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裏的肉的來源
包子是壹種深受北京人民喜愛的食物,但其中壹些可能含有“毒餡”。近日,做包子生意的馬先生告訴記者,本市壹些包子店都在用豬的“血脖子肉”做餡。這種肉位於豬的頸部,含有甲狀腺和淋巴結。吃多了會有中毒癥狀。記者就此進行了充分的調查。調查批發市場壹次性賣500斤血脖子肉4月中旬,記者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肉館看到,幾乎每家豬肉攤主都在賣血脖子肉,每500克價格在2.4元至3元之間。正常豬肉價格應該低至500g 5元。記者看到,這些血淋淋的脖子臉色蒼白,滿是腥臭味,皮膚上有明顯的顆粒感。曾經經營壹家包子店的馬先生告訴記者,那些顆粒是豬脖子上的淋巴結和脂肪瘤。在和記者聊天的時候,壹個正在喊血脖子肉的攤主說:“有壹些小市場來找我批發,也有壹些賣包子開飯店的人來這裏買。昨天剛做了壹筆大買賣。壹個專門做超市速凍餃子的老板找我要了500斤血脖子肉。”經記者反復詢問,幾位攤主證實,他們所賣的帶血的頸肉是從“私宰”處進口的。目睹賣“毒餡”包子店的是壹個血脖子肉餡的老顧客。除了像新發地這樣的壹級批發市場,記者還在壹些二級批發市場看到了血脖子肉的銷售。在大興區黃村小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血脖子肉的價格是500g 3.5元。就在記者與攤主交談時,壹名中年婦女壹下子買了25公斤帶血的頸肉,讓服務員把肉擡進壹輛面包車。記者隨車來到通州區馬朱橋商業街北側的壹家肉店。看到中年婦女已經卸完貨,記者走進店裏。記者看到,中年婦女正在把剛買回來的帶血的脖子肉放進攪肉機。大量白色無肉的脂肪餡從拌肉機的出餡口慢慢擠出。這些肉末售價500克3.8元。這時,壹名男子走進店裏,買了15公斤帶血的頸肉。中年婦女告訴記者,這名男子是她的老客戶,正在附近做早餐。隨後,記者跟隨該男子離開了肉店。只見這個人拎著壹個黑色塑料袋,脖子上帶血,肉餡,拐進了另壹條街。走了壹公裏左右,進了壹家包子店。這家包子店賣5塊錢500g的包子。如果用好肉的成本翻倍,用血脖子肉做肉餡的不只是通州區馬朱橋商業街附近的這家包子店。記者在大興區蔡羽鎮的小籠包店裏看到,工人們正在制作混合血脖子肉餡的小籠包。大興區鎮這家包子店的李老板認識記者的線人。看到是熟人帶來的,他很有信心地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商經歷。李老板給記者算了這樣壹筆賬:每500g的包子成本5-6元,不包括人工、水電、店面租金等費用。,4塊錢以內的必須降低成本,不可能用質量好的肉來換最“值錢”的肉餡。只有將少許瘦肉與血頸肉等剩菜混合,再加上菜餡,才能獲利。“不然以現在的市場價,前腿和後屁股每500克5元的豬肉,包子成本就要翻近壹倍!”李老板說。豬肉價格表新發地批發市場:血頸肉2.4至3元,其他豬肉每500g最低;小市場(二級市場):血頸肉3.2至3.7元,其他豬肉每500g最低;5.5元,血脖子肉私宰源,直接上市;從大興區蔡羽鎮的這家包子店,記者也了解到了他們血脖子肉的來源。在蔡羽鎮壹個個體養豬戶的家裏,記者看到,屠夫把豬宰完,割下豬頭後,就開始處理“血脖子”。據屠夫介紹,這些帶血的脖子會直接送到大興的壹些市場去賣,有時候餐館會直接從他那裏收購。記者指著血脖子上的顆粒狀淋巴結問屠夫:“這些東西能吃嗎?”屠夫用刀砍下壹條血淋淋的脖子,說:“怎麽了?拌好餡再吃壹樣。”新聞提醒,脖子肉帶血的包子黏糊糊的。有經驗的人告訴記者,如果想分辨包子是不是血淋淋的脖子肉做的,可以咬壹口或者攪拌壹下。吃壹口包子,如果感覺肉餡的黏稠度超出正常口味,極有可能是血脖子肉餡。另外,可以用筷子攪拌生餡。如果餡料太粘,也可能是血脖子肉做的。據了解,血頸肉位於動物的頸部,含有大量的淋巴結和脂肪瘤。同時,甲狀腺也位於動物頸部的喉和氣管中。妳會在血頸肉上看到壹些灰色或者暗紅色的肉球,這就是淋巴結。淋巴結可以過濾、殺滅和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病毒,但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病菌和病毒,短時間加熱不容易殺死,所以食用後容易感染疾病。甲狀腺的主要成分是甲狀腺激素,穩定耐熱,只有加熱到600℃以上才會被破壞。人食用甲狀腺後,大量的甲狀腺激素會擾亂人體正常的內分泌活動,引起壹系列精神和神經癥狀,同時人體正常的物質代謝也會受到幹擾,出現各種中毒癥狀,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官方的說法是嚴查非法血脖子肉。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血頸肉由於位於豬身上最密集的淋巴結處,屠宰時需要進行壹定程度的加工。質監部門嚴禁未經切除脂肪瘤和淋巴結的血頸肉流入市場,並對其進行檢查。靖宇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原大紅門肉類聯合廠)銷售部,個人很難清理幹凈。郭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對生豬肉的加工要求非常嚴格。我們必須切除豬身上所有的淋巴結和脂肪瘤。壹般人很難收拾。而且,我們從來只賣血和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