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國企業如何突破創新瓶頸?

中國企業如何突破創新瓶頸?

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胡新新,著名經濟學家、北京遠見咨詢中心主任鐘鵬榮,臺灣省知識管理集團首席管理大師關家賢,湖南友誼阿波羅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子敬等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和企業領袖認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成為最後的贏家,必須實現自我創新,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胡新新認為,作為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家,無論是管理設計還是戰略設計,我們必須始終面對管理創新。關家賢認為,壹個企業就像壹棵樹,除非有新的原料和養分,否則樹是可以繼續開花結果的,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企業就會破產。鐘鵬榮認為,中國企業應該規範管理經驗,就像麥當勞快餐壹樣,而中國烹飪只能靠感覺控制。中國企業總是把管理寄托在經驗上是不可行的,應該向西方企業學習。三位專家壹致認為,中國的企業管理必須打破四個舊因素:第壹,打破信仰的保守心態;第二,打破經驗方法;第三,避免盲目照搬西方企業管理;第四,要去除制度決定論,尤其是國企管不好,國企也是企業,只要努力創新,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路。同時,他們也認為中國的企業在管理創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因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壹輪高速增長,工業化和信息化齊頭並進,市場化和國際化不可逆轉。在此背景下,許多企業實現了自主創新。湖南友誼阿波羅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子敬在談到近年來企業的創新經驗時,感觸頗多。2002年下半年,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巨頭進軍長沙,作為湖南零售企業龍頭的湖南友誼阿波羅有限公司面臨著強大的挑戰。同時,中國銀行考慮到友阿股份可能被國外巨頭吞並,也想停貸,公司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早在2001,胡子敬針對傳統商業的現狀和管理瓶頸,創造性地提出了“經營管理壹體化”的管理模式,在傳統百貨業推行“購銷分離,統壹管理”的科學管理方法,被業界稱為對傳統經營模式的挑戰。胡子敬就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與中國銀行進行了真誠的交流,最終贏得了銀行對當地零售巨頭友阿股份有限公司的認可,公司從此起死回生。“從世界百貨零售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百貨零售業只有像超市壹樣經營,才能適應市場競爭。然而,在計劃體制下,中國的百貨零售業仍然是以單店經營的。這種管理模式在90年代末已經隨著百貨零售業徹底萎縮,其弊端已經暴露出來。”胡子敬是這樣認為的。同時他提到,“目前在國內外零售‘大鱷’的壓力下,如果不進行管理創新,那麽我們公司最多只能維持三到五年左右。”廣州白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昌與胡子敬有同感:“1995年,我接手廣州白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時,公司技術總監因為產品質量跟不上而自殺,壹大批關鍵人員紛紛效仿。我上任後,召開了全廠動員大會,要求全廠員工與我同甘共苦,提高素質。三個月後,產品質量問題終於解決,公司扭虧為盈。秘訣就是抓住技術和創新。後來發現公司生產的產品才10多元,而美國GE公司的產品達到了100多元。公司把美國生產的產品帶過來仔細分析,才知道我們公司的產品還有很多指標不達標,其實解決起來並不難。我在外面招了壹個技術骨幹,給他技術總監的職位,填補了這個職位的空缺。後來我們的產品終於達到了國家標準。”胡新新說:“如果要寫壹部世界企業發展史,那麽中國的企業在這段歷史中有壹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中國的企業在改革開放20多年來實現了全局的突破。孫中山曾在《建國方略》中說,世界上的人可分為三類:遠見、後知後覺、無意識。作為壹個企業家,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先知先覺,後知後覺,無意識就會被淘汰。”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壹步深化和國家管理創新成果的不斷發布,激發了人們對管理創新概念的思考。2004年,內外環境壓力進壹步加快了我國企業改革的步伐,以突破為核心的管理改革如火如荼。簡單管理、風險管理、連鎖管理、敏捷管理、學習管理等五大管理流派也在管理創新成倍增長的中國企業界應運而生。對此,胡新新說:“熊彼得曾經說過,‘什麽是企業家?企業家是那些從事創造性破壞的人。這個定義說明,企業家要想帶領企業從壹步走到另壹步,就必須不斷否定過去。我主張不必拘泥於流派,而是要抓住管理創新的內容和本質。”上海新亞制藥廠廠長黃黎明也認為:“無論是簡單管理還是流程再造,都離不開‘管理創新’這個核心。這不是門派的問題,而是如何真正把管理的核心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並通過這種管理,為企業創造效益。”最後,鐘鵬榮對中國的企業提出了四點建議:“西方管理理論告訴我們,管理是無止境的,只要地球在轉,管理就會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