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政府網站質量的標準是什麽?
政府門戶網站是政府借助信息技術向社會提供管理和服務的窗口,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加強對政府門戶網站的評估,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解決政府門戶網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向社會提供電子化管理和服務的窗口。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和運行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響到管理和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在電子政務建設中,重視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提高政府門戶網站的設計、運行和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三個國際評價標準雖然我國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在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開始顯現,但與國際社會對電子政務的評價和政府門戶網站建設較好的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國際社會對電子政務的評價有三種方法。國際知名的埃森哲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於2002年通過對世界上壹些有代表性的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門戶網站進行調查分析,提出了壹套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調查以169項政府網上服務項目為評價指標,分為醫療衛生與人類服務、司法與公共安全、國家財政收入、教育、交通與車輛、控制與參與、采購、郵政服務等9大類。埃森哲根據電子政務服務的整體成熟度將被調查的23個國家和地區分為四種類型:壹是“創新領導者”,包括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國,整體成熟度均超過50%;二是“有前途的競爭者”,包括丹麥、德國、愛爾蘭、中國、香港、法國等。,且整體性能成熟度在40%-50%之間;三是“連續完成者”,包括比利時、西班牙、日本和新西蘭,整體表現成熟度在30%-40%之間;第四是“平臺搭建者”,包括葡萄牙、巴西、南非、意大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等。與埃森哲不同的是,Gartenr的電子政務戰略評估體系不是橫向比較世界電子政務的發展水平,而是評估壹個國家具體電子政務項目的成效。當然,如果對評估體系做壹些調整,也可以用於電子政務的國際比較。Gartner主要從三個方面評估電子政務項目的有效性,即對公民的服務水平、運營效益和政治回報,每個類別包含壹系列具體參數。比如公民的服務水平就包括了多個具體的指標:可以看出Gartenr的評價指標對於電子政務來說還是壹個比較量化的評價體系。2002年5月,聯合國公共經濟與公共管理局與美國公共管理研究所聯合發布報告,對聯合國190個成員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報告從政府網站建設現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素質三個方面計算出衡量壹國電子政務發展水平的“電子政務指數”,並對133個成員國的電子政務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根據這壹評估體系,被評估國家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存在政府官方網站;提供信息傳播、互動服務和在線處理服務;在教育、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福利與服務、金融五個重點部門建立網站並提供在線服務;使用單壹門戶;能實現戰略規劃的最低目標,建立電子政務主管機構。報告將各國電子政務的網站建設分為起步階段、完善階段、互動階段、在線事務處理階段和無縫鏈接五個階段,並分別用數字1、2、3、4、5給出起步階段、完善階段、互動階段、在線事務處理階段和無縫鏈接五個階段,以量化各國的“政府網站建設現狀”,每個階段根據差異分為四檔,每檔區間。具體數字來自評價者對國家相關網站的調查分析。比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六個主要指標: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每萬人互聯網主機數、網民占全國人口的比重、每百人電話擁有量、每百人移動電話擁有量、每千人電視機擁有量。“人力資源質量”包括三個指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信息提供指數和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率。這份報告的好處是,所有測量的指標都可以從公開出版物中找到數據。但報告並未說明政府網站建設現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素質三個方面的權重分布,以及各子方面的權重分布,也未給出具體的計算公式。根據國際社會對電子政務的上述三個評價標準,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包括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整體上應該說還處於起步階段,即使壹些發達地區或部門的網站建設不僅遠遠落後於國外壹些先進國家,而且還存在壹些突出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發展不平衡。從橫向來看,無論是電子政務發展還是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總體來說,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電子政務發展較快,政府門戶網站比重較大,而中西部地區相對落後,政府門戶網站比重較小。從縱向看,中央、省、市行政級別較高的政府及其部門的電子政務發展較快,門戶網站建設相對完善,而行政級別較低的政府或部門相對落後。根據時代財富科技公司發布的《中國電子政務研究報告》,目前我國電子政務實施率僅為22.6%。這表明,中國的電子政務在實用性、完整性和實質性的電子政務功能方面與公眾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直接體現在政府門戶網站上。二是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普遍缺乏有效的組織和規劃。這不僅體現在壹些政府門戶網站的網站名稱和域名不規範,更重要的是,政府門戶網站的內容設計也五花八門,缺乏起碼的規範,導致壹些政府的主頁形象與政府形象差距較大。三是相當壹部分政府門戶網站形同虛設,信息不更新,沒有深度鏈接,有的甚至成為“死網”。據機構調查評估,全國2500多家政府門戶網站中,約1/3的網站難以打開,約1/3的政府網站應用價值低,相當壹部分網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服務功能不完善、發布信息無時效性價值等現象,有的網站甚至出現新聞最新更新日期與現實相差半年以上的情況。很多網站只介紹靜態功能,缺乏動態信息交流;有些網站與用戶的溝通手段單壹;相關鏈接窄而淺;還有壹些政府網站與本職工作聯系不緊密,脫離實際。從國外創新型國家電子政務的經驗來看,電子政務的發展首先應該有壹個功能完善、訪問方便的門戶網站,這是實現電子政務各項功能的最重要的窗口。如果公眾不能從政府門戶網站獲得各種信息和服務,就相當於堵塞了電子政務的服務通道。以美國白宮網站為例。這個網站實際上是所有美國政府門戶網站的中心網站。這個網站上有完整的美國政府網站列表,可以鏈接到美國所有已經上線的官方資源。同時,白宮網站上所有的內閣級(相當於中國部委)網站都提供文本檢索功能,這些網站上的所有文件和文章都可以通過關鍵詞進行搜索。這些都為公眾及時了解各類政府信息,接受政府提供的服務創造了條件。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