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量和產品種類同步增加。
自1992起,北京市建委對進入本市建築工程市場的防水材料實行許可管理,北京防水材料進入規範管理階段。當時生產廠家有20多家,北京奧克蘭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引進的德國防水卷材生產線被視為民族防水企業的壹面旗幟。其他企業生產規模、技術和裝備水平落後。產品以石油瀝青紙胎油氈為主,品種單壹,技術水平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防水材料的市場管理已經從認證管理到許可管理再到備案管理。北京的防水企業從第壹批的20家左右發展到現在註冊的154家,北京的外企也從20家左右發展到150多家。企業從最初的壹家發展到百家爭鳴。
北京的開復工面積從1992年的不到2000萬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20多萬平方米。這壹誘人的市場使得壹些企業花費巨資來改進他們的生產設備。目前北京有10多條國產改性瀝青生產線,產能已經超過當年從奧克蘭引進的生產線。生產設備也從單壹功能發展到多功能壹體化,不僅可以生產各種類型胎基的改性瀝青卷材,還可以生產自粘、瓷磚防水材料。北京防水材料生產企業的裝備水平上了壹個新臺階。產品的性能也在不斷提高。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最高耐低溫性能在1994之前為-10℃。1994後,頒發了JC/T559-94塑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JC/T560-94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指標提高到。2000年發布了GB18242-2000《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GB18243-2000《塑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標準,指標進壹步與國際接軌,達到-18℃,從技術指標上突出了產品耐久性。聚氨酯防水塗料由0992前的1.0MPa強度和200%伸長率調整為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塗料》中規定的1.90 ~ 2.45 MPa強度和450% ~ 550%伸長率。聚氨酯防水塗料已經從單壹的焦油型雙組分發展到單組分聚氨酯防水塗料、雙組分彩色、非焦油型等。,並按功能分為不同品種、不同功能的產品體系,如平面、立面、濕基施工、外露施工等。近年來,開發了易於機械化、可手工刮塗的聚脲酯高性能防水塗料,產品種類日益增多。
新型防水材料已成為北京防水材料市場的主流。巨大的市場需求,廣泛的對外交流,各種政策管理,北京防水材料在產量和規模上都處於中國防水行業的領先水平。北京市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企業56家,其中年生產能力500萬平方米以上的企業10家,占企業總數的17.8%,年生產能力200萬至500萬平方米的企業占75%,年生產能力200萬平方米以下的企業占10%。2003年改性瀝青產量8000多萬方,占全國產量的1/4,總產能超過2億方。北京註冊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企業有18家。2003年產能達到500多萬平方米,產能超過10萬平方米。本市已備案聚氨酯防水塗料的企業有37家,2003年生產能力達8000多噸。各類剛性防水材料產量8000多噸。其產品不僅滿足本市工程需要,還有近20%的產品銷往各地,部分產品出口國外。
兩個問題制約發展。
北京寬松的外部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誘人的市場需求,使北京防水行業的發展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首先,北京擁有先進的科技資源。目前國內防水材料技術很大壹部分來自北京,比如SBS改性瀝青技術。當時,北京建工學院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並成功推廣了國產原材料。單組分聚氨酯由北京建築材料科學研究所研發並獲得專利,矽橡膠防水塗料由北京科技學院研發。
其次,北京是國內防水卷材設備設計制造最先進的地區。北京建築材料工業設計院經過近10年的研究設計,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總結了國內生產線的生產經驗。目前已設計了十幾條大型的國內先進生產線,為國產產品滿足國外產品提供了條件。北京耐博基礎有限公司在自粘防水卷材生產線的設計和制造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雖然北京的防水材料生產和應用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壹定差距,行業自身發展也存在壹些不足。
(壹)從企業自身來看
1.防水材料企業缺乏技術人才已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技術人才不僅包括生產技術人才、開發技術人才,還包括施工技術人才。企業的生產施工大多是農民工,邊幹邊學,以不變應萬變,無形中為工程埋下了質量隱患。
2.企業管理不到位,生產過程管控不嚴。生產人員對整個生產過程了解不深,對生產中的關鍵點控制不到位,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
3.企業對檢測工作不重視,部分實驗室形同虛設,部分實驗室檢測能力不足,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質量控制不到位。
4.企業普遍對產品的環保性能認識不足,國產原料對環保指標要求不嚴,進口原料價格昂貴,導致產品環保指標不理想。
5.企業法律意識不強,不懂法是常事。他們無法用法律保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已經觸犯了法律。
6.企業產品包裝標簽混亂。2004年第壹季度,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了34種防水材料產品,其中只有9種產品符合標準要求,合格率不足30%。企業產品包裝標簽不規範的原因有兩個。壹個是有的企業確實不了解,壹個是有的企業明知故犯,產品規格型號標註不全,產品執行標準標註不明確(。
(二)來自外部環境。
1.建築防水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防水市場不規範是眾所周知的,如無序競爭、層層轉包、層層剝離、背離施工定額和優質優價原則等。主要原因是目前有關防水工程的政策法規不健全,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建立健全防水工程質量法,加強市場監管,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
2.防水工程的設計和材料的使用都不同程度地與實際情況脫節。
目前建築工程的設計普遍不重視防水。設計人員對防水材料的應用、工程的實際情況、防水材料的標準和施工規範不太了解,導致設計與實際脫節。另外,壹些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限制了材料的選用,工程質量保證從何說起。
3.各個行業都在競相制定標準,防水材料標準多且不壹致,給假冒偽劣產品留下了可乘之機。
現在除了建材行業,紡織、化工行業也在制定標準。行業之間的差異使得標準指標側重點不同,導致標準混亂,標準之間缺乏銜接,自然阻礙了新型防水材料的健康發展。比如止水帶產品有國家標準GB18173.3-2002和行業標準JG/T141-2001,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差異很大,施工現場和企業的應用標準存在很大的混亂。
4.應用技術嚴重落後。
在發達國家,防水材料的施工機械化程度很高,施工體系也比較完備。而在國內,目前施工方法單壹,防水系統配套差,施工機具缺乏,基本處於人工操作狀態,部分防水應用技術體系尚未形成,使得防水作業無章可循。另外,施工人員素質不高,工程質量難以保證。
5.市場不規範的競爭使得劣質產品充斥防水材料市場。
我國建築防水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多,操作不規範。企業單打獨鬥,缺乏規模和技術優勢,市場競爭停留在價格競爭,以劣質產品獲取價格優勢,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擬采取的措施和建議
1.政府部門要共同規範防水材料市場,建立健全防水工程質量法律法規,加強防水工程質量管理,落實防水工程質量保證責任制,實行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
2.促進防水材料生產企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提升其市場綜合競爭力。
北京目前有200多家防水材料生產企業,多而弱,競爭分散,嚴重制約了新型防水材料的發展和與國外企業的競爭力。企業規模化、專業化勢在必行。
3.鼓勵防水建築應用技術研究,推廣機械化施工技術。機械化施工壹方面可以降低工人的施工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另壹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總之,實行機械化施工是文明、進步和國際接軌的表現。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