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張春明
辦公室:袁林
教學秘書:龔榮
大學輔導員辦公室
共青團委員會書記:金雪
輔導員:金雪陶啟坤彭亮鄭雪李漢書
教研室
基礎教研室:馮
專業教研室:薛海龍
實驗室
基礎實驗室:馮
多媒體技術實驗室:張剛
軟件工程實驗室:吳鵬
網絡實驗室:薛海龍
綜合實驗室:姜堰
教學室(2):薛海龍
教師
軟件學院有13名教職工。
其中專任教師8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後1人,博士3人,碩士3人;
平均年齡33歲;
政治思想工作者2名,教學助理管理人員2名,實驗室管理人員1名;
學科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學科代碼:0812,屬於三本二本學科大學。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應用,能夠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科研和應用的高級科技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和造就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廣,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系統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能,實踐能力強,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行政部門從事計算機技術研究與應用、硬件、軟件和網絡技術開發、計算機管理與維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相近專業:微電子學、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影視藝術技術、網絡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光電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氣信息工程、計算機軟件、電力工程與管理、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電氣與智能、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軟件工程專業:
學科代碼:0835,壹級學科,本專業是2002年教育部新增加的專業。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擴大和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軟件工程將成為壹個新的熱門專業。軟件工程專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基礎,強調軟件開發的工程性質,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掌握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測試、軟件維護和軟件項目管理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培養能夠從事軟件開發、測試、維護和軟件項目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教學和實驗機構的設置和介紹;
根據學院的特點和實際教學需要,學院設有兩個教研室,負責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組織與教學工作有關的活動。學院還配備了先進的教學和實驗設備,有兩個學生專用機房,可同時容納160人。同時,學院還設有基礎、軟件工程、網絡、多媒體技術、綜合實驗室等五個實驗室,現已向研究生和本科生開放。
學科專業建設介紹:
學院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理論、軟硬件設計的基本知識、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開發設計方法、計算機在圖形圖像處理、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等方面的應用技術。專業課重在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加強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其成為基礎理論紮實、開發應用能力強的專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聯盟活動
軟件學院團委在學校學生工作中深入貫徹“安全穩定是底線,學風建設是主線,思想教育是長線”的主要要求。在學校黨委學生處的領導下,把學風建設放在學生工作的首位,同時按照學校團委的部署和要求,積極開展各種學生活動,以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和諧人才為宗旨。近年來,在學生處和團委的具體指導下,軟件學院的團學工作在學風建設、文明修身工程和“三會壹夏社會實踐”中得到了領導和師生的壹致好評。。成績屬於過去,奮鬥成就未來。在學生處和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凝聚青年人的智慧,釋放青年人的激情,展示青年人的魅力。軟件學院團委將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努力讓團幹上壹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