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和上級體育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全縣體育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不斷提高人民健康素質為目標,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在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項體育工作有序開展,形勢良好,成效明顯。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壹是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運動隊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水平。
上半年,全局幹部職工進壹步加強學習,采取集中學習、專題學習、個人自學等方式,積極開展政治理論和專業學習,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學習新時期黨和國家有關制定的體育方針、政策、法規和競賽規則,學習掌握體育工作的專業知識。通過創新學習方法,豐富學習內容,強化學習效果,幹部職工的整體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為更好地開展我縣體育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加強隊伍建設,轉變工作作風
為調動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結合我局實際,壹是狠抓“四項制度”和“四項長效機制”的落實;第二,積極推進為人民服務的五項制度;三是用制度管理人,讓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通過明確相關工作職責,下大力氣轉變機關作風,層層落實各項工作,進壹步統壹了幹部職工的大局思想,提高了認識,有效促進了領導班子的團結,增強了局領導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增強了全局意識。 政治意識和大局創新意識提高,推動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壹步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進壹步樹立,為全縣體育事業服務好、服務好。
第三,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紮實推進“三邊工程”,增強人民體質。
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是體育工作的中心任務。我局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始終把推進提高人民體質的“三邊工程”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大力開展以全民健身為重點的各類體育競賽。全縣群眾體育蓬勃發展,群眾體育意識普遍增強,人民身體素質顯著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成效顯著。上半年,縣級共開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動8次,22880人參加健身活動。協助和指導各級各單位、鎮、學校開展各類體育健身活動46次,參與人數達11600人。
(壹)積極組織和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
1.與工、青、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在節假日期間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壹系列全民健身活動。
(1)職工喜迎春節“體彩杯”少數民族健美操比賽。
春節前夕,6月65438+10月18-6月19日晚,在縣民族體育場燈光籃球場舉行了壹場“體彩杯”少數民族健身操大賽,共分傣族健身操、拉祜族健身操、佤族健身操三套。盛大的比賽現場呈現了全縣全民健身的場景,充分點燃了市民積極參與健身的熱情。
(2)第三屆“華龍港杯”籃球賽
2月2-8日晚,第三屆“華龍港杯”在我縣舉行。
籃球比賽,比賽在縣國家體育場的燈光籃球場舉行。* * *共有11支隊伍,130多名運動員參賽。經過7天30場緊張激烈、精彩紛呈的比賽,縣公安局代表隊獲得冠軍,駐軍、邊防大隊、海關、林業局、國營農場代表隊分別獲得2比6。運動會由縣人民政府主辦,體育局承辦。比賽中,各參賽隊充分展示了港口人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廣交朋友的精神。
(3)春節竹排比賽
竹筏劃船比賽是壹項傳統的民族民間體育運動,也是
對外交流的旅遊文化名片。2月16日,是春運第三天。下午的時候,在新橋到舊橋的南雷河畔,圍滿了觀看竹筏劃船比賽的人們。這場比賽的規模是空前的。* * *共有來自45支隊伍的270名選手參賽,前25名獲得了獎項。最終,那雲鎮景客村芒中第壹隊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竹筏劃船比賽營造了隆重、祥和、歡樂的節日氣氛,充分體現了納雲民族民間傳統群眾體育活動的特點。
(4)3月8日慶祝百年全民健身爬金山。
百年全民健身登山活動於3月6日上午舉行。爬金山的路線從縣衙門口開始,終點是下城佛寺、中城佛寺、上城佛寺、金山、龍潭、吊橋、龍潭壩。壹等獎2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20名,鼓勵獎60名,活動人數800余人。
(5)潑水節比賽
四月是傣族日歷1372的潑水節。4月17日上午,傣族群眾聚集在縣民族體育場那雲鎮,參加潑水節系列比賽。今年的比賽有陀螺、河拖船、鬥雞、丟包等。* *全鎮9個村委會1000余人參加了各項活動。
(6)第七屆那雲神魚節,萬人釣神魚。
12年4月2日,12至3: 00,在南雷河橡膠壩段舉行了釣神魚比賽。現場場面壯觀,約0人參與了抓神魚的活動,充分展現了納雲神魚節“和諧、納雲、人魚歡騰”的主題。
(7)組織中國門球錦標賽普洱選拔賽。
4月20日至23日,由普洱市體育局、普洱市老年體育協會、普洱市門球協會舉辦的中國門球錦標賽在我縣舉行。來自中國門球錦標賽各縣、區、省、市單位的28支獲獎隊伍的3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比賽分為團體(五人制)和雙打(雙人制)兩個項目。比賽持續了四天。經過激烈精彩的角逐,景谷壹隊獲得團體冠軍,瀾滄鉛礦熊俊輝、楊桂華獲得雙打冠軍,鎮遠隊、三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縣老體協獲得優秀組織獎。盛大的比賽為喜歡門球的老年朋友們提供了壹個互相學習、與球交朋友的廣闊舞臺。
