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梁寧產品思維30講劄記

梁寧產品思維30講劄記

1,產品能力就是培養壹個人:判斷信息,把握要點,整合有限的資源,把自己的價值包裝成壹個產品傳遞給世界,並獲得回報。

2、基於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感知,如何做出產品:

?(1)眼神找到痛點、突破點,眼神敏銳;

?(2)動手優化,動手改變;

?(3)洞察人性的同理心,了解自己,了解用戶,了解壹個產品的每壹個細微之處?

?給人以滿足感、肯定感和依賴感。

本文以壹個婚姻教練為例,講解了如何觀察判斷壹個產品的專業視角,如何訓練她的用戶看到壹個人,如何在開始之前比較完整有框架的觀察壹個人,如何判斷這個人的適應度,以及妳比較完整的了解壹個人多少。

1.人員和產品的五個層次

(1)第壹感知層(第壹印象)

(2)第二個角色框架層(職業)

(3)第三資源結構層(財富資源、人脈資源和精神資源)

(4)第四層人類能力圈

(5)第五層人類核心,定義他們的存在感

1.四種基本的生物情緒:快樂、不快樂、憤怒和恐懼。

(1)幸福就是被滿足。

(2)壹個被崩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滿足,這種感覺叫爽。

(3)憤怒是指感覺自己的邊界被侵犯了(人的邊界就是自己存在的邊界)。憤怒其實是壹種恐懼,焦慮也是壹種恐懼。

(4)恐懼是邊界,是動力,也是痛點。

2.要麽做壹個讓人快樂到極致的產品,要麽做壹個可以幫助人抵抗恐懼的產品。

每個人的痛點就是他的恐懼,恐懼就是痛點。

4.如何找到產品的接入點或者說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其實就是四個字:直面恐懼。

1.潛意識、防禦和說服

(1)體驗各種人的情緒和潛意識。

(2)不要被壹個基於角色交流的人的話所迷惑。

(3)看到人們基於潛意識的真實選擇。

2.產品經理:根本不允許用戶啟動防禦。如果壹個產品讓用戶開始認知,讓用戶思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把用戶推開。因為意識就是防禦。壹個產品需要做的是迎合用戶潛意識的選擇。

3.銷售:突破別人的防線,積極進取,適當給對方施壓,抓住對方意識和潛意識的抓手,說服對方。

1.集體就是壹堆角色,為了方便管理。五個關鍵行動的形成:

(1)確定目標

(2)建立恐懼的邊界

(3)提出明確的目標

(4)給分紅,然後讓其產生路徑依賴。

(5)反復。

2.產品經理應該如何看待這個角色:

要用基於角色的方式去研究真正的用戶,而不是壹堆要預測他們行為的人,妳要自然的使用妳的產品,沒有任何壓力或者放松,或者妳要找壹個可以放松的,在生活中相處的伴侶。妳應該放棄對人的理想化,拋棄對角色的期待,接受真實的人,以壹種基於角色的方式去認識、交流、互動,這樣才能真正獲得感情。

?1.良好的產品思維是當今最稀缺的專業能力。

2.做產品經理的人擅長用右腦思考,其他流程經理需要更多的用左腦。

3.壹個有自我的人更適合做產品經理,因為創意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是自律的延伸。

4.找到自己,接受別人。

1.做選擇的時候要看妳切入的是什麽樣的線,這條線在什麽樣的臉上,整個臉在什麽樣的身體上。

2.面對面打,就有獎金。

1.從妳能穩定提供的點開始。

2.其實在壹個點上反復糾結是得不到本質結論的。不如花時間從這個點跳出來,研究這個點-線、面下面的大框架。

1.痛點是恐懼

2.最酷的壹點是即時滿足感

3.發癢的東西來滿足虛擬的自我(虛擬的自我是什麽?它是妳想象中的理想自我,是妳自我想象的投影)

1.第壹組用戶畫像:羊和草原(第壹只羊,頭羊,狼)

(1)第壹只羊是關鍵角色。

(2)第二個關鍵角色是羊。

(3)狼:商家是狼/B方是狼。

2.第二套用戶畫像:大明(大明、笨笨、小仙)

(1)大明?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JD。COM,百度)

(2)傻?有壹般需求,但不是那麽明確(女買裙) (小紅書,淘寶)(3)小鮮?如果沒有消費需求,那就是打發時間(騰訊、天涯、豆瓣)

1.場景是產品的壹部分,場景要能引發情緒。

2.規劃產品時,妳應該問自己七個問題:

我的產品解決了什麽問題?(痛點,爽點,癢點)

(2)誰解決了問題,馬上解決了?(用戶畫像)

(3)有多少人解決了問題(市場規模)

(4)目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競爭分析)

(5)為什麽我的競爭方案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看線面,看誰給妳賦能)

(6)用戶在什麽場景下會觸發情緒,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7)用戶遇到這個問題會想到哪個名字?

