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歷史悠久。郡縣制建立於195年(東漢興平二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素有“武陟王獻縣”、“山中風景如畫”之稱,是著名的教育、建築和工藝美術之鄉。屬於長三角經濟區,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浙江中部歷史文化名城。東陽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孕育了壹大批仁人誌士,如著名的北伐名將金佛莊、新聞先驅邵飄萍、著名科學家、植物學家蔡等。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東陽市。東陽市位於浙江省中部,面積1739平方公裏。地形以丘陵和盆地為主。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日照200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351毫米,東陽河、東陽南江橫貫全境。全市總人口80萬,轄11鎮,1鄉,6個街道辦事處。
東陽自然資源豐富。已發現並探明的礦產有金、銀、銅、鈾、螢石、鉀長石、花崗巖等20多種。可采儲量很大,螢石2億噸,鉀長石654.38+5億噸,花崗巖1萬立方米。鈾礦是中國東部八大鈾礦之壹。
改革開放以來,東陽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走向小康,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各項社會事業和諧發展。從65438年到0995年,東陽成為浙江省首批小康縣(市)。2001,位列全國百強縣市,在全國所有縣市中排名71。2003年,它前進了22位,排在第49位。近年來,東陽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穩定第壹產業,重點發展第二產業,興辦第三產業”的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全面實施“重點發展第二產業,繁榮城市”的經濟發展戰略,揚起了二次創業的風帆。2002年被省政府列為第二批10信息化試點縣(市)之壹。2002年被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17經濟強市(排名第13位)和首批13縣級省級文明城市。2004年,我市通過省級考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04年,我市成為“2004年海內外公眾最喜愛的中國城市”之壹。200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8億元,同比增長12.2%;財政總收入6543.8+0.379億元,同比增長654.38+03.3%,地方財政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654.38+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03元,同比增長7.5%。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全市逐步形成了磁性電子、醫藥化工、針織服裝、工藝美術、建材五大支柱的產業格局,湧現出橫店集團、廣廈集團、浙江英光化工有限公司等壹批大型企業。在工業產品中,磁性材料、醫藥化工中間體、皮革制品、地墊、木線、揚聲器是我國最大的生產基地之壹,尤其是磁性材料占國內市場的70%以上。東陽橫店被譽為“中國磁都”、“中國錫箔大王”;東陽的氟化工是全省三大生產基地之壹,東陽也是浙江的醫藥工業大市,排名全省第三。
東陽是浙江省農業高產區之壹,深化和完善農村改革的典型——“摘魯經驗”在全省推廣。農田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榮獲浙江省第六屆水利“大禹杯”金獎。東陽有豐富的農村特產。主要特產有火腿、藥材、茶葉、席草等。延胡索、白術、白芍、貝母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延胡索產量居全國首位。千鄉中藥材市場是中國十大中藥材市場之壹。東陽火腿加工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金華火腿出東陽”。東陽的“雪芳姜推”在國際博覽會上多次獲得金獎。東陽是中國茶葉生產的中心城市。名茶“東陽春芽”在唐代很有名,是朝廷貢品。東陽也是中國最大的草席生產基地。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市)”和“中國香榧之鄉”。
東陽享有“各類工人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的美譽。東陽建築業發達。在北京、上海、杭州建立了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建設基地,新開30多個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基地。近年來,我市建築企業創優質樣板工程100余項,獲13魯班獎。全市原有建築施工企業123家,現已整合為79家,其中特級資質2家,壹級資質12家,二級資質23家。2005年,建安產值突破300億元。65438-0995年,東陽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木雕、竹編)。