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尼翁的姑娘》開創了法國立體派的新局面,畢加索和布拉克也成為這個畫派的風雲人物。這幅畫是1907年春天畫的。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22
/文雪/大眾點評/200605/27135.html
1909年底,畢加索從事了壹件意義重大的作品的創作,這件作品是他經歷的總結,也標誌著他未來向現代主義方向活動的開始。這部作品是阿維尼翁的處女作。這位西班牙畫家的重點不是野獸派那樣的色彩,而是形式。他運用靈活的、分層的、有力的、寬泛的、通用的平面造型手法,隨意組合形式的結構。這些平面甚至超越了單壹的物體,包括了所有周圍的空間。這個時候,我們還沒有達到對物體完全的理性控制,但是畢加索的繪畫已經帶領我們走上了這條道路。直到1909,畢加索才建立起壹種真正全新的繪畫語言,那就是從事物的內涵去理解和分析事物,而不僅僅是從視覺表象去描述其形象。
《阿維尼翁的少女》徹底否定了文藝復興以來以三維空間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繪畫。畢加索斷然拋棄了對人體的真實描述,用各種幾何平面組裝整個人體,這在當時是人類對上帝的褻瀆。同時廢除了法式風格的空間表現,摒棄了畫面的深邃感,將量感或立體元素轉化為平面感。這幅畫不僅受到塞尚的影響,也清晰地反映了黑人雕塑藝術的成就,加強變形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吸引力。畢加索說:“我把鼻子畫歪了。說到底,我是想逼著人家重視。”
這幅畫對藝術界有很大影響。當它展出時,蒙馬特的藝術家們認為他瘋了。馬蒂斯說這是壹種“煽動”,也有人說這是壹種“自殺”。有人不解,有人怒不可遏。受塞尚影響的畫家布拉克也很驚訝,但他知道另壹種藝術形式已經誕生了。這種新創造的造型原則成為立體主義和後來的現代繪畫所追求的對象。《阿維尼翁的少女》不僅是畢加索壹生的轉折點,也是藝術史上的壹大突破。沒有這幅畫,立體主義可能不會誕生。所以人們稱之為現代藝術發展的裏程碑。
圖:/pic/40/11546855114538845 . jpg
20世紀初,法國畫壇發生了壹系列的變化:1905年秋,野獸派作品在沙龍展出,與此同時,紀念這位大師逝世的展覽在塞尚美術館和1906舉行。這些脫離傳統的展覽對畢加索影響很大(巴布羅·路易茲·畢加索181-18)。從1900到巴黎,1904後定居法國)和壹大批具有探索精神的青年畫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1907年春天,畢加索綜合各種影響,創作了劃時代的《阿維尼翁的少女》。創作這幅畫的動機是,畫家偶然參觀巴黎人類博物館時,被非洲土著藝術,尤其是黑人雕刻的簡單、怪異、粗糙的造型所吸引,並從中獲得靈感,開始了“黑人藝術時期”的創作。然而,塞尚後來的巴斯女性裸體畫也給了他具體的靈感。
這幅畫沒有統壹的構圖,色彩沈悶生硬,指手畫腳的人物沒有體量感。畫中女孩們畸形的臉是畢加索探索伊比利亞和非洲黑人雕塑的結果。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讓這幅畫有點不拘壹格,自相矛盾。畫家試圖將幾何圖形與封閉背景中的幾何圖形結合起來,但整個構思、畫面意象、空間處理都宣告了現代繪畫的壹個新方向——立體主義藝術已經誕生。
梵高全集/kj/myweb/範高望山/範高奇華/牛楠1/1883-85-1 . htm。
在繁星點點的月夜
聖雷米1889.6
油畫73.7×92.1cm
現存:紐約藝術博物館
[歷史]:
1889年5月8日,梵高來到距離阿爾25公裏的聖雷米,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當時醫生允許他白天出去寫生。這幅畫中的村莊是聖雷米。6月,他住院壹個月後,畫了這幅畫。這幅畫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梵高說】:
梵高在聖雷米逗留期間對柏樹產生了興趣。“我壹直在想柏樹。我很驚訝我沒有畫它們。我想把它們畫成向日葵的樣子。柏樹的線條和比例就像埃及的金字塔。”
那時,梵高已經放棄了對傳統基督教的信仰,但是...“宗教可以說是我非常需要的。於是晚上就出去畫星星了。”
[策展人]:
恐怕這幅畫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壹。我試著評論她,但壹時不知從何說起...圖的左邊是壹棵柏樹,壹棵燃燒的柏樹!天空中有星星,它們在滾動...這個城鎮似乎籠罩在某種不安之中...《聖雷米之夜》真的像梵高寫的那樣扭曲翻滾嗎...患有精神疾病的梵高想用這幅畫告訴我們什麽?他想選擇死亡?,或者...
