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橋面寬度12米,181孔。該項目由吳縣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總投資1.1.5億元,1.992 1.27 2月,1.994 1.25 10月。西山集體和個人* * *集資,為太湖大橋捐款10萬元。
工程建設
預備準備
1987 10 6月14日,吳縣市城建局召開建設太湖大橋預可行性方案座談會,10余名縣相關部門領導及技術人員參加討論。之後邀請了水利、交通、橋梁、環保、漁業、風景等方面的專家和工程師進行座談。大家壹致認為,把胥口和西山陸路連接起來,修建太湖大橋比較合適。1989年5月至6月,吳縣市城建局委托江蘇省地礦局在第壹水文地質工程地址進行鉆探,重點調查了解太湖大橋沿線水下地質土層。同年8月,提交了《江蘇省吳縣太湖大橋初步工程地質勘察報告》。1991 6月29日,縣委常委會決定立即啟動太湖大橋建設前期工作。9月9日,吳縣城建局向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臺建辦)提交了《吳縣西山大橋立項申請報告》。9月11日施工獲批。9月23日,吳縣計委將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上報蘇州市計委。65438+10月65438+5月,蘇州市計委向江蘇省計委上報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吳縣向省裏派出專員。1991年165438+10月9日,西山長2670米、寬16米的汀山公路工程破土動工。65438年2月9日,無線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成立,秦興元任總指揮,蔡福全任副總指揮。總部下設辦公室,負責人,副主任葛、吳恒生、柯菊明。總部設在蘇州東街原吳縣政府大院。
設計審查和地質鉆探
1992年3月3日至5日,江蘇省太湖景觀建設委員會、吳縣縣政府邀請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省建築設計院、省工程咨詢中心、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無錫市建委、蘇州市環保所、市規劃委、市園林管理局等單位的12專家參與太湖大橋方案評估。專家們對三家公司提供的九套方案進行了認真審查,並對胥口漁洋山、長沙島、野山島、大頂山等橋址位置進行了勘察。他們壹直認為修建太湖大橋是必要的,橋址的選擇和確定也是合理的。他們還對橋梁方案的總體構思、造型和技術基礎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大橋的設計和造型要與太湖的自然環境融為壹體,相得益彰。橋體應簡潔、明快、輕盈、新穎,具有時代感和個性特征。橋的造型要考慮周圍山體的等高線,橋要低而不高,簡單而不復雜,橋墩盡量輕,三座橋的造型風格要壹致。經過無記名投票,壹致同意在B組壹號橋方案B的基礎上改進設計——同濟大學。這個方案的主旨是“簡潔、明快、輕盈、新穎”。5月18日,江蘇省地質勘探大隊進場對大橋進行地質鉆探,歷時壹個多月。鉆了39個鉆孔和數據缺口,橋位地質條件良好,直徑壹米的單樁極限荷載達到377噸。6月17日,省計委出具了《關於蘇州吳縣太湖大橋可行性研究的批復》。
橋題詞
1992年5月22日,當國務院總理李鵬乘坐“羅比”號遊艇遊覽太湖時,他驚嘆於太湖的美麗景色。俞福南向總理匯報,吳縣正在加快太湖經濟發展,將在太湖建橋,以橋為紐帶加快太湖開發建設,並請總理為太湖橋題詞。李鵬總理欣然題詞“太湖之橋”。
擴建設計和工程投標
1992年8月4日至5日,省建委在蘇苑賓館召開太湖大橋初步設計評審會,省建委、省經委、省交通廳、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廳、省工程咨詢中心、省臺建辦、各市縣相關部門領導及有關專家40余人參加。會議對橋址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聽取了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和省地勘蘇州分院關於擴初設計和橋址地質條件的介紹,通過了擴初設計。8月21日,省建委下發關於太湖大橋初步擴建設計的批復文件。大橋的主要設計者是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橋梁工程設計辦公室主任洪治國教授。9月11日至9月15日,橋梁建設指揮部召開了投標談判會議。根據“報價合理、施工方案可行、施工工藝先進,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的原則,確定湖州航道工程大隊、交通部第二公路局、鎮江路橋公司分別為橋梁1(胥口-長沙)。9月17日,太湖大橋項目簽約儀式在蘇苑賓館舉行。吳縣縣長、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秦興元與中標單位簽訂總承包合同。9月25日,省經濟和計劃委員會頒發了太湖大橋建設項目投資許可證。
建築操作
1992 10 10月27日,吳縣縣委、縣政府在1號橋北端胥口樹李村漁陽山腳下舉行太湖大橋開工儀式。上午11,大橋第壹根鉆孔樁順利完成,太湖大橋建設正式拉開序幕。10 10月29日,西山鎮黨委、鎮政府在三號橋大亭山工地舉行太湖大橋三號橋開工儀式,西山2萬余群眾自發參加開工儀式。65438+10月30日上午9:30,3號橋第壹根灌註樁鉆孔,開始了3號橋的施工。165438+10月28日,2號橋正式開工。
1994 6月30日晚,西山大亭山至冶山島太湖大橋三號橋率先合攏。吳縣政委和附近數千群眾觀看了三號橋合龍的壯觀場面。7月1日,西山鎮黨委組織全鎮10000多* *黨員參觀三號橋,走在野山島上,慶祝大橋合龍和黨的73歲生日。7月9日,三號橋正式竣工。8月8日橋梁1合攏,9月6日11完成。10月6日10,2號橋封閉。
