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鄧丹:如何解決咨詢師的負能量?

鄧丹:如何解決咨詢師的負能量?

Xi桓心理鄧丹|作者

我不止壹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有些人是真的從朋友那裏關心,有些人是知道我是顧問後好奇。“妳接觸了這麽多負面能量。怎麽能自己解決呢?”

咨詢師作為壹個職業,必然會接觸到各種各樣有心理困惑的人,這些困惑中有很多負面的情緒或能量,這是不可避免的。

或許,在咨詢室裏,對於普通人覺得不可思議、不可理喻、令人震驚的部分,我們都需要坐在咨詢師的位置上。

坐在顧問的位置上是什麽意思?

01

第壹,咨詢有壹定的設置,比如時間、地點、咨詢倫理,比如沒有多重關系(沒有親友咨詢)等。這些設置都是為了讓咨詢關系保持在可控範圍內。心理咨詢是在咨詢時間內在咨詢室進行的壹種特殊的咨詢-訪視活動,是壹種職業行為。壹般情況下,我們不把這種咨詢關系帶出咨詢室,也不帶入線下生活。

所以,壹句話掉:有時候,朋友會說,妳是咨詢師,請幫我看看這個問題怎麽解決等等。最多是幫朋友做心理咨詢,不是心理咨詢。簡而言之,心理咨詢師和咨詢之外的普通人壹樣,有著同樣的煩惱、困惑和世俗的欲望,還有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

02

第二,要多角度、多文化地看待“負面”。比如,以“焦慮”這種情緒為例,適度的焦慮可以使人更容易成功,而如果焦慮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人際交往、家庭生活和個人發展,就會滋生我們所說的“社會適應”相關問題。因此,在咨詢師看來,消極是針對來訪者不適合當前情況的行為、情緒或想法,但很有可能是之前非常有用的。

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世俗認為的所謂“負面”的東西,從而看到更多來訪者的資源、主動和積極因素。

03

此外,顧問的職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咨詢師也不例外。

面對來訪者時,我們更加中立,這種所謂的消極其實需要咨詢師睜大好奇的眼睛:此刻發生了什麽?他為什麽這個時候來找我們?他以前是這樣的嗎?這種負面效應在給他帶來惡劣影響的同時,是否也給他帶來了“好處”或作用?他想表達什麽樣的需求?

當我們不把負面當成來訪者自己的問題,只把當前不適合的問題當成問題本身,就會讓來訪者和他的負面拉開距離,幫助他更清楚地看到事情的原委、發生和發展過程,而不是被困在負面中無法自拔。

另壹方面,也許每個人都關心如果輔導員介入該怎麽辦。心理咨詢師為來訪者焦慮,比如我們過多介入這個家庭,為父母或孩子擔心他們的事情,甚至晚上睡不著覺。咨詢師把咨詢室內的事情、情緒、想法帶到咨詢室外也是常有的事。

壹般來說,以上也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壹個是我們意識到這部分是來訪者帶給我們的。這時候咨詢師壹般會找資深咨詢師進行督導(督導通常是有經驗的咨詢師,接受過專業的督導培訓等。).這種督導是和咨詢師壹起分析了解來訪者的問題,壹般只涉及來訪者對咨詢師產生的壹種強烈的情緒,也就是我們心理咨詢中所說的共情。就是來訪者對自己前世壹些重要人物的感情會投射到咨詢師身上的情況。

有經驗的督導人員會幫助新手咨詢師或者幾個有經驗的咨詢師壹起進行同行督導,幫助這個案例的咨詢師多角度了解案例,讓咨詢師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咨詢師的位置。

另壹方面,心理咨詢師把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感受、態度、屬性轉移給來訪者,這是心理咨詢中的反共情部分。如果咨詢師能感知到這部分,真的很好。

然而,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所以每個咨詢師都需要有自己的親身體驗者。而個人體驗和監督需要分開。

比如心理咨詢師給人做心理咨詢,他從來不是來訪者。坐在來訪者的位置上,可能很難體會到他的想法。或者說,咨詢師還有很多未完成的部分,可能會成為咨詢過程中的壹個心結。這是咨詢師的個人主張。

從體裁上來說,精神咨詢師壹定要做親身體驗,因為共情是咨詢師和來訪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這裏就不細說了。

換句話說,親身經歷就是心理咨詢師以來訪者的身份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和督導是不壹樣的。壹個個人體驗咨詢師可以更好的站在來訪者的立場,理解他們的感受,建立更好的治療聯盟。

總之,按照國內知名家庭治療師劉亮博士的說法,每壹個心理咨詢師都需要專業培訓、個案觀察、咨詢實踐、個案督導、親身體驗五個方面,三者齊頭並進,壹條腿都不能瘸。

感謝大家對心理咨詢的熱情、好奇和關註。希望能解決圈外朋友的問題。也許妳的關心能讓我們的職業被更多人了解和看到。感恩。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