每當我觀察這幅畫時,總會有壹種奇怪的感覺:她的線條是如此的粗糙,整個畫面是如此的混亂,但她的效果卻是震撼人心的!我覺得只能用震驚來形容。也許當妳理解梵高當時的困境時,妳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壹種情緒,也許是抑郁,也許是沮喪,但我相信那是壹種憤怒!
有壹點我想澄清,梵高是壹個很容易激動的人,但絕不是瘋子!畫畫的時候,他極其清醒。他畫畫很快,但絕不是胡說八道。就像這首《星夜》,構圖很有講究。
[關於這幅畫]:
經典民謠《文森特》(星夜)就是根據這幅畫創作的。
[點評]:
這個星空是梵高深埋在靈魂深處的世界(宇宙的進化)的感覺...星雲和山脊像壹條龍,深綠色棕色的柏樹像壹個巨大的火焰,從地球深處升起...壹切似乎都在旋轉,轉動,無聊和搖晃,在夜空中放射出絢麗的色彩...——《世界名畫與大師——梵高》
荷蘭自古就有畫月光風景的題材,但像梵高壹樣,有前所未有的畫家能在夜空中表現出對宇宙的莊嚴和神秘的敬畏...他們壹方面表達了自己的亢奮和壓抑,另壹方面畫面構圖也經過了精確的計算。在這幅畫中,樹木被用來襯托天空,以實現構圖上的微妙平衡。從這壹點上,我們就可以理解,單純靠激情是畫不出來的。-"
梵高簡介
“他的壹生是人們經歷過的最艱難、最艱辛、最輝煌的壹生……”
37歲的梵高絕望地開槍自殺。...
時至今日,梵高已經成為藝術史上偉大的藝術家、異類、永恒的天才和苦行僧...-[梵高美術館]
19世紀藝術巨匠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於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南部津德爾特的壹個牧師家庭。他的父親是西奧多·盧·梵高,當地的壹名牧師。他母親的名字叫安娜·科妮莉亞。四年後,梵高的弟弟西奧出生了。他是梵高壹生中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崇拜者。
梵高小時候不愛學習,但在語言方面很有天賦。他會說英語、德語和法語,還能用它們寫信。另外,他後來學宗教的時候學了拉丁語和希臘語,母語是荷蘭語。他總是懂六種語言。這說明梵高是壹個非常聰明的人,他不是壹個瘋子!這個必須澄清!請看《不能用瘋子來形容他》壹文。
1861年,梵高進入小學。1869年,16歲的梵高在與梵高同名的藝術家文森特叔叔的介紹下,進入巴黎信使公司海牙分公司(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廊)。這家商店是文森特叔叔創辦的。現任經理是壹位年輕的Testiger先生。這家商店出售油畫和名畫的復制品。梵高在那裏當店員。後來,由於工作出色,他被調到了倫敦分公司。梵高淳樸、真誠、熱情的性格讓別人很喜歡他,他的前途似乎壹片光明,因為他的叔叔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之壹,他被認為是這位著名畫商的理想接班人。
梵高在這幾天通過工作學到了很多藝術知識,閱讀了很多文學作品(梵高壹生愛讀書,從他的書信中可以看出),這讓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很高的藝術鑒賞力,這也為他日後成為壹名傑出的藝術家奠定了基礎。他最喜歡的畫家有米勒、倫勃朗、布雷頓等人。
1871年,父親被調到海爾維特。
1872年夏天,梵高回到海爾維特看望父母,見到了在外地讀書的弟弟西奧。8月,提奧去了海牙,梵高和弟弟度過了愉快難忘的壹天。西奧離開後,他們開始了終生通信。這650多封梵高寫給提奧的信,是我們了解梵高最重要的信息。(請看本網梵高信劄)
1873年,西奧開始在古比爾公司布魯塞爾分公司工作,與梵高成為同事。
1874年,梵高在倫敦向房東女兒求婚失敗,這是第壹次巨大的打擊。絕望的他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客戶和同事都對他很有意見。最後,1876開頭,梵高被古比爾公司解雇。
梵高通過報紙上的廣告找到了壹份教師的工作。1876年4月,他來到英國海濱小鎮拉姆斯蓋特,在斯托克斯先生開辦的壹所學校做無薪實習教師。7月,學校搬到了洛瓦斯,但試用期過後,梵高依然沒有拿到工資。他開始尋找另壹條出路。這時,他有幸認識了當地的瓊斯牧師,並在牧師開辦的學校裏擔任助教。後來他成了助理牧師,就連梵高也有了第壹個傳教士。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因為在倫敦失戀後,他已經投身於宗教,成為壹名“宗教狂熱分子”。
