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萍鄉市文經理信息咨詢

萍鄉市文經理信息咨詢

新華網南昌5月27日電:上新!壹座煙煤之城——對江西萍鄉文明城市創建的再觀察

記者吳、、雷蒙

“平”遇水,此“鄉”綠。

五月的萍鄉,到處都是草木蔥蘢。徜徉在綠樹、青山、綠水、藍天之間,沒有人會把這座美麗的江南城市想象成多年前的“灰暗、黑暗、骯臟”。

萍鄉市的新面貌。(李桂東攝)

萍鄉作為贛西工業重鎮和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壹,曾因煤、鐵而興,卻因新時期的轉型創新而復興。萍鄉,壹個在汙染嚴重的工業城市基礎上新建的全國文明城市,發人深省。

不吃“飯”出路在哪裏?

走綠色路線,消除汙染和高消耗。

5月7日,萍鄉二季度開工重大項目122個,總投資525億元。當日,追加投資22億元的江西嘉禾電聲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在上栗縣開工,建成投產後年產值30億元。

上栗縣委肖妮娜說,去年年底,上栗與嘉和電聲母公司簽訂了招商協議,今年壹季度投產。藍牙音箱、耳機等產品日產量達到4萬多件。

“公司的產品主要是給國內某知名企業做的。這次加碼投資的重點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嘉禾公司總經理嚴月華說。

江西嘉禾電聲科技生產車間壹角。(楊江平攝)

現在,當我走進贛湘合作試驗區的上栗園區時,我看到許多工廠。本世紀初,已經枯竭的萍鄉卻是另壹番模樣——煙花廠紮堆,安全隱患多,煤礦低水平開采,環保壓力大...

出路在哪裏?近年來,當地壹方面退出舊產能,淘汰落後煙花企業,關閉小煤礦;另壹方面,激發新動能,抓住5G時代機遇,發展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為主導的新興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

大型風電葉片生產企業中材科技(萍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航拍。(王強攝)

萍鄉已經走上轉型之路,壹組組數據折射出決心和成績——

全市原煤開采量從歷史高位16萬噸下降到去年的117萬噸。電瓷行業先後引進10多個央企項目,UHV絕緣子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30%以上;2022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0%...萍鄉“老工業調整改造”和“枯竭城市轉型升級”雙雙受到表彰。

“我們將堅定不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不斷提高綠色發展水平,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註入強大動力。”萍鄉市委書記陳敏說。

“灰姑娘”如何變得“又綠又有錢”?

湖光山色,花紅草綠。

安源區城郊管委會就在村子下面,風景很美,相機上有畫面。

“過去,村裏的植被、山體破壞、環境汙染,就像壹道道醒目的‘傷疤’。”小村周昌建說,當年村裏7000畝山林,因采礦被覆蓋了近700畝,漫天的塵土讓人看不見。

拼版圖片:上圖,安源區城郊管委會夏露村生態修復前的礦井;下面,生態修復後的“陽光花海”場景。(萍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面對生態困境,萍鄉實施生態修復,因地制宜進行村莊重建。在Lueya村種植了3萬多株花木。現在,村裏的“陽光花海”已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典範,每年接待遊客1.5萬余人次,帶動1.5萬村民增收300萬元以上。

就像壹個小村莊,萍鄉的壹大批村莊漂亮地轉了壹圈,又黑又臟的灰姑娘變成了可愛的“綠富美”—

萍鄉市湘東區江口村“零799”藝術區航拍。(魏堯攝)

湘東區江口村,經過森林恢復和汙染治理,竹編、葵花等原生態產品走出了農村,藝術區、圖書樓等文藝建築走進了農村;上栗縣泉塘村,打造了壹個美麗的鄉村綜合體。今年“五壹”假期共吸引遊客5萬余人次,旅遊收入增加2654.38+億元...

航拍萍鄉市上栗縣泉塘村田園綜合體。(鐘揚攝)

珍惜山河湖泊,保護藍天碧水。截至目前,萍鄉新增造林面積30萬畝,森林覆蓋率67.25%,居全省第三位,濕地保護率76.07%,居全省前列。投入河湖綜合整治資金60億元,全市21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

跳出“興城竭城”的怪圈,繼續打好汙染防治的攻堅戰。萍鄉正努力實現天更藍、山更綠、城更美。

全民造城如何做好壹件事?

初夏,朝霞,微風。

走進安源區八壹街道連諫新村社區,妳的眼睛閃閃發光。“地平了,路燈亮了,景觀美了,廣場在了,老小區變了,住的越來越舒服了。”20多年的小區居民賴芬說。

八壹街啟動住宅提升工程後,投入13萬余元用於道路海綿化、分類、規範停車、完善綠化等。,解決老百姓的顧慮。

改造後,萍鄉市安源區八壹街被建成新村社區。(溫卓思攝)

老舊小區改造是萍鄉創建文明城市的縮影。經過15的接力,萍鄉終於在2022年獲得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現在,走在街上,新風撲面而來-

人是城市的基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萍鄉* * *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改造背街小巷443條、老舊小區106個,實現綠化景觀全覆蓋;

城市加“文藝精神”培養人。全市20個市縣文化場館、55個鄉鎮綜合文化和777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得到提升;

“好人效應”帶來“好人文化”。萍鄉市獲全國道德模範2次,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5次,“中國好人榜”81人,全市註冊誌願者26.5萬人...壹群好人驅動著城市的春風,打磨著城市文明的底色。

今年以來,萍鄉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下大力氣彌補部分村集體經濟的短板。群眾已經“最多跑壹次”深入各地。

“萍鄉人努力奮鬥,矢誌前行,回首過去,我們覺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僅是為了拿個牌子,而是為老百姓辦實事,提升城市品質和市民素質。”萍鄉市委宣傳部部長聶說。

以上是關於萍鄉分享的《農村春風》全文免費閱讀。看到村裏只剩下壹個青年後,希望這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