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工程背景
壹座高速公路大橋位於浙江省。橋梁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後結構的連續空心板梁。跨徑布置為4×16m,橋梁總長68.4米。橋面布置為0.5m(護欄)+19m(車道)+0.75m(護欄)+1.5m(中央分隔帶)+0.75m(護欄)+19m(車道)+0.5m(護欄),橋梁總寬42m。橋梁下部結構采用樁柱式橋墩,鉆孔樁基礎。
臺背是連接橋臺和路基的關鍵部位,關系到橋臺的穩定性和行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加固橋臺背井關系到公路橋梁的質量和車輛的行駛安全。
橋梁主要病害現狀
根據檢測單位的描述,該橋主要存在以下病害:
1,背土壓力的影響,填土本身的沈降和後墻的破壞以及梁的局部屈曲、開裂和損壞。
2.由於橋臺後回填土的推擠作用和地基的不均勻沈降,橋臺前的護坡嚴重開裂,脫離了橋臺帽。
3.支座鋼板銹蝕,大部分支座橡膠剪切,主要是由於路基沈降和橋臺在橋臺後水平力的作用下向前滑動,導致支座橡膠沿橋向剪切變形。
4.後墻破損側的伸縮縫縫寬幾乎為零,處於“卡住”狀態。
三、加固方案及技術
1,加固方案
1)鑿除開裂、破損嚴重的橋臺耳背墻,保留原鋼筋,植φ 16,使新老混凝土形成壹個整體,澆築比原設計高壹個等級的混凝土。
2)由於橋梁伸縮縫的失效,其正常性能受到了影響。這次更換,施工範圍內的橋面鋪裝重新澆築。
3)橋臺支座變形嚴重,局部支座空洞。本次加固中,兩側支座整體同步提升更換。
橋臺後加固處理:為減少橋臺後土壓力和土體滑移對橋臺樁基的影響,本次對橋臺進行加固,具體方案如下:方案壹,橋臺後註漿加固,用袖閥管對10m範圍內的橋臺後路基進行註漿;方案二(推薦方案),橋臺換填輕質泡沫混凝土加固,換填深度為原地面線以下50cm。
主要施工技術
1)本橋擬鑿除的部分結構施工順序為:橋面鋪裝→板→橋臺背墻和耳墻。所有橋面鑿除構件主要為小型構件,采用空壓機人工鑿除,而非大型機械拆除,以保證各構件拆除,不損壞原有結構構件。鑿除的區域周圍應設置安全防護網,既能起到壹定的防護作用,又能防止破碎的混凝土碎塊掉落。在鑿除橋面過程中,應明確橋面混凝土與梁板混凝土的分界線,盡量避開梁板混凝土,防止梁板在起吊過程中斷裂。破碎的混凝土塊應及時運至固定地點堆放,統壹處理。底板、橋臺背墻和耳墻應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結構鋼筋。原有結構鋼筋損壞的,應通過植筋的方式進行修復加固。
2)耳後墻采用φ 16植筋加固,並澆築比原設計等級高的混凝土。
3)橋臺後袖閥管註漿:袖閥管註漿法的基本施工流程可分為泥漿護壁成孔、灌註套管材料、設置袖閥管和固定管止漿、註漿等步驟。
其工藝流程為:設定孔位→移機至孔位→復核孔位→鉆進至設計深度→做好成孔記錄→復核孔深→下放袖閥管(套管材料、袖閥管、密封)→下放鋅管(註漿頭、管路連接)→拌漿→開啟註漿機→吸漿(拌漿)→分步提管→結束。
4)臺背泡沫混凝土的換填:泡沫混凝土是壹種通過機械手段充分發泡,泡沫與水泥漿及其他摻合料按壹定比例充分均勻混合,然後通過泵送系統澆築,自然養護後形成具有大量封閉氣孔的輕質填充材料。工藝流程,泡沫混凝土的生產過程包括泡沫制備、泡沫混凝土拌合物制備、澆註、養護和檢驗。基層清理→按設計或圖紙要求確定厚度和高度點→澆水濕潤→制作泡沫混凝土→按施工順序澆築成型→養護→檢查和成品保護。
5)支座整體頂升更換: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梁頂標高復測、頂升高度確定→腳手架及工作平臺搭設→數控同步頂升系統連接調試→安裝千斤頂及位移傳感器→頂升→提升至設計標高→墩頂垃圾清理→支座更換→千斤頂回油、同步頂升系統卸載→支座更換完成→支座空位檢查→腳手架拆除、場地清理。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和建議
結合某橋梁工程實例,主要針對橋臺臺背存在的病害提出針對性的加固措施和方法,希望能為橋臺臺背的施工和加固提供壹些參考。
“橋臺背墻病害及維修加固方案”詳細信息在仲達咨詢&建設通,妳想要的所有相關建築施工信息都有。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