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妳能介紹壹下南京火車站嗎?

妳能介紹壹下南京火車站嗎?

南京火車站始建於9月,1968,位於金陵古城北部,浩瀚的長江畔,雄偉的紫金山下,前有玄武湖,後有紅山。地理位置優越,景觀環境優美。2002年,鐵道部、江蘇省和南京市共同投資對原址進行了重建。新站房改造工程總投資3.5億元,歷時三年。2005年9月1日作為十運會重點項目投入試運行。

新建站房外觀采用法國AREP公司的設計方案,內部功能采用鐵路第四勘察設計院的設計方案,充分體現了象征性、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和文化性的有機結合。站房采用桅桿斜拉索懸掛結構,由18根桅桿支撐橫向鋼梁,猶如壹艘桅桿豎立、帆滿的巨型帆船,停泊在美麗的玄武湖畔,既有江南文化特色,又融入了現代氣息。

新站房的建設充分體現了“以乘客為中心”的理念。站房東西長270米,南北深53.5米,地下1層,地上3層。站房總建築面積41,000平方米,是原站房的6倍。在客流高峰期,每小時可容納654.38+00000名乘客,比原車站的候車能力多出4倍。售票大廳設有32個售票窗口和8個應急售票窗口,面積為1155 m2。站房壹層西端為行李間,中間為售票大廳,東端為軟座貴賓候車區;二樓設有門廳、普通候車室、母嬰、軍人、“158”工作室等專用候車室。三樓是普通乘客候車室。為了方便樓層間乘客的接駁,車站安裝了32部電梯,其中包括18部自動扶梯、4部自動扶梯和10部垂直電梯(7部殘疾人電梯和3部貨運電梯)。

南京站新站房建設中采用了大量先進技術。主體結構由65,438+08後傾鋼管混凝土柱、大面積大跨度斜拉索輕鋼屋面系統、現代懸掛結構技術、透明點式玻璃幕墻、消防炮自動監控、分層空調系統遠距離送風大溫差設計組成,處處體現了現代科技與新建築的完美結合。此外,車站還建成了電視監控、電子導向、列車到發預報、多媒體查詢等客運站自動化管理信息集成系統,具有國內壹流水平。

南京站新站房采用立體交通組織,旅客以“AG低出口”流線進出站。進站時,他們可以乘坐公交車通過高架環形車道到達二層站臺,進入候車大廳。地下出站大廳與地鐵南京站及停車場相連,乘客可選擇地鐵、出租車、社會公交、公交換乘,在國內鐵路站房建設中首次實現真正的“零距離”換乘。

相對較新的站房後開工的南京站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新建無站臺柱的鋼雨棚、增建1站臺雙線、兩座進站立交橋、新建出站口和包裹郵政隧道等配套設施。無平臺柱的鋼雨棚占地47500平方米。天篷長543.5米,寬87.5米。由75根特殊鋼柱支撐,最高點距平臺表面20.456米。出境場地長110米,寬7.5米,高3米,行李場地長110米,寬5.25米,高3.10米,包裹場地長110米,寬5.25米,箱包和郵包進出天橋配有樓梯,殘疾人電梯與站臺相連,方便乘客到達站臺。

新火車站站前景觀廣場分為主集散廣場區、過渡引導廣場區和濱水休閑區,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比原站前廣場高出1倍。主集散廣場面積約20000平方米,直通主站房和地鐵出入口,快速連接停車場,以大面積鋪裝為主,兩側種植花草樹木。過渡引導區中間綠地下沈,擺放各種景觀石,兩側伴有雪松樹。湖邊親水休閑區建起了“親水平臺”。玄武湖中心有壹個水柱高達138米的“超級”噴泉,噴水速度超過1秒,伸手觸摸碧波蕩漾的湖水就能感受到江南水鄉的柔和。

現代服務設施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人性化服務措施,實現軟硬件兼容,構建和諧的旅客出行環境。以新火車站開通為契機,南京火車站全體幹部職工在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技能、完善服務設施、創新服務品牌、完善服務機制等方面下大力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中外遊客。

車站新設置了自動咨詢機、自動存包機、ATM機和手機快充設備,優化擴建了信息中心平臺,集中在壹個電話平臺(8582222)上辦理查詢、訂票、送票等綜合服務,為旅客出行提供了諸多便利。針對特殊旅客,車站設置了殘疾人專用售票窗口、緊急售票窗口、雙語窗口和團體窗口,以及突發疾病旅客醫療服務點和專門為商旅旅客提供的貴賓室。

同時,該站著力打造“158”工作室系列服務品牌,提供“三個五”服務,即“五免費”:免費行李搬運、免費日用藥品、免費使用文化娛樂用品、免費使用針線、鞋油、鞋刷、免費使用助殘車、擔架;“五代”:買票補票、送殘疾旅客上船、購買旅行用品、電臺尋人、代打電話;“五席”:訪席、送開水到席、解難到席、補票到席、簽到。工作室的工作人員要統壹著裝,規範服務,做到“三知三有”,即知道位置,知道去向,知道困難,有登記,有服務,有交接。同時,“158”工作室作為上海鐵路局的網絡化品牌服務,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兄弟車站的聯系,為重點旅客提供延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