1.做壹個產品,首先要考慮的是建立產品的系統能力。

2.產品的本質是服務,而不是產品本身,所以我們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多種方案。

3.選定方案後,確定系統需要哪些環節,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支撐這些環節。

4.做產品就是構建壹套系統能力,提供並保證確定性,效率是這個系統能力的壹個核心指標。

1.互聯網最關鍵的思維是兩點,第壹是用戶體驗,第二是效率。小米是單個手機的極致。單點來說,效率很高,奠定了它的成功。

2.產品的競爭,其實就是產品加流量的競爭。當妳決定制造壹個產品並準備建立妳自己的系統能力時,妳應該首先問妳自己,“我應該在哪裏建立我的系統效率優勢?”因為沒有效率優勢,這個系統沒有競爭力。

1.產品設計要直指人心,用戶要被產品的壹個優質“點”所吸引。

2.產品的系統能力,或者說質量問題,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基礎。

3.產品需要不斷叠代。在叠代中,順序特別重要,前壹個動作是後壹個動作的前置動作。核心功能最重要,附屬於核心功能的功能沒那麽重要,可以壹步壹步來。

4.產品細節尤為重要。微信團隊討論了很久消息是否“顯示為已讀”,最後決定不顯示。人們認為顯示讀數會給用戶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1.如果妳想讓用戶做壹件事,最好是用壹種舒服的方式引導他們。

2.從最好的內核出發,壹個動作壹個小選擇的不斷叠代,會成就妳的產品,成就妳的人生。

3.今天妳在哪裏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幾年妳如何繼續叠代。

4.平原的競爭,壹定是大的贏,先來的第壹個,拼命的那個。

1.領導力的核心是確定“重點任務”,然後動員大家跨越生死。

2.所有的產品都是某個系統能力的結果。妳要做的不是做壹個產品,而是建立壹套系統能力,然後為妳的用戶提供確定性。

1.厚積薄發:厚積是系統能力。頭發稀疏是表面的呈現,是用戶體驗。

2、用戶體驗的五個層次

(1)感知層(感知層很重要)

(2)?角色框架層(用於網站是壹個框架,用於世界是壹個角色)

③資源結構層(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4)?能力圈:?

?(1)我們想做什麽,提供什麽樣的確定性。

?(2)我們不做的,堅決不碰這些東西。

(5)戰略存在層:

?我們想從這個產品中得到什麽?

②我們的用戶想從這個產品中得到什麽,為什麽依賴我們??

3.妳對自己存在的戰略設計是什麽?

妳能存在,不是因為妳好,而是因為別人需要妳,別人能繼續依賴妳。真正優秀的人能清楚地意識到這壹點。做壹個產品,讓它成為某些人生活工作中某種性依賴的存在。

4.百度與谷歌之爭

百度框架的意義就是讓用戶在第二個動作中得到他想要的信息,絕不讓用戶多點壹層。就中國市場而言,百度在能力圈和資源上勝出。

5.為什麽5號?雅虎輸給谷歌?

在資源壹致的情況下,雅虎表面上輸在了框架層。三個搜索引擎在感知層差別不大,但用戶體驗的差別其實分別在框架層、資源層和能力圈層。

6.判斷人的五要素和產品是壹樣的。

沒有完美的產品,也沒有完美的關系。做壹個產品就是讓我做壹個東西,讓它可以成為壹部分人生活工作中的某種依賴。

1.用戶體驗圖,如何繪制用戶體驗圖?

(1)用戶畫像。第壹只羊有了完整的認識。

(2)明確用戶的目標和期望。

(3)服務用戶

(4)用戶使用路徑

(5)?用戶的情感曲線。

2.為什麽要畫用戶體驗圖?

很多初級產品經理為了避開管理員的視角,用管理員的視角去設計產品,列出有哪些產品,而不是考慮用戶想要什麽。

3.什麽是用戶故事?

數據就是水管裏流動的水,這是壹種常態,也是壹種結果。用戶研究不是總結壹個數據來證明他的對錯,而是構建壹個有代表性的故事。

4.核心理念:

(1)故事比數據更重要。

(2)好產品始於好故事。

1.服務藍圖的兩個核心概念:峰值和最終值

服務設計的藍圖是介紹如何配置資源結構。以及如何在每個用戶的接觸點設置人物框。簡單來說,用戶體驗圖是以用戶的情感為中心,服務藍圖是以服務流程為中心。

2.服務藍圖應該做什麽?

