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財務管理咨詢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要點

財務管理咨詢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要點

財務管理咨詢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要點

內部風險控制管理是企業為實現經營目標,保證資產安全,有效防止各種欺詐活動,將風險降低到合理範圍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那麽,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財務管理咨詢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要點。歡迎向他們學習。

目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壹,目前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有三種傾向。

(1)集團企業戰略大調整時,容易片面強調管控模式和組織結構變化的重要性,忽視管控體系和方法的跟進和強化;

(2)習慣於滿足傳統的或曾經有效的管理方式,但面對新經濟形態的挑戰,難以接受重大的、根本性的變革;

(3)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財務部門的業務,但事實是,沒有其他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財務部門無法建立並組織實施企業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

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董事會職能沒有充分發揮。

董事長總經理和董事會成員兼任經營班子成員或部門負責人,導致董事會和經營班子權責不清,相互之間沒有制衡,這是壹個嚴重的現象。有的董事長獨攬大權,壹棍子打到底,集控制、執行、監督於壹體,幾乎無所作為,導致:

(1)經營決策和重要人事安排隨心所欲,制度不斷變化;

(2)授權管理不清,裁判員和運動員混亂,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無所適從;

(3)業務流程往往被壹個人操縱,部門之間正常的協調配合被打亂,必然導致部門之間職責不清。

三。內部控制系統存在的問題

(1)文字描述多,清晰的流程圖和支持表格少,缺乏完善的流程保障。

壹個完整的體系應該包括三個部分:書面的體系文件、工作流程圖和過程描述、相關憑證。工作流圖作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直觀、清晰地了解業務流程、涉及的部門和人員,以及相關的職責和支持系統。在繪制流程圖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的風險點和不足,從而達到改進和控制的目的。

(2)滅火方法多,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

如果企業運營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出臺制度進行相應的規範:如果今天發現應收賬款比較多,就會制定財務暫停制度;如果明天倉庫管理有問題,會出臺發貨監管規定等等。內容和形式都缺乏統壹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對可能存在的風險考慮不足。

(3)政策多,相互矛盾。

比如對非生產性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嚴格統壹。總裁辦、信息管理部、運營管理部、投資項目部都有管理權,但申報、審批流程、使用控制、日常管理各不相同,存在重疊或矛盾,導致管理失控。

(4)制度執行不利是目前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原因有三:①制度本身脫離實際,隨著企業形態的變化,制度沒有及時跟進、修改和完善,使制度無法操作;(2)缺乏保證制度執行的機制,缺乏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嚴格監督檢查,以及獎懲措施,使制度失去嚴肅性;(3)是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核心領導帶頭違反和破壞制度,或者這種現象得不到有效制約,以至於制度最終流於形式。

四、沒有統壹的信息管理系統,信息失真。

在信息資源的管理上,壹方面沒有統壹,比如銷售收入的指標和營銷、財務、統計上報不壹樣;另壹方面,過於依賴業務員,使得企業的資源掌握在個人手中,容易造成企業對業務的失控。

五、審計監督機制和職能不健全。

目前很多企業都設立了審計部門,但很多都隸屬於財務部門負責人,所以在內控形式上缺乏應有的獨立性;此外,在內部審計的職能上,很多企業還在重復審計會計賬目等外部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並沒有真正起到評價和監督內部風險控制體系的作用。

音符

內部控制方案求解的程序和步驟:

壹、項目前期工作

(1)資料收集:企業戰略目標及計劃、行業發展及現狀分析、財務及審計報告、財務分析、財務及內控管理制度及相關文件;

(2)內部訪談:訪談的目的是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狀況,內部控制應解決的困難,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等。訪談對象主要是企業的總經理和財務總監,以及與財務密切相關的主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同時了解他們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對財務咨詢的態度,從而在咨詢過程中贏得客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問卷調查:以財政部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規範為依據,設計問卷,對企業的財務、統計、財務負責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以獲取意見比例;

(4)計算分析:對采集的信息進行處理,計算出各種指標值,並與企業歷史最好水平和同行業水平進行比較,發現異常情況和問題。

(5)針對性: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財務戰略和執行分析,判斷關鍵問題,確定財務管理咨詢目標。

二,財務管理診斷與報告

首先,系統分析了企業風險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並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和結論;在關鍵問題得出結論之前,要與客戶的核心領導進行充分的溝通,以達到* * *同樣重視,充分認識企業風險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敲響警鐘的目的。

第三,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再造,建立標準的業務流程。

只有建立標準化的業務流程,才能基於集團的業務流程進行制度化。首先在風險診斷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特點,描述基本業務流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分析,最終形成整體管理流程。壹般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1)重復性工作過多,相關環節冗余,影響了工作效率;

(2)缺乏* * *享受數據,部門和單位之間存在信息孤島;

(3)缺乏監控環節容易造成決策失誤;

(4)部門之間缺乏銜接;

(5)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差,成本高。

四、建立健全規範的財務管理制度

(1)集團財務內部控制通則;

(2)統壹的會計和財務分析制度,包括明確財務分析的範圍、內容和方法,定期召開分析會議;

(三)財務人員管理辦法,包括財務招聘、任免、績效考核、培訓、財務崗位職責、委派負責人管理等;

(4)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明確預算目標、內容、考核方法,繪制預算報表。

(五)資金管理措施,包括對貨幣資金、融資、擔保等經濟業務的控制,以及對營運資金、資金成本的調整和風險分析;

(六)資產管理措施,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管理;

(7)成本管理方法,包括成本預算、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評估、費用標準控制;

(8)對外投資和項目管理制度,包括投資項目開發、論證評估、投資決策、監督實施、運營管理等。;

(9)采購和付款管理制度,采購管理是否嚴格遵循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付款流程是否符合內部控制的要求和重大合同管理、合同評審的規定;

(10)銷售與催收,包括銷售與發貨流程、客戶信用評級、應收賬款管理規定;

(11)內部審計管理規定,包括審計權限和工作流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