65438年2月,梵高回家過聖誕節。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回過英國。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1877年,在文森特叔叔的幫助下,梵高在多德雷赫特的壹家書店做店員。但因為他獻身宗教,疏於工作,四個月後又失業了。
1877年5月,經父親同意,他來到阿姆斯特丹,住在時任荷蘭海軍司令的約翰叔叔家,準備參加神學院入學考試。梵高的叔叔是壹位受人尊敬的牧師,為他找到了最好的老師。但因為他渴望從事實際工作,討厭晦澀的拉丁語和希臘語,所以放棄了繼續學業。
1878年7月,他再次進入布魯塞爾的教會學校,但還是沒有拿到畢業信。
同年65438+2月,毅然前往比利時博裏納日礦區從事牧師工作。這是壹個像地獄壹樣的地方。礦工過著非人的生活,經常發生瓦斯爆炸。為了給礦工們最大的幫助,梵高和礦工們吃住在同壹個破舊的房子裏,把自己所有的食物和物品都給了他們。後來,因為他對工作的“熱情”和“醜陋”的形象,教會認為他損害了牧師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梵高的行為受到礦工們的尊敬,有人視他為聖人。
再次被解雇後,梵高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繼續誌願從事傳教和救濟工作。這個時候他要去搞藝術了!
1880 10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去了布魯塞爾學習創作。
1881年4月,梵高回到父母居住的伊頓。他開始研究和創作繪畫,他的家人和親戚已經開始對他失望了(其實壹直都是失望)。但此時,梵高深埋在心底的對藝術的熱情才剛剛開始燃燒。
在伊頓公學期間,他愛上了剛剛失去丈夫的表妹凱(也就是曾經幫助過梵高的牧師叔叔的女兒)。他和凱相處得很好,但是當他向她求婚時,又被拒絕了!凱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癡情的梵高去凱的父母住處找她,但凱的父親拒絕了梵高的要求。梵高把手放在點燃的蠟燭上,故意自焚。凱的父親最後不得不吹滅蠟燭...梵高走了。
再次受到打擊的梵高來到海牙。他得到了著名畫家的親戚安東·莫夫的幫助。在莫夫的指導下,梵高在繪畫技巧上進步很快。他還得到了海牙Gubil分公司經理Testiger的支持。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比如梵高曾經拒絕了莫夫的建議:畫石膏雕像。不過,更合理的說法是,梵高最終與莫夫和特斯捷分手是因為他與肖恩的交往。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靠哥哥提奧每個月寄來的錢生活,這種靠哥哥支撐的生活壹直持續到梵高自殺。
1882年2月,梵高認識了他的女兒肖恩,並和她生活在壹起。出於對他悲慘生活的同情,梵高決定和肖恩過平靜的生活。每個人都反對他們的聯盟,甚至西奧。他們終於分手了。
9月中旬,梵高在與肖恩分手後,離開海牙前往荷蘭北部的德倫特,開始了長達數月的流浪和創作。
1883年底30歲的梵高來到父母在紐南的新家。
1885年3月26日,梵高的父親去世。當年梵高完成了他的壹幅名作(所謂的名氣是後人的評價,當時沒人認識梵高),吃土豆的人。這壹時期的梵高受到荷蘭畫派、倫勃朗等畫家的影響。這些畫深沈厚重,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農民喜歡畫畫壹方面是出於對工人的尊重和敬仰,同時也受到了他的精神導師——米勒的影響。
1885 165438+10月,梵高去安特衛普邊學習邊創作。他開始仰慕魯本斯,接觸日本浮世繪。
1886年2月,梵高突然去巴黎和弟弟西奧壹起生活。西奧當時已經是知名的畫商,他非常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在弟弟的介紹下,梵高結識了保羅·高更、埃米爾·伯納德、圖盧茲-勞特雷克、卡米爾·畢沙羅和修拉等畫家。我還認識了經營繪畫用品的驢子。這壹時期的梵高深受印象派繪畫的影響,畫面變得明亮清新,使用了點畫等壹些印象派的技法。同時,他也開始創作著名的自畫像。
1888年初,35歲的梵高厭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來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勒,尋找他渴望的明媚陽光和無邊無際的農田。他租下“黃屋”,準備建立“畫家之家”(又稱“南方畫室”)。他的創作真的達到了壹個高潮。《向日葵》、《夜咖-室外》、《夜咖-室內》、《收獲的風景》和《海岸上的漁船》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作。但他仍然只能*西奧的補貼生活。