(8)“五四?天壹杯“七人制足球賽”
由電信公司主辦,* * *團委承辦,縣體育局承辦。天壹杯七人制青少年足球賽於5月25日開賽,經過8天36場精彩激烈的比賽,於6月1結束。本次比賽有15支隊伍的200多名運動員參加。最終,第壹名公安隊奪冠,工商聯和富巖鄉隊分獲第二名和第三名。
2、抓好城市職工體育工作。
上半年,我局積極協助和指導全市各單位開展綜合運動會。全縣有17個單位組織舉辦了籃球、拔河、長跑、短跑、羽毛球、乒乓球、趣味體育活動等23項綜合性運動會,2700人參加了綜合性運動會。
3.搞好鄉鎮體育。
為加大爭創體育特色縣工作力度,我局在全縣各鄉鎮積極開展創建體育特色先進鄉鎮評比活動,深入鄉鎮,幫助其建立健全鄉鎮體育領導機構,完善軟硬件設施,鼓勵和支持鄉鎮舉辦鄉鎮農民運動會,上半年指導和協助4個鄉鎮組織舉辦綜合性運動會6次,參加人數3300人。
4.搞好學校體育。
學校體育以“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為抓手,以傳統項目進校園為重點,積極推動中小學生參與體育健身鍛煉,逐步培養體育健身意識,形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上半年積極協助和指導全縣各中小學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我局相關領導及體育教練深入全縣中小學指導開展體育工作17次,* * * 6所學校召開單項運動會8次,參加人數5600人。
(二)進壹步完善各地群眾體育組織,加強協調和指導,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
目前,我縣* * *有三個體育協會,我局進壹步加強對各類協會的協調、指導、支持和管理,加強橫向和縱向聯系,使其充分發揮各類體育人士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圍繞群眾積極組織開展各類體育活動。上半年,我局* * *指導全縣各級體育協會開展群眾體育工作9次,使其發揮了功能和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城鄉和社區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
(3)加快群眾身邊體育設施建設。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關於實施農民體育健康工程的意見》,按照省市體育局的總體部署,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興邊富民的機遇,將體育設施網絡建設納入總體規劃,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鍛煉需求。
1.建成了“雪炭工程”室內綜合健身中心。
7月,該縣申報了“雪炭工程”,得到了國家、省、市、體育局的大力支持,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建設受援單位。隨即,縣裏積極組織,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項目建築面積2037平方米,總投資65438+98.8萬元。工程年底開工,上半年基本完工。預計下半年驗收並投入使用。
2.打造兩條新的全民健身路徑。
上半年,雲南省體育局發放了兩套健身路徑。根據我縣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和以點帶面的效果,在那雲鎮古城社區和辛莽鎮政府各安裝壹套。
3.加強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加快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上半年全縣建成3個標準籃球場。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標準籃球場145個,其中28個有照明設備。
第四,加強業余體校管理,提高業余訓練水平。
(壹)設置合理,具有較強的項目和教練員
結合我縣實際,堅持走“體教結合”的路子,以體操、田徑為主。上半年,根據市委安排,新增了弩射、蹴鞠兩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網點,配備了相應的教練員,組織開展了各個項目的訓練。要求少年體校各運動項目的教練員年初有工作計劃,年底有工作總結,平時有訓練日記。除了正常的業余訓練,上半年還邀請上級相關教練來我縣指導專業訓練和選材,不僅提高了教練的執教能力,也大大提高了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成功率。
(2)加大運動員選拔力度。
運動員的選拔以我局制定的‘運動員選拔標準’為依據,在科學選拔小組的指導下,在全縣各級中小學科學選拔各項目運動員。並進行長期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旨在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向上級訓練機構輸送優秀的體育後備人才。上半年根據比賽情況,田徑隊、弩射隊、踢球隊選拔運動員,共選拔運動員38名,其中田徑運動員16名(含8名女子);8名弓箭手(包括4名女子);蹴鞠選手14名(其中女選手7名)。
(3)搞好業余訓練。
加強市級體操、田徑管理,體操隊正在培養16名運動員;田徑隊正在訓練30名運動員;8弓弩射手;有14促秋玩家。上半年,田徑隊完成全年58個訓練日;弩射隊完成了46天的訓練;該團隊完成了93天的訓練。
(4)體育成績
我縣代表隊參加普洱市第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普洱市第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5月9日至14在景谷縣舉行。我縣參加了弩射、陀螺、秋千、吹槍、高腳競速、蹴球等6個項目和表演項目。全市13支隊伍1000余名選手參賽並通過比賽。我縣代表隊獲得13金11銀10銅,金牌總數位居全市第三。我縣參加全市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取得歷史性突破。
(五)人才轉移
全年,* * *送了5名運動員到市體育中學,包括田徑運動。
2名成員;籃球運動員3名(童眼、向、葉寶祥)。