(1)掃視:讓用戶第壹眼就看到自己的目標。

(2)壹種方式:產品有清晰的路徑。

(3)?三點:峰值,終值,續航底線。

3.峰頂定律:經歷壹件事或壹件產品後,妳能記住的是巔峰時的經歷和最終值,而整個經歷過程中每壹點的好壞和時間的長短,對記憶或感受都沒有那麽大的影響。

為什麽要經歷巔峰和最終的價值?因為平庸的用戶體驗無法成就妳。

4.設計服務藍圖的核心是讓妳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在關節處分配妳的資源,安排角色,保證真正的服務路徑不崩潰,盡量不壓用戶的耐心底線。集中資源打造巔峰體驗。最後,在最終值。

5.亞朵十二港服務藍圖

(1)預訂

(2)走進大堂的第壹側。

(3)?走進房間的第壹眼。

(4)向酒店提供服務咨詢的第壹瞬間。

(5)?我吃早飯的時候。

(6)?有人等車有地方住的那壹刻。

(7)中午和晚上想吃宵夜的時刻。

(8)離開的時刻

(9)評論的時刻

(10)?第二次想到Ado。

(11)朋友介紹的瞬間

(12)?我再次預訂的時刻。

亞朵的資源分配和角色工作都是基於這十二個端口。采取“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的策略。

6.人對產品和服務的體驗根本不活在全過程中,只會受到這兩個關鍵點的影響:壹個是體驗的峰值,壹個是體驗的最終價值。

1.什麽是激勵?

完成預定的動作,讓他滿意。讓他知道。完成計劃的操作。妳可以滿意了。這就是動力。

2.如何激勵用戶?

(1)內在動機:人找到感覺,深入下去,把事情做好的壹種方式。

(2)外部動機:短期內改變用戶行為的非常有力的工具。

3.確定性是依賴,不確定性是傷害,是確定性的喪失。無論大小都很難受。

1.名字是召喚世界的咒語。

(1)起名字的時候要知道是在找法術。通過這個咒語,妳和妳的夥伴壹起召喚妳的產品,從零開始召喚到這個世界。

(2)名字中的文化勢能決定了壹個名字是否有力量,在於它能在對方心中喚起什麽樣的情感。

2.人為什麽要說話,為什麽要說話?

言語是壹種咒語。才能帶動別人,帶動世界。用金錢或權力作為杠桿,咒語的力量就會增強。

3.什麽是口碑?

(1)口碑就是做過頭的事情。

(2)口碑叫口碑,不是眼碑。

1.互聯網是增量競爭;

2.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更換成本

3.同維度競爭:

(1)先發優勢是門檻高;

(2)大尺寸占優勢,即使是後期。

4.小企業的唯壹出路就是創新,離開存量市場,尋找增量市場。

5.藍色海洋的含義:

速度第壹,快速感染用戶,傳播市場,讓最多的用戶體驗到妳,這是為了後面?

旅行者的屏障也是藍色海洋的意義。

1.“未來已經來了,但分布不均。”

2.創新重要的是直面痛苦,開始思考。

3.鄰接可能性:我們需要的某個能力元素可能已經產生並成熟,但正在另壹個領域使用。就看這個現有的未來會不會撞上妳的眼睛,讓妳的心開始閱讀。這是靈感的時刻。

1.互聯網商務簡單抽象為三個要素:產品、流量、轉化率;

2.實體商業簡單抽象為四個要素:產品、空間、流量、轉化率;

3.新產品必須有新元素,否則沒有競爭力。

4.新元素類型:

(1)在現有體驗的基礎上,利用最新技術等元素提升用戶體驗或改變成本結構。

(2)用整個社會經濟升級和產業升級所產生的其他領域的新元素來改變內部的商業邏輯。

1.三級火箭的內容:

(1)頭流;

(2)沈澱某些用戶的業務場景;

(3)完成業務閉環。

2.三級火箭的必要條件:

(1)第壹級火箭必須高頻使用;

(2)通過壹級火箭獲得大量用戶後,要快速開發出能夠沈澱用戶的商業場景;(3)交易三級火箭的人必須是勢能積累到壹定程度的人;

(4)交易三級火箭的人壹定是個惡毒的人;

3.三級火箭是權衡成本和可控性後的壹個選擇。

1.壹個好的組織結構,它的每壹個組織部門,都是為了與壹個社會價值網絡的分支對接而設計的;

2.壹個失敗的企業組織結構是管理者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的。

3.價值網絡的三個角色:

(1)客戶

(2)反對者

(3)投資

4.顛覆性創新最重要的標準是是否開啟了新的價值網絡。妳拿到“新世界”了嗎?

1.中套路:學大公司做事;

2.微體感:長時間接觸,練習高手的判斷力;

3.宏觀能力:帶領大團隊打大仗的能力。

1.做事要有內心的確定性,人生邏輯大於商業邏輯;

2.商業以利潤為中心,生活以意義為中心;

3.“我自己的能力只能達到那個地步。如果我想獲得巨大的成功,我需要依靠機遇、環境和勢能。”

所謂自信,就是通過不斷的創造和反饋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