東陽木雕是浙江三大木雕之壹,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東陽木雕《八十七神仙卷》和竹編《漁父》均獲中國民間美展金獎。浙江省人民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贈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大型木雕屏風“杭桂”,由東陽木雕總廠制作,2002年被授予“中國木雕之鄉”稱號。東陽竹編早在宋代就有名氣,近代大型室內裝飾竹編“九龍壁”屏風被列為國家工藝美術珍品永久保存。東陽的木線業是東陽繼木雕、竹編之後的又壹工藝美術奇葩。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在木線需求量最大的華東地區占據80%的市場份額。2002年被浙江省林業局授予“浙江省木線之鄉”。
東陽文化淳樸,教育繁榮,素有“勤耕苦讀”之風。歷史上人才輩出,有* * * *稱號的有305人,其中有6人是武狀元,5人是前副總理。在古代,有著名的官員,如虞書,喬行健和張國威。近代有著名北伐名將金佛莊、著名物理學家邵飄萍、、著名植物學家蔡、臺灣報業大王王體吾等。據統計,目前東陽市共有兩院院士10人,在國內外工作的東陽市博士、博士後900多人,教授、研究員等高級職稱人員6000多人。早在1989,他們就被人民日報譽為“百博士相逢壹城,千教授同故鄉”。從65438年到0999年,全市26個鄉鎮全部實現高標準“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浙江省最早全面實現高標準“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縣(市)之壹。200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東陽為全省首批“教育強市”。
東陽基礎設施完善。現在東陽市占地36平方公裏,有洪門廣場、西山公園等壹批市民休閑娛樂場所。東陽交通四通八達。東(陽)-永(康)二線、東(陽)-盛(周)線、東(陽)-宜(武)線已全部建成,全市基本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市區距杭州164km,距寧波168km,距浙贛線義烏火車站18km,距民航義烏機場25km。已建成的金(化)甬(寧)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珠(合)甬(嘉)高速公路貫穿東陽。基本形成了初步的現代化通信網絡,所有鄉鎮實現了交換程控。是浙江省第四個“電話城市”,正在努力創建省級“信息城市”;電力供應充足。全市有22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數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達到4.43萬千瓦。電網調試自動化,保證不間斷供電,被電力部評為農村電氣化縣(市)。水資源極其豐富。全市年均徑流量654.38+0.6億立方米,總庫容4億立方米。飲用水水質達到國家壹類水標準,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654.38±0.000%。
近年來,東陽市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實施“三大回流工程”(即東陽人才回流工程、華僑臺胞回流工程、大商建築商回流工程),對來東陽投資的客商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還專門設立了對外開放辦公室和投資環境投訴臺,對來東陽投資的客商實行壹站式接待、壹站式服務、壹站式辦公,並率先在經開區設立涉企收費。現在,“讓商賈發財,共謀東陽發展”已經成為全市的知識,形成了“全民聚焦經濟,千方百計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東陽人在國外每年創造的經濟總量400多億元,凈收入60多億元。為了充分利用這壹優勢,東陽提出發展“東陽人經濟”,開展“四引進”回歸工程——引進企業、資金、科技項目和技術人才,促進東陽經濟和東陽人經濟的繁榮。東陽市委市政府把2002年定為“改善投資環境年”和“招商引資年”,從戰略高度重視發展環境的改善,通過創新思路、高效政府作為、減負治亂、合力促企,掀起了招商引資的高潮。2004年,全市引進市外內資企業135家,引進資金16億元,其中投資2000萬元以上企業30家;合同利用外資6038萬美元,引進10萬美元以上項目1個。兩年內實際利用外資翻了兩番。
在“工業興市”和“城市化”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東陽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浙江省城鎮體系規劃,提出了“建設經濟強市,加快建設建設中城市”的戰略目標。他們抓住機遇,邊富邊進,只爭朝夕,力爭在2005年前把東陽建設成為壹個工業強市、建築大市、優秀旅遊城市、文化教育名城的經濟繁榮城市。
東陽,像壹首流動的歌,壹幅滾動的畫,總是那麽美麗迷人。
名優特產
草絲
東陽是浙江三大草席生產基地之壹。草席歷史悠久,質量上乘。
東陽草絲種植於清初,已有260多年的歷史。當時就種了胡蘆巴。清朝康熙新修訂的《東陽縣誌》記載“草絲呈三角形,好織女抵席壹半”。民國元年(1912),興賢鄉雅村(今方俊鎮)農民羅祖順從黃巖引種龍須菜,試種成功後全面推廣,取代三棱裂頭蚴。
石盤青棗
東陽是中國南方重點紅棗產區之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龍的《東陽縣誌》載:“水果之屬:棗、栗、香榧等。”;“棗,茶場(今威坪茶場村)生產者大而甜”。明萬歷《金華賦誌》載果:“南棗是東陽最著名的茶園”。清康熙《新建東陽縣誌》載:“南造,浙東諸郡遠至京師,仍為茶場名,後有魁造、同心造。
