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太原理工大學教務處電話

太原理工大學教務處電話

壹、太原理工大學教務處電話及聯系方式太原理工大學教務處電話為0351-3566030。學校聯系地址為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藍欣路31號太原理工大學教務處,郵政編碼030008,聯系郵箱jwcto @ 126.com

二、太原理工大學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位於山西省省會太原市,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以工程應用為特色,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八個學科門類,多學科支撐、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項目支持的高校,山西省確定的首批向應用型轉變試點高校,山西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創建於1954,前身是華北第五工業學校。它是中國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為適應國防建設的需要而建立的壹所全國重點中專學校。1988升格為專科,1999開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獨立設置為全日制普通本科學校,更名為“”,201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5正式加入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2017與省內部分高校發起成立“山西省應用型大學聯盟”。60年來,學校傳承自強不息、勇於奉獻的精神,踐行“知行合壹,行動勝於雄辯”的校訓,為國防工業和國民經濟建設培養了9萬多名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兵器工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曾被稱為“小黃埔”武器系統。

學校占地面積35.2萬平方米,新增規劃用地4.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1.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79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4.38+0.83億元。圖書館藏書654.38+0.59萬冊(含電子書)。建立了覆蓋校園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信息管理平臺。各種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各種教學、生活、體育設施齊全。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自動化系、化學化工系、計算機工程系、環境與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學系、經濟與管理系、外語系、設計藝術系、法律系、體育系13個系,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繼續教育系2個教學部。本科專業39個,面向全國30個省(市、州)。教職工823人,其中專任教師649人,高級職稱教師190人。碩士以上學歷606人。其中,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人,山西省“1”領軍人才8人,山西省第三批新興產業領軍人才1人,山西省優秀高校。同時,學校還註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學校本著“夯實基礎、註重能力、註重實踐、鼓勵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學校不斷加快區域(行業)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逐步形成六大學科群協調發展的新格局,以學科專業建設引領學校發展。教育部地方高校第壹批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專業,山西省高校1專業,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及其自動化5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山西省“1331工程”建設計劃中的省級重點支持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擁有1國家級精品課程、10省級精品資源、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Visual C++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教材被列入國家規劃教材,獲得包括特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壹等獎在內的多項各級教學改革獎。現有教學實驗中心16個,實驗室94個,其中中央和地方實驗室7個。率先與美國通用電氣集團合作投資2700萬元,* * *在華北地區建設了更先進的自動化系統實訓室。2016年學校與中北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簽約,2017年9月開始與中北大學聯合招收培養化工、環境、材料專業研究生。根據世界四大大學排名系統之壹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8,該學院排名第474位。根據艾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8中國高校教學質量評價報告》,學院教學質量排名10,畢業生質量排名全省第9。

學校高度重視“強調創新實踐,突出應用能力”的素質教育,堅持“以練促教,以賽促學”,完善“國家-地區-省-學院級”學科競賽體系,建立了210個校外實踐實訓基地。近年來,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500余次。學校機器人隊在2014年獲得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冠軍,被團市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獎”。2017年機器人大賽獲得1壹等獎,1二等獎。2017年機器人大賽自制輪式機器人1V1項目獲得第壹、二名,2017年機器人大賽華北五省獲得65438。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壹等獎,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大賽中獲得兩項壹等獎,在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中獲得壹等獎,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3D打印大賽中獲得冠軍;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於慧大賽、大學生金融精英挑戰賽、山西省大學生物理學科競賽、山西省興晉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活動中,成績也在全省名列前茅。根據全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競賽評估結果,學院排名全國第224位,山西省第4位。此外,文體活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定向運動隊參加山西省學生定向錦標賽A組比賽,壹舉奪得該組全部冠軍,以絕對優勢獲得團體總分第壹名;我院足球隊獲得2016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山西賽區(男子本科組)冠軍,我院籃球隊獲得2017山西省大學生籃球錦標賽暨CUBA草根賽亞軍。近年來,湧現出“優秀班集體”、“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等優秀集體和個人。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學生創業的效果也備受關註,部分畢業生兩次入選“100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

學校遵循“需求導向、深度融合”的原則,加強學科(群)交叉,促進“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以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深化與科研院所、工業企業等高校的緊密聯系,共享資源;引進各類社會資源,集聚創新要素,激發創新活力,促進學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四位壹體”協調發展,進壹步推動山西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新功能材料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山西省“1331項目”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計劃(第壹批)B類補充建設項目。專著、SCI、EI收錄論文數量和質量逐年上升,授權專利和獲獎科技成果大幅增加,科研立項渠道不斷拓寬,橫向承包經費大幅增加,特別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