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在睡眠昏迷中,甚至在靜止狀態下,它都發揮著作用。本文討論五種夢。
1.做夢者:如果心智特殊化,意思粘在人事和物欲上,睡覺時就會出現夢。但只能影射事物,或單指夢境,結合身體疾病、過往經歷等。,形成壹個夢。最明顯的例子,比如男女相思病,容易做夢。這壹切都是壹場夢。
二、夢者:也接近思考,但記憶和思考的作用不同。思想者,意識起著思想作用;記憶者習慣於他們看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和知道的東西,他們不需要有意識地思考,但他們是意想不到的。比如陸放翁的詩說,“死了才知道壹切都是空的,卻看不見九州。王師在北方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奈翁。”唐代壹首詩說:“過籬來小橋,青楊蔭下有紅嬌。眼光沒有差別,我也不願意放下心來。”這樣所謂的不願意放下心的人,也是在緬懷。正如李後主所說,“如果妳繼續切割,妳會感到困惑。是離愁別緒,尤其是妳心中的壹般滋味。”深層次的現象大家都記得,這樣做夢的人也記得自己的夢。
三、做夢者:如飲食停滯、身體障礙和夢重,或被人追趕、掙紮。再比如血分不清,濕盛者夢水。那些身體發炎,充滿火的人會夢見火。如果血液循環過快,氛圍濃厚,那麽夢想就會飛起來。比如高血壓的夢,低血壓的夢,肝病的藍色的夢,心臟病的紅紫色的夢,脾病的黃色的夢,肺病的白色的夢,腎病的黑色的夢,甚至恐怖恐怖的夢,歡樂幸福的夢,都是可以被疾病控制的。也可以用在前兩種。
第四,夢多的人:從前三類夢中做過夢的人,或涉及過去的經歷,或在夢中重溫往事的人,所以很少有比通常的知識和經歷更多的印象。如果有,也不是夢能解釋的。
5.夢者:它是非常不可預測的,就像壹個從未經歷過的夢,壹個陌生人,壹件沒有經驗的事情等。,但是過了幾天,身體就連接起來了,知道了夢的符號,這就說明夢有壹個引起的作用。這種夢需要學佛,知道丈夫是“三界唯心,只知萬物。”“十世紀,從古到今,我從未脫離過思想,也沒有界限,更沒有脫離過他。”如果我們理解了這壹點,我們就可以知道親密意識和如來的隱藏本性擁有壹切,包括三際的所有地方,包括十方。
如果我們知道了夢的成因,那麽我們就可以知道吉祥的夢和恐怖的噩夢都是意識的實現,都是有線索可尋的,並沒有什麽奇怪的。放眼世界,人們往往因為好夢而快樂,或者因為噩夢而擔憂。其實同樣的事情反過來。莊子也沒說什麽:“真不知道夢蝶周?壓制周的夢蝶?”是不是大傻逼?明知是夢,早已是海市蜃樓。哪個是測試用的?和為劍雕舟不壹樣。藏秘中有壹種修煉夢想的方法,夢想是通往道的門戶。另壹個例子是正在等待判決的囚犯。所有的希望都沒有了,他被判刑也沒有了夢想。佛道教徒晚上睡覺經常沒有夢;或者即使在夢中,依然歷歷在目,蓋已經到了如夢初醒的境地。有壹句話是莊子說的“至尊者無夢”,意思是誤以為壹切聖人無夢;其實不是無夢,夢醒如耳!如果根本沒有夢,為什麽釋迦牟尼還要夢見金鼓,徐安妮還要夢見周公,還要喝兩杯?莊周夢見蝴蝶,這不是人類的夢!它的意義是可以深思的。普通所謂的做夢者,都是處於睡眠昏迷狀態。現代生理學家說,夢的作用是由腦神經沒有完全休息造成的。唯心和唯物,不爭。所謂做夢者,就是醒來後,五官還在用,意識清晰時,能記起昨天的夢。夢裏的壹切都是不可預知,不可控制的,所以叫夢。誰知我們日常生活中,六根的運用,不斷移動,如眼睛的顏色,壹轉,轉瞬即逝,與夢境無異;耳朵的氣味,鼻子的氣味,舌頭的味道,身體的運動和頭腦的想法都是無常的,可以捕捉到的。如果他們沒有夢想又有什麽區別呢?當壹天的工作結束了,閉上眼睛睡覺,壹切都沒了,那妳白天做的就不是夢了!逝者不再來,未來尚未到來。年與月,日與時,分與秒,時刻變化,有壹物壹法。所謂的現實主義者,不過是命運的壹閃而過,命運沒有了!如果妳能仔細觀察,白天和黑夜是沒有區別的。
如果人總能放空自己的心,就像龐居石說的“希望放空壹切,但要註意不要實際上壹無所有。”錯過的時候,不停留在過去,不逆著未來,不活在現在。突然,三際持氣,意識不好,所以在動作之間,但是前五感(即五感的直接感受,不再是意識單獨的感知)用在了環境中,所以這個身體就像壹個真空球或瓶子,也就是所謂的當下心境,小乘人的空無狀態就可以呈現。此時,壹切對外界來說都像是壹場夢。視山川中人的動作和聲音而定,都是動人的形象。我不僅覺得自己像壹場夢,壹種幻覺,對異界其他事物的陰影,就是我的身心也和夢壹樣。靜態和動態的行為都無能為力,如永嘉雲:“當妳小心翼翼時,妳只是無意的。無心用,常用。”是不是很好玩!雖然,這還是壹個夢。不得不說“百尺竿頭,更進壹步,空酒杯裏無所遁形。”遠離倒夢,得涅槃,便可出世入世,壹切自在。但在聖人戀愛,超越佛祖的土地上,還是要吃辣條的。雲門曰:“此是慈悲之理,有落草之言。”想研究明朝,就回頭看看雲門語:“範①跳三十三天,摸皇帝鼻孔。東海鯉魚打壹棍,傾盆大雨。”畢竟?說:人參!(①左腳和右腳)
南懷瑾——禪海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