別註意發現經營管理中領導關註的難點、熱點和問題,對重要環節和過程進行審計調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並提出合理建議,為企業價值增值服務。實業集團內部審計兩年的工作實踐也證明了這壹點。

1.企業關閉兼並期間子公司重組及管理層的內部審計與監督。

集團內部審計成立後,於2001年度組織了對子公司改制的專項審計調查。我們審查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審查改制企業的實物資產賬目是否壹致,審查待處理的不良資產金額和財產損失金額是否正確;核實債權債務真實性,調整往來賬戶實質性收入和費用的損益,特別關註或有事項,如收入是否遞延,成本是否提前列支,虛列的成本支出是否壓低企業凈資產,虛列的負債是否沖減凈資產等。在充分核定企業資產負債的基礎上,確認改制時改制企業凈資產的數額和構成,摸清潛在利潤、潛在虧損和其他遺留的經濟問題。通過審計已追回3200多萬元,其他相關成本費用也正在委托中介機構進行最終審計確認。在多種經營公司清理和國有收購過程中,集團領導安排了內部審計來源的介入,認真審核中介機構的資產評估報告,提出審計意見並與中介機構和被評估單位做好溝通,在清理過程中註意及時維護國企、職工等出資人的權益。

由於人員分流等原因,整合期間往往由壹個人負責不相容的崗位,容易出現工作失誤甚至舞弊。我們在審計中發現,個別公司停止經營期間,往來賬目結轉混亂,余額明細表錯漏百出,部分收入入賬不正確,個別財產去向不明。當另壹家子公司因嚴重虧損而面臨轉型整合時,集團領導及時安排內部審計人員參與轉型整合工作組,配合企業做好資產、負債、損益的清理工作,幫助企業摸清真實財務狀況,保管好資產安全,提前防範資產損失漏洞,維護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

2.改制後企業管理中的內部審計服務。

針對實業集團部分子公司所得稅成本較高,個別單位實際所得率高達52%,甚至稅前盈利、稅後虧損的情況,內部審計組織對集團總部及其子公司(分公司)18單位的納稅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在認真審計的基礎上,指出了集團總部及子公司稅務工作中存在的所得稅申報不準確、稅收優惠政策適用不充分、工效掛鉤未報批導致應納稅所得額增加等問題,並提出了解決辦法,建議各子公司做好稅收籌劃,提高企業稅後財務收入。通過申報總公司管理費、申請工資稅前列支等方式合法節約資金近千萬元,審計服務增值效益明顯。我們還檢查了壹家子公司報表中利潤指標的異常變化,發現收入成本的確認與企業實際經濟情況存在差異,財務賬面利潤數字與公司經營活動形成的損益情況不壹致,要求企業正確處理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差異,正確劃分建造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針對公司較為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企業成本全過程全方位管理意見,幫助企業挖掘潛力,精細管理。

3.嘗試進行內部控制系統審查。

今年針對下屬酒店普遍盈利能力較差的情況,結合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推進,嘗試對下屬酒店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和評價。針對多家酒店收入控制閉環管理,收入審核、出納崗位等不相容崗位未適當分離,客房用品、廚房原材料采購成本高的情況,嘗試通過內控評審,引導企業建立內控制度,設置控制點,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將通過有效的內部審計,在改善內部控制系統和降低運營成本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