10月25日,1994,10,太湖大橋通車。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湖裏有許多帆,摩托艇在波浪中穿梭,空中飛機飛過,湖面沸騰了。開幕式在漁陽山腳下舉行。李鵬總理發來賀電:“熱烈慶祝太湖大橋開通和旅遊度假區建設。”任建新,費孝通,孫起孟,王光英,遲浩田,安子介,江蘇省委書記陳煥友,代省長鄭斯林和國家有關部委發來賀電.國務院特區辦公室主任胡平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江蘇省副省長、蘇州市委書記楊曉棠和市長章新勝分別代表江蘇省和蘇州市對大橋的建成通車表示祝賀。第壹位外國捐贈者、盱眙縣11歲初中生尚薇薇應邀出席了開幕式。她的講話把慶祝活動推向了高潮。縣委書記、大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余福南匯報了大橋建設情況及縣委、縣政府進壹步開發開放太湖的思路、部署和行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德政、省人大咨詢委員會原主任劉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戴、省建委主任、南空原副指揮韓德才、省交通廳原廳長楊大年、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龍元、吳縣主席葉等為紀念碑揭幕。人民日報社總編輯範景毅、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沈達仁、蘇州市委書記楊曉棠、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民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正昌、香港華潤公司總經理朱有蘭、蘇州市市長章新勝、省委副秘書長陸俊、蘇州市副主席黃明傑、吳縣縣委書記余福南
1994 10 10月27日下午,西山鎮黨委、政府在東河新區信用社大樓前舉行“西山人民熱烈慶祝太湖大橋勝利通車”活動,3萬余人自發參加了這壹西山空前的盛會。大會由西山鎮鎮長楊主持,西山鎮黨委書記,在外打工的西山鎮領導代表、吳縣保險公司總經理,西山中學高三學生代表、文科班,吳縣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蔡福全在會上發言。出席的嘉賓有90多人,包括在外工作的西山民族領導、捐助者代表、西山歷屆黨政領導、新聞記者等。會上有彩旗隊、軍樂隊、舞獅隊、花團、舞龍隊、秧歌隊、腰鼓隊等。五彩繽紛的車隊後面跟著壹架遙控模型飛機,繞著西山公路,從東河出發,經過夏震、李唐、東河,到達冶山。八個彩車的名字分別是:樂土、太湖明珠、幸福之橋、神仙思維、乘風破浪、西山景區、百果花園、鵲橋相會。晚上,人們在東和新區三橋、夏震和五峰周圍燃放煙花。太湖大橋的開通,成了西山人的談資,成了西山人前所未有的興奮。西山處處沈浸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中。
項目概述
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其中1號橋長1.768米,73孔,主通航孔兩個。通航凈空標準為6級,標高為1.5米。1號橋總造價3799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1885元。2號橋為1621 m,68孔,有壹個主通航孔,通航凈空標準為5級,標高為22.5 m..2號橋是三座橋中最高的,也是主跨跨度最長的,總造價5289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2718元。三號橋長919米,有40個孔,有壹個主通航孔。通航凈空標準為6級,標高為10.5米。3號橋總造價1923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1744元。1號橋和3號橋主通航孔為三跨連續梁,跨度為(30+40+30)米。二橋主通航孔為(30+50+70+50+30)米五跨連續梁。主通航孔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由兩個寬度為6米的單箱組成,其他引橋為跨度為22米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梁。全橋為鉆孔樁基礎,樁徑1.2m,最大樁長50m。
橋面總寬12m,其中車行道9m,兩側人行道1.5m..欄桿高1.3米,細石混凝土結構,彩色,中間鑄鐵如意花裝飾。橋架采用低照度照明,燈具位於欄桿立柱頂部。全橋簡約、明快、輕盈、新穎,富有時代感,與太湖景觀相得益彰。從遠處看,它就像落在太湖諸島之間的白銀,為碧波太湖增添了新的面貌。橋面為壹般二級公路標準。
道路布線工程、橋面路燈安裝、欄桿噴塗工程分別由吳縣交通工程公司第六工程處、吳縣銀河照明器材廠、蘇州白領藝術設計公司世工承擔。野山島和長沙島陸上公路長2870米,寬15米,為二級公路,其中野山島376米,長沙島2494米。野山島公路路基工程由西山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於1994年5月竣工。長沙島路基工程由胥口鎮人民政府組織委托長沙村委會實施,於1992完成。路面工程由吳縣交通工程公司第六工程處實施。完成於1994+00。
太湖大橋設計荷載為汽車20噸,拖車100噸,大橋設計速度為60 km/h..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