五、組織好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全國實施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我縣作為雲南省10監測站之壹,共承擔監測樣本量1152人。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作,我局及時向縣人民政府做了匯報,得到了縣政府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隨即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我縣國民體質監測領導小組。分管副縣長親自抓這項工作,從相關單位抽調18名業務骨幹,組建了我縣國民體質監測站。5月26日和27日,對監測站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上崗培訓。通過培訓,所有監測人員都熟練掌握了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的步驟和測試方法,有力地保障了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的順利實施。5月28日通過省國民體質監測檢查組檢查。5月29日,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在我縣正式啟動,全體人員認真負責地開展監測工作。計劃7月份將各年齡組樣本量按時上報省體育局,完成全縣和全國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六、辦實事,獻愛心,做好扶貧和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推進為人民服務的五項制度,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當初我局派出工作人員到馬蒙鎮雙相村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送去價值1,000元的籃球等體育器材。上半年,我局為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8噸水泥。
同時,為認真落實為民服務五項制度精神,結合實際情況,每人有壹個村組聯系五戶農戶,積極宣傳為民服務五項制度。65438+10月6日、7日,我局全體領導幹部職工深入馬蒙鎮東乃村民責任區開展送溫暖活動。通過深入責任區聯系戶家中,了解各自責任區村民小組農戶,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購買油鹽面等食品走訪聯系戶,平均每戶送溫暖100余元。6月1日,在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我局、縣總工會、氣象局* * *捐款4600元購買2頭豬及學習用品,到馬蒙鎮東乃小學開展送溫暖活動,與村幹部及全體師生共度兒童節。我局實行為民服務五項制度以來,為民責任區解決水泥6噸,籃球架壹個,價值1元。
我局通過深入基層辦實事、送溫暖、積極宣傳為民服務五項制度,進壹步了解和掌握了民情民意,為貧困山區送去了愛心和溫暖,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樹立了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七、主要問題和困難
上半年,在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和上級體育部門的具體指導下,經過全局領導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全縣體育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工作中也存在壹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是:
(壹)由於體育經費短缺,體育後備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不健全,競技體育發展面臨諸多制約。個別項目的專業訓練不能照常進行,影響了我縣體育後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2)由於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投入不足,體育基礎設施功能不全、老化的現狀已無法開展壹些正常的體育健身活動,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呼籲建設功能齊全的新型體育健身場館。
(3)國家體育場館都是公共設施,場館四通八達,給管理帶來很大困難,導致壹些人為損壞場館內綠化設施和健身設施的事件時有發生。
(四)幹部職工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夠,深入基層指導和調研的力度有待加強。
(五)體育產業發展不夠強勁。
八。下半年工作計劃
(壹)全面抓好隊伍建設,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加強政治思想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幹部職工的整體素質。
(二)繼續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各項任務和指標,重點開展全民健身月的各項體育健身活動。
(三)協助工、青、婦等有關部門在假期開展系列體育競賽。
(四)做好鄉鎮體育工作,協助鄉鎮舉辦農民運動會。
(五)做好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組織教練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其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六)抓好縣業余訓練和基層訓練網點,本著突出重點、發揮優勢、量力而行的原則,重點抓好體操、田徑、弩射、蹴球項目市級網點的培訓,為上級訓練機構輸送更多更好的體育種子。
(七)三是要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爭取省市體育部門的大力支持,實施並完成我縣國家體育總局援建的“雪炭工程”項目室內綜合體育館的建設並投入使用,為全縣人民提供壹個良好的健身場所。
(8)構建城鄉體育發展格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力爭90%以上的村委會完成籃球場建設。
(九)根據推行陽光政務四項制度的要求,及時更新發布政務信息,推行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系統。
(十)繼續開拓體育產業市場,提高人們的體育消費意識,拉動經濟增長。做好體育彩票的銷售管理和宣傳工作,為全縣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效資金。
(十壹)辦實事,獻愛心,做好扶貧和社會公益事業,積極落實為人民服務的五項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