香榧
香榧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經濟果樹,已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果實成熟17 ~ 18個月,被譽為“香榧第三代果實”,是幹果中的珍品。東陽市西苑山區是香榧生長最理想的地區,也是西苑香榧的產地,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氣候宜人,山地肥沃,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千祥醫藥
延胡索、白術、芍藥和川貝母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東陽的延胡索含延胡索素、A等15種成分,質量全國最高,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千鄉中藥材市場是中國十大中藥材市場之壹。
茶葉
東陽種茶已經1100多年了。名茶“東陽春芽”在唐代很有名,是朝廷貢品。天壇牌超級珍珠茶1984在西班牙馬德裏舉行的第23屆國際食品評選大會上榮獲金獎。1966年,東陽被列為全國重點產茶縣。
活推
東陽火腿加工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金華火腿出東陽”。據丁咚版《本草綱目》記載:“蘭熏,俗稱火腿,出自金華,屬六合,僅東陽、浦東較好。”東陽“雪芳姜推”1905獲得萊比錫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15獲得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首屆金獎。
小京生花生
小京生精品花生產於浙江東陽花生之鄉山丹。秉承傳統技藝,經科學方法精制而成,品質香脆可口,具有獨特的農家風味。因為三旦地處東陽,遠離汙染,其小京生精花生符合當今綠色食品的要求。
野生蕨根粉飲料
野生蕨粉和葛粉是潘達山蕨根粉飲料的主要成分,兩種原料均來自國家生態示範區浙江磐安縣潘達。潘達主峰海拔1245米,這裏特殊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條件成為藥用植物生長的理想場所。該地區共有野生藥用植物1219種。
電纜表面
索面,又名長壽面,是延續了上百年的傳統產品,主要產於東陽市巍山鎮黎明村。東穗牌索面是東陽農民俱樂部巍山分會的榮譽產品。
索芬
東陽索粉:是東陽特產,以高直鏈澱粉大米為原料,采用傳統加工工藝精制而成。它具有無糊煮、食用方便、風味獨特、價格低廉、質量好的優點,適用於煮、炒、拌粉制作各種風味的小吃。
南棗
南詔產於浙江省東陽市。本品選用獨特的雙仁大棗為原料,經數十種傳統獨特工藝加工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劑,保留了雙仁大棗的純天然成分。
名貴中藥“吳茱萸”
吳茱萸:另壹個著名的屈腰子,伏辣椒和臭泡子。其性味為熱、辛、苦。主治:散寒止痛,止嘔助陽,止瀉止瀉。可用於頭痛、絞痛、腳氣、痛經、胃脘痛、嘔吐、反酸、口瘡等。
鹿血酒
梅花鹿是寶,鹿血是寶中之寶。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鹿血能改善腦組織代謝,有明顯的鎮靜安神作用;能通過提高血清睪酮含量來增強性功能;能顯著提高血細胞和血蛋白的含量,從而表現出補血的功效。
天玉伽品
天加皇家禮盒是集金華火腿、皇家貢品雙仁南棗、純天然野生珍貴蕨粉、延年益壽奇果香榧、眾多學子聞名的博士菜於壹體的綠色健康食品。是家庭食用,饋贈親友的上等珍品。
旅遊介紹
東陽素有“山川之地”之稱,山川秀美,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恐龍化石、新石器、五角等古跡。占地500多畝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寨,是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文化遺產”,被稱為“中國民間故宮博物院”。市內有平巖東府、洛河山、蛇木山等30余處省市級風景名勝區。橫店影視城投資20多億,占地4000多畝,擁有秦王宮、清明上河圖、廣州街、香港街、古宅、槍戰片、武俠片等10大影視拍攝基地。200多部影視劇在這裏誕生。是亞洲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譽為“東方好萊塢”。2000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投資7000多萬元建設的白雲文化城包括觀音塔、觀音湖和東南亞最大的千手千眼觀音佛像。
東陽擁有完備的城市旅遊功能和設施,現擁有20多家星級涉外飯店和旅遊定點飯店,10多家交通和汽車公司,420多輛出租車。全市共有7家旅行社,包括東陽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市旅遊有限公司、橫店旅行社。
東陽旅遊商品豐富。東陽木雕很棒,東陽竹編很棒。早在1915就獲得了巴拿馬世博會金獎。“雪芳醬腿”是金華火腿的精品,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東白春芽,中國名茶,唐朝時為宮廷貢品。香榧和小京生也是東陽的特產。
進入21世紀後,東陽正在向以工業強市、建築大市、旅遊佳市、文化教育名城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化中等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