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0,11年6月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大學生人數約為15萬,8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很明顯,有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癥狀。然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普遍,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之壹。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反映到“xx大學”,並列為我們下壹步的工作目標之壹。
我記得有個有趣的笑話是這樣說的:當代大學生有德有才是優秀,有才無德是危險,有德無才是缺陷,無德無用!誠然,學校只給了我們知識和技能,卻沒有給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壹個有德之人。就好像我們是蘋果,學校為我們反復打磨打蠟,讓蘋果看起來又亮又亮,讓人垂涎三尺。外表紅不均勻的蘋果不能保證,但內部已經腐爛潰爛,或者在核裏長了壹個胖胖的蟲子。我覺得每個人對待爛蘋果都是壹樣的——扔掉,哪怕是紅的,哪怕是有食欲的。那麽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呢?具體有哪些表現?有哪些危害和解決方法?各位,慢慢聽我說~ ~
第壹種普遍的問題是易怒和厭學。具體表現就是逃課,對什麽都不熱情,整天無所事事,卻不斷抱怨:“好無聊...太無聊了...我不想去上課……”。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考砸了,上了不喜歡的大學,所以對學習和這個世界感到厭倦。比如我不喜歡我的專業,不喜歡上專業課。不過我覺得最常見的還是“純煩躁”,就是因為想煩躁而煩躁。是壹種虛無的,純粹的,無端的煩躁。用白話講就是“左”。我覺得這是80後、90後特有的壹種情緒。我們厭學,我們厭世,我們討厭壹切,我們總是亂七八糟,這讓我們的內心煩躁不安。這是新壹代大學生的普遍情緒。有的人只是間歇性發作,有的人常年發作。我認為這種病是無法治愈的,因為它的誘因是無端的,致病因素是不存在的。這就好比妳想炸掉壹棟樓的地基,但那是空中樓閣——沒有地基,除非空投,否則不知道怎麽把炸彈放上去。我覺得這個“投下的炸彈”可能是時間,可能是青春期躁動時的壹種表現,成熟了就好了。但這種心理的副作用是深遠而持久的,破壞力和殺傷力極強。它摧毀了學生的上進心,模糊了他們的目標,使他們失去了方向感,從而使他們在大學裏什麽也學不到,過著平庸的生活。畢業後,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壹事無成,用人單位也不要他們了,也許連對象都找不到了。
第二個心理問題是要緊跟潮流,喜歡,喜歡奢侈品,而且必須是別人有的東西。俗話說:別人碗裏的肉香,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別人家的媳婦美!雖然這只是個玩笑,但充分暴露了大多數人的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價值觀可能並不完美,於是出現了壹個簡單的方法——大多數人堅持的才是對的!大多數人擁有的,我也應該擁有!魯迅叔叔曾經說過:“世上本沒有路,所以很多人會成為路”。這句話在這裏可能不太合適,但我想說的是大學裏普遍存在的跟風現象:親愛的,快來買壹頂童式的帽子吧?妳看,好多人都戴,而且這麽受歡迎~ ~親愛的,妳要買iphone嗎?今年最流行,很多人都買~ ~但是,有些大學生,不顧自己的審美角度,不顧自己是否需要,不顧口袋裏幾毛錢,果斷先買!反正很多人買,我也不會吃虧,這是不對的。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哪些應該,哪些不應該。
當然,還是有少數人沈迷於網絡,尤其是男生。他們晚上出去,他們戰鬥到死,他們醉生夢死,他們揮金如土...妳有沒有為了遊戲升級而停止吃飯睡覺出門洗臉刷牙?妳曾經為妳的遊戲花很多錢在裝備上嗎?妳不是為了上網放棄了遊戲的每壹分鐘嗎?如果妳有以上所有癥狀,那麽恭喜妳,妳已經成功養成網癮,在虛擬世界裏無法自拔,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升級!升級!!升級!!!這種問題類似於吸毒者,需要靠自制力和意誌力,甚至強制手段來克服,治愈周期長。
有人說大學是愛情的聖地,但反方向也是失戀的聚集地。有些大學生承受不了失戀的悲痛,不能很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導致無心之事,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但也有壹小部分人活在自己悲傷的陰影裏。他們不想擺脫它,但他們不想擺脫它。他們整天為對方感到難過。其實失戀的影響遠沒有那麽深。這也是80後、90後“做”的典型表現。
大學裏請人吃飯是常事,但也有為了面子來回請人的。“請客的時候,請妳去掏錢包,吃到肚子抽筋。”這其實是虛榮的另壹種表現。除此之外,還有常見的心理問題,比如給老人榨果汁,叛逆,家庭關系不和諧,認為父母生來就是欠他錢,為他做貢獻。這樣的孩子真的應該讓他體驗生活,切斷生活來源,體驗父母的艱辛,賺錢不易。
其實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並不少,突出的問題也很典型。這需要社會力量的正確引導,也需要大學生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寫的可能只是冰山壹角,還需要大家壹起去挖掘和破壞巨大的水下冰層。我願意和君* * *,壹起努力,我願意用這個文件!
