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介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出資建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位於九省通衢的武漢。其前身是武漢業余鋼鐵學院,創建於1956。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壹所專業特色鮮明,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集全日制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工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為壹體,涵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涉外學科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校園總占地面積1270畝,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校內實驗實訓室107,校外實訓基地161。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83萬余冊,地方電子文獻資源34萬余種。校園網覆蓋五個校區,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先進的信息環境。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以“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骨幹。教職工768人,其中專任教師450人,高級職稱175人,研究生學歷193人,“雙師型”243人。學校還聘請大型企業的專家、工程師、技能大師擔任兼職教師,擁有壹支由具有校外工程、管理實踐經驗的資深專家組成的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學校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位居全國高職教育前列。目前約有13000名學生。專業是工科,有機電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汽車與材料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圖文信息中心、技能鑒定中心等多個教學實體。招生備案專業39個,其中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中央重點建設專業2個。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繼續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初次就業率達到95%以上。
學校依托大企業辦學優勢明顯,以生產性實訓為特征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特色鮮明。學校與大企業在專業設置、課程開發、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全面合作,實施了教學、科研、生產優勢資源的整合和集成。目前已與全國100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訂單式”教育形成了“教育、培訓、就業”壹體化模式。
學校致力於“質量興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圍繞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目標,學校把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實訓和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應用和創新能力。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方針,建立完善的獎貸制度,設立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學生創業就業指導中心等服務機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完善的指導和服務。全面拓展學生發展空間。在校學生可選擇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名校聯合舉辦的“定學”,取得自考本科畢業證,符合條件者授予學士學位;畢業生可選擇普通高校本科學習。經過兩年的連續學習,符合條件者可獲得本科學位。
學校具有較強的社會培訓服務能力,是國家“高級技能人才(機電工程)實訓基地”、“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武漢)設備管理與診斷技術實訓基地”、“湖北省高級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湖北省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有壹支經驗豐富的培訓團隊,設有管理培訓部、工程技術培訓部、技能鑒定中心、技能培訓中心、礦業培訓中心等多個培訓部門。建立了培訓策劃、實施、診斷全過程的培訓服務體系,為WISCO防城港鋼鐵基地乃至社會提供企業安全管理系列培訓、青年人才培訓、技師訓練營、冷軋2030技能培訓、技能鑒定等社會化服務。三年來,每年為社會提供培訓服務約5萬人次,派出培訓單位滿意率高達96.2%。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是全國冶金教育協會高等職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近年來,學校在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承擔並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和市級項目資助40余項,承擔了WISCO重點科研和技術攻關項目60余項。每年有100多篇論文發表在各類核心期刊上。贊助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有《武漢工程職業學院學報》(ISSN 1671-3524/CN42-1652/Z)、《武漢冶金管理幹部學院學報》(ISSN 1009-1980/CNN)。
經過60多年的辦學積澱和文化傳承,學校已發展成為壹所辦學特色鮮明、工學結合優勢明顯、內涵發展特色顯著的高職院校。學校先後獲得“中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中國職業協會科研成果突出貢獻單位”、“中國最具價值企業大學”等多項榮譽稱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職工技能競賽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冶金職業院校學生實踐技能大賽、湖北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等國家級、省級比賽中獲獎6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