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信息模型是建築、工程和土木工程中的壹種新工具。術語“建築信息模型”或“建築信息模型”是由Autodesk創造的。
BIM的核心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建築工程的虛擬三維模型,並為該模型提供完整壹致的建築工程信息庫。
這個信息庫不僅包含描述建築構件的幾何信息、專業屬性和狀態信息,還包含非構件對象的狀態信息(如空間和運動行為)。
借助這種包含建築工程信息的三維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築工程的信息集成程度,從而為建築工程項目的相關利益方提供了壹個交流和共享工程信息的平臺。
BIM具有以下特點:不僅可以應用於設計,還可以應用於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用BIM進行設計,屬於數字化設計;BIM的數據庫是動態的,在應用過程中不斷更新、豐富、充實;它為參與項目的所有各方提供了壹個合作平臺。中國的BIM標準正在研究制定中,研究團隊已取得初步成果。
擴展數據:
特點:
可視化:
可視化是“所見即所得”的形式。對於建築行業來說,可視化的真正應用在建築行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經常拿到的施工圖紙,只是用圖紙上的線條來表達,而真實的結構形式需要施工人員自己去想象。
BIM提供了壹種可視化的思路,讓人們在人的面前從以前的線性構件形成壹個三維的物理圖形。目前建築行業也有設計效果圖,但這種效果圖除了構件的尺寸、位置、顏色等信息外,並不包含其他信息,缺乏不同構件之間的交互和反饋。
BlM所說的可視化,是壹種可以在相同組件之間形成交互和反饋的可視化。因為整個過程都是可視化的,可視化的結果不僅可以通過效果圖展示,通過報表生成,更重要的是項目設計、建設、運營過程中的溝通、討論、決策都是在可視化的狀態下進行的。
協調:
協調是建築行業中的關鍵內容,建設單位、業主和設計單位都在做協調配合的工作。壹旦在工程實施中遇到問題,就要組織所有相關人員召開協調會,找出各種施工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然後進行修改,制定相應的補救措施來解決問題。
在設計中,往往由於專業設計師之間的溝通不到位,出現了各專業之間的碰撞問題。
比如暖通等專業的管道布置時,由於施工圖是在自己的施工圖上繪制的,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這裏可能會有結構設計梁等構件阻礙管道的布置,所以這種碰撞問題的協調解決只能在問題出現後才能解決。
BIM的協調服務可以幫助處理這個問題,也就是說BIM建築信息模型可以協調建築施工前期各專業的碰撞問題,生成協調數據並提供。
當然,BIM的協調功能不僅僅是解決專業之間的碰撞問題,還包括解決電梯井布局與其他設計布局、凈空要求、消防分區與其他設計布局、地下排水布局與其他設計布局的協調。
模擬:
仿真不僅可以模擬設計的建築模型,還可以模擬現實世界中無法操作的東西。在設計階段,BIM可以模擬壹些設計中需要模擬的東西。
例如:節能模擬、緊急疏散模擬、日照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等。4D模擬(3D模型加上項目開發時間)可以在投標和施工階段進行。
也就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模擬實際施工,從而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來指導施工。同時還可以進行5D模擬(基於4D模型加成本控制)實現成本控制;後期運營階段,可以模擬日常的應急處理方式,如地震人員逃生模擬、消防人員疏散模擬等。
最佳化:
實際上,整個設計、建設、運營的過程都是壹個不斷優化的過程。當然,優化和BIM沒有本質的聯系,但是在BIM的基礎上可以做更好的優化。
優化受到三個因素的制約:信息、復雜度和時間。沒有準確的信息,就無法做出合理的優化結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築物的實際信息,包括幾何信息、物理信息和規則信息,也提供了變更後建築物的實際信息。當復雜度高的時候。
參與者本身無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須依靠壹定的科技和設備的幫助。現代建築的復雜程度大多超過了參與者本身的能力極限。。BIM及其配套的優化工具為復雜項目的優化提供了可能。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構建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