個人成長報告2
我叫xxx,是壹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我今年21歲。時光飛逝。我回憶自己走過的路,有快樂和悲傷,有委屈和挫折,有天真的幻想,有遠大的誌向和目標。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像跳動的音符編織著我美麗的夢想和絢爛的人生。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我愛我的人,因為他們給了我機會和力量。
我出生在壹個普通的家庭。雖然我的父母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他們對生活有壹顆熱情的心。他們有事業心,誠實,豁達,有責任心。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成長為壹個活潑開朗,誠實善良的女孩。
當我七歲的時候,我離開了父母,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小學的時候,在老師的教育和關愛下,我健康快樂的成長,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但是時間悄悄地溜走了,我也在成長。進入初中,壹切都很陌生。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熟悉的逐漸變得熟悉。校園不再陌生。老師同學也成了朋友,所以走過陌生人,壹切都變得快樂。中學主要是學習,但我從來沒有好好學習過。我總是喜歡上課睡覺,很聰明,但是每次考試都能考的很好。所以在老師眼裏,我是壹個愛學習的調皮孩子。我博取了老師的好感,高高興興地進了高中。
高中生活緊張而充實!然而我卻陷入了低谷,後來發現初中的學習只是靠自己聰明,靠突擊考試來學習。而不是循序漸進的學習。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知識。所以和其他同學的成績拉開了很大的距離。漸漸的,我覺得老師對自己沒那麽關心了,沒那麽愛了,沒那麽驕傲了。想迎頭趕上卻找不到前進的動力。我覺得很沮喪,很沒用,但是在老師的鼓勵下,我終於鼓起勇氣相信自己,依然不能放棄。我決定我必須努力考上大學。
聽說在大學裏,先學會做人,再去學習。我在大學生活中也經歷和實踐了這句話。逐漸發現壹個人對人生的價值,所以不斷的鞭策自己,改善和提高自己,成為壹個優秀的人。我覺得我還有很多面授需要加強。第壹,我堅持讀書,好好讀書,多讀書。與偉大的靈魂對話,讓個人修養得到提升。終身學習有自己的目標。第二,學會選擇和包容別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除了變得更好,積極進取,按照計劃采取有規律的行動,逐步實現目標,別無他法。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前進道路上的每壹小步。不要幻想運氣好到天上去,所以我把全部精力放在短期目標上,相信自己能實現更長遠的目標。堅持不懈,每天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不管成績有多小。
我期待美好幸福的生活,希望努力學習和工作,希望有所成就。
身邊的朋友都說:我性格外向合群,積極向上,有很好的溝通能力,善於表達,頭腦靈活,思維能力強,但是我有我的缺點,有時候太粗心,不註重細節。但我相信我會完善自己所欠缺的,找到自己的路。
個人成長報告3
我今年37歲。本人1991畢業於上海體育師範學校。長期從事體育老師和大隊輔導員工作。喜歡和孩子打交道,多次被評為“學生眼中的好老師”。成為壹名合格高尚的學生精神向導,解謎的幫手,孩子真正的朋友,是我多年來的美好願望。
第壹,自我成長分析
(壹)美好純真的童年
因為父母都很忙,尤其是父親,我出生半年後就離開了他們。我從小在鄉下外婆家長大,直到上了幼兒園的班。那是壹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我簡樸的農村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父親很能幹。我父親壹個人縫制了我們三個兄弟姐妹的衣服和鞋子。我爸爸會做我們玩的風箏和燈籠。我小時候無憂無慮。
(二),青春期的轉折點
