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世紀是壹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是壹個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時代,是壹個企業財務管理和生產經營遇到巨大風險,尤其是企業財務風險的時代。因此,有必要探討當前形勢下中國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

激烈的國際競爭

“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最佳協調。商品、資本、生產、技術和金融的國際化成為其主要特征。”由於國際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日益頻繁,市場競爭環境日益惡化,企業的財務利潤分配、投融資等風險更加不確定,風險性高。顯然,過去企業傳統的金融投融資方式和渠道僅限於中國,其目的往往是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然而,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壹體化的背景下,企業的金融投融資方式和渠道已經擴展到全球範圍,其融資工具也越來越豐富,其融資功能也不僅僅局限於解決資金短缺問題,而是追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這說明目前企業的融資環境和融資方式也在承受著高風險和較大的不確定性。跨國公司之間融資和投資活動的日益頻繁和復雜也證明了企業面臨的風險在增加。

1.2虛假信息泛濫

虛假信息和泡沫信息是當今時代的主要特征之壹。十幾年來,國內外很多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經常構造虛假事件,整個市場經常發生財務造假。“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布的信息,2001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共查處了112起涉嫌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案件,比1998的79起案件增加了41%,其中包括在安達信負有審計失敗責任的安然公司和廢物管理公司。”但由於我國市場經濟處於發展初期,還有很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因此,我國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和咨詢公司、會計審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欺詐事件的現象更加猖獗,給市場造成了壹場不成功的信用危機。這些虛假事件的結構和虛假信息的披露,不僅對投資者造成極大的誤導,還會對市場上各種經濟主體的投資、股利分配和融資造成錯誤的判斷,從而使企業的財務風險不斷加大。

1.3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基礎,以有限責任制度為保障,以公司為主體形成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新型企業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法人制度、企業自負盈虧制度、出資人有限責任制度、科學領導制度和組織管理制度。”然而,市場實踐表明,現代企業制度的實施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在我國企業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嚴重的財務風險管理。具體表現為:第壹,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尚未構建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體系。第二,沒有科學的官僚管理體系。在這種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科學的科層管理制度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層和具體財務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管理意識非常薄弱,這對提高企業競爭力和防控財務風險極為有害。

1.4財務控制薄弱

中國企業在財務控制和管理方面極其薄弱。主要體現在:壹是企業松散的現金管理使得資金無法有效運作。很多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還有很多企業在資金使用上缺乏整體規劃和計劃,往往過度投資或大量購置固定資產,極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使企業陷入資金困難的泥潭。第二,應收賬款周轉效率下企業回收資金的難度加大。究其原因,是我國許多企業尚未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效的催收措施,導致許多應收賬款無法兌現或形成壞賬。三是企業庫存控制薄弱,資金流通效率低。很多企業往往通過期末存貨占用兩倍以上的營業額,使得資金呆滯,周轉緩慢。第四,企業普遍看重金錢而非重量,資產損失浪費比較嚴重。很多企業經營者對固定資產、半成品、原材料等環節管理不到位,往往出現問題不追究,造成資產的嚴重浪費。

2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2.1企業財務風險意識薄弱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壹種風險經濟。因此,其自身的風險表明,企業作為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主體,其財務管理活動無法逃避財務風險。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客觀存在的。金融風險也不例外,它也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壹旦從事財務管理活動,肯定會有財務風險。在社會市場實踐中,企業的管理者或財務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認識不深刻,缺乏財務風險的管理意識。壹般來說,他們認為用好資金不會造成財務風險。事實上,金融風險往往是由於不重視金融風險意識而造成的。

2.2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

“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又稱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對企業財務活動產生影響的外部條件。”在企業財務決策中,宏觀經濟環境的復雜性是中國企業最難應對的外部約束之壹。這些宏觀環境主要涵蓋資源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市場環境等因素。雖然這些因素存在於企業外部,但它們可以通過內部因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由於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宏觀環境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根據宏觀環境的變化進行企業財務決策時應予以重視。如果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無疑會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困難。目前,由於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財務管理原則和部門組織設置等原因,許多企業構建的財務管理活動體系仍存在許多弊端。這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系統缺乏應對復雜宏觀環境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導致企業財務風險頻繁發生。

2.3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復雜。

我國企業在經營管理、資金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普遍存在管理混亂、各部門權責不明的現象。這些因素造成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也難以保證企業資金的安全完整。由於財務基礎信息不完整,企業的經營分析、市場分析、會計報表和財務分析等信息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因此,中國企業在進行財務預測、決策和控制時,不可避免地會引發財務風險。

2.4資本結構不合理,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科學。

“資本結構主要是指企業所有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和債權資金的比例關系。”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資本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債務資金比例過高。很多上市公司的負債壹般占總資產的30%以上,部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高達50%甚至更高。資金配置不合理導致企業資本結構不科學,進而導致企業財務陷入泥潭,使企業償債能力嚴重不足,從而給企業造成嚴重的財務風險。如“2001新疆屯河德隆集團上市公司,番茄主營業務收入3.72億元,軟飲料主營業務收入2.95億元,占新疆屯河主營業務收入的86.92%,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加313萬元,增幅68.97%。但凈利潤減少465,438+065,438+090,000元,凈利率突然從20.20%下降到6.6%,應收賬款增加65,438+030萬元,增幅654.38+000.12%,存貨增加2.45億元,增幅75.7%。”可見,投資多元化、資本結構配置不合理導致營運資金短缺,相應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