因為長期呆在農村,有壹口純正的南京本地口音,上了壹年大班。因為我的出生月份小了幾天,所以國家的這xx屆學生比較多。我被嚴控在鄉下外婆家再呆壹年。此時的我內心“狂野”,很愛玩純正的南京土話,讓教我小學壹年級的上海語文老師傷透了心。我經常被它傷害。壹至四年級的小學生活是在懵懂中度過的。雖然我的成績不是很好,也經常闖禍,但是我很開心。五年級時,父親被評為上海市“五講四美”積極分子,到處受到別人的表揚。站在父親身邊,我滿心榮耀,敬佩父親。多麽偉大的父親啊,家裏的壹切都是他打理(當然他媽媽也是其中壹部分),孝順老人,工作上也有顯著的成績。他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看著他那壹疊疊獲獎證書,我深有感觸。我是壹個總讓爸爸擔心的女兒。我想和父親競爭,做壹個讓他驕傲的女兒。
到了中學,我努力學習,第壹個證書被授予“學雷鋒好孩子”。那天,我非常激動。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我邊跳舞邊唱歌。我父親很晚才回來。我壹直等到半夜,迷迷糊糊聽到父親回來了。我頓時神清氣爽,迫不及待地把獎交給父親。我父親其實很累。他疲憊的臉看出我沒睡,正要說什麽。看到手裏的獎狀,他輕輕說了壹句話。壹句簡單的關心讓我覺得很溫暖。我開始努力工作,想得到父親的表揚。每次獲獎,我總是第壹個告訴父親,包括現在,我也是第壹個給父親打電話。初中三年,不斷進步,學習成績擠進班裏前10,報考了上海體育師範學校,成為壹名師範生。
(3)、平淡宜人三年。
我進入師範學校後,學習越來越努力。雖然在上海人生地不熟,但我的倡議得到了上海班主任的肯定。我擔任班級的團支部書記,主管班級的經濟大權。我被評為三好學生,每年都獲得獎學金。
自我改變
我師範三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因為強烈的父母之情,雖然我得到了上海老師的肯定,想留在上海,但我毅然選擇了養育我、生我的眉山。前幾年因為剛入職,粗心大意,缺乏深度思考,做事熱情,但效果不明顯,讓我遭受了很多挫折。有壹段時間,我的自信心大大降低,自卑充斥了我的整個身心。特別累,晚上睡的很淺,遇到事情也比較浮躁。這壹刻我特別想回到父母身邊。為了不給他們增加負擔,我盡了最大努力,卻不經意地嘆了幾口氣,讓細心的父親看出了端倪。和父親談過之後,我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我想做好,但是我太雄心勃勃,不切實際,沒有計劃...之後在網上查了資料,在新華書店買了第壹批關於心理健康的書。卡內基的《人性的缺點》成為我在心理學領域的第壹本書。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和我壹樣經歷挫折的人的經歷,我並不感到孤獨。他們的經歷都是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正常經歷,我並沒有感到失落。在實驗本上嘗試了壹些好的體驗方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到目前為止,成功的感覺激發了我的自信心。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我感覺到。所以,我對自己說,“妳可以的。妳要開朗自信,成為壹個有魅力的人。”因為我的自信,我不再退縮。在教學中,我經常會準備很多資料,體育課新鮮精彩的案例讓我上課得心應手。工作後,我不再封閉自己,努力主動與他人交流,積極參與同事的活動,爭取每壹個發表意見的機會。變化發生在不經意間。站在講臺前,因為精心準備,我自信大方。後來沒有演講,我也能滔滔不絕,對學生發火的機會越來越小。我成了孩子喜歡傾訴的對象,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對待同事,學會了調侃,幽默,謙虛。18年間,我學會了開朗自信,我學會了主動與人打交道。我的論文和公開課多次在省市獲獎,四次被評為“學生眼中的好老師”,獲得眉山地區“體育學科帶頭人”、“百花獎”等榮譽稱號。2008年,我還被評為雨花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二、職業行為分析
(壹)成為壹名心理健康教師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職業要求。
通過對自己人生歷程的分析,我個人感受到壹個良好健康的心態是多麽重要,健康的心態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健康教師這個職業是壹個能使我心智成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高尚職業。同時也是給人玫瑰的職業,在我手裏留下余香。成為壹名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詢師,是我心中的壹個願望。
教書育人有兩張皮,教好書和教育好人。教師是壹個與人打交道的職業,煩惱會困擾每壹個學生。在很多同學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個膽小的自己。如果當時有人能幫助我,也許今天我會走得更遠。我接觸到心理咨詢的工作後,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職業,並且樂在其中,因為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是壹個自我審視的過程,我會不經意地運用到家庭和事業中,用另壹種方式看待身邊的人和事。
(二)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利弊
優勢:
1,性格上特別喜歡孩子,特別愛教育。這種骨子裏的東西,總能堅定我對心理咨詢的信念。
2.我的成長經歷就像壹面鏡子。通過分析我作為學生的成功和失敗,我們可以從中提取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不足:
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和自己的心理咨詢實踐,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1.在我的性格中,總有敏感、不自信、保守的壹面,讓我在壹些棘手、棘手的問題面前心慌,保持不了壹個咨詢師應有的從容。
2.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還存在壹些缺陷,壹些心理問題無法為求助者順利解決。
3.雖然我的人生有過坎坷和挫折,但總的來說,我的成長還是比較順利的。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讓我的交際圈顯得很窄,社會人脈不廣,沒有過多接觸社會上的各種人。這些都是我咨詢工作中的大傷。
4.心理咨詢師職業生涯的壹些硬件條件有待改善,尤其是缺乏相對完整的心理測試量表和相關軟件。
(3)努力的方向
學習可以讓我們認識前人和他人,認識過去和未來,照顧好自己,從而得到新的壹代。所以,我認為應該做到“三學”:
(1)繼續學習。我會繼續學習理論知識和咨詢技巧,關註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壹些弱點,無條件接受求助者,能夠合理對待咨詢過程中的挫折。努力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
(2)多通道地學。做壹個有良心的人,在書本上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累;還要在《無字》中學習他人高尚的品德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加強網上學習。現在電腦已經廣泛使用,通過教育網、體育網可以學習到更先進的心理咨詢教育理念。讓自己在這個領域獨樹壹幟,從而為社會做貢獻,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
(3)廣泛學習。心理咨詢既是壹門科學,也是壹門藝術,理解科學的道理並不難,但要把咨詢的技術應用到每壹個來訪者身上,並不容易。特別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詢的技巧,創造性地工作,有效地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沒有捷徑可走。我要廣泛閱讀各種有用的書籍,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在理解的同時不斷構建和豐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識結構。
總之,面對新的形勢,我時刻告誡自己追求卓越,崇尚壹流,拒絕平庸,註重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自己的知識、才華和愛心全部奉獻給學生和教育事業。我會繼續努力,用真誠的愛,真誠的心,個性化的課堂教學風格來吸引學生,打動家長。關愛孩子,是發自內心的關愛,而不僅僅是做表面工作。我對教的每壹個孩子都壹視同仁,壹視同仁。只有真正愛這些孩子,他們才能真正愛妳。
我規劃自己讓工作有序高效;我是學生,我也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