在阿爾勒逗留期間,梵高認識了郵遞員林露,而善良的魯林可能是梵高在阿爾勒唯壹的朋友。梵高還為他們家畫了許多肖像。
65438年6月+10月,高更來到艾爾和梵高壹起生活,這是梵高夢寐以求的。為了裝飾高更的房子,他打算畫壹打(12)向日葵,可惜沒有畫完。他對高更的感情很復雜。他非常尊敬高更,但由於性格和藝術上的差異,他們經常吵架,後來梵高因為過度勞累而經常精神失常。在與高更爭吵後,他失去理智,試圖“暗殺”高更。高更出走後,梵高回到“黃房子”,割下自己右耳的壹部分,送給了當地的壹個女孩...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梵高建立“畫家之家”的宏偉計劃結束了。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
1889年4月,西奧結婚了。
5月,梵高懷著復雜的心情來到聖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療(梵高應該患有癲癇,有人推斷梵高有這種病的遺傳因素,因為他的家族有這種病史)。
他每隔壹段時間就會生病,但平時極其清醒(癲癇患者不生病的時候就像普通人壹樣),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此時的梵高已經完全超越了印象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了用心繪畫的大師!
梵高認為繪畫不能僅僅滿足於模仿事物的外在形象...而是應該在以情、以真描繪自然的同時,表達藝術家的主觀見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
可以說,用繪畫來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感受,是壹些畫派乃至整個現代藝術的主題,但當時根本不了解梵高和高更,所以梵高壹生只賣出了壹幅油畫,他這十年的藝術創作都是在提奧的支持下進行的。《星月夜》是聖雷米時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壹部。
1890年5月,梵高去巴黎會見弟弟西奧、妻子和他們剛出生壹年多的兒子(梵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梵高,後來成為壹名優秀的工程師,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術館就是在他的催促下建立的。)
5月21日,梵高搬到巴黎附近的奧維爾接受加歇醫生的治療。壹切都很順利。然而,著名的作品《黑麥與烏鴉》被認為預言了梵高的死亡。
7月27日周日。梵高外出寫生時開槍自殺!但他沒有抓住重點,被帶回家了。他拒絕接受治療。也有人說子彈太深,治不好。)
7月28日上午,西奧到達奧維爾。他坐在梵高的床邊,回憶著和他在壹起的童年。......
梵高說:“痛苦會持續到永遠。”
7月29日黎明,梵高去世。
7月30日,舉行了葬禮。只有提奧、加歇、伯納德、盧西恩·畢沙羅(著名畫家畢沙羅的兒子)和驢子參加了葬禮。
自殺後,在梵高身上發現的壹封信中,梵高說:“說到我的事業,我為它獻出了生命,因為它,我的理智幾乎崩潰了。”
提奧因悲傷而臥床不起,在梵高死後半年去世。
後來,他和梵高壹起葬在奧維爾公墓。他們兄弟的故事將會感動全世界。
之後,由於西奧的妻子喬安娜的努力,她將梵高的畫借給了展覽。事實上,在梵高去世之前,評論家們就對他大加贊賞,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1907梵高的母親去世了。他活到兒子成名的那壹天,她後悔扔了梵高的畫。
西奧的妻子喬安娜整理了梵高堆積如山的油畫和素描,以及數百封寫給西奧的信。
1914,梵高信劄出版。梵高的壹生逐漸被全世界的人們所熟知。
喬安娜死於1927。
1934年出版《渴望生命——梵高傳》。如今,這本書已經賣出了幾千萬冊,很多人通過這本書喜歡上了梵高。
1962年,在梵高侄子的努力下,荷蘭政府在阿姆斯特丹建造了國家梵高美術館,永久收藏梵高的作品和書信。這也是收藏梵高作品最多的藝術博物館。
1978梵高的侄子去世了。他生前親眼目睹了梵高美術館的落成。
如今,梵高已經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
他的加舍爾博士肖像仍然保持著世界最高拍賣紀錄——8250萬美元。
梵高37歲去世,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完成的。有800多幅油畫,1000幅素描、水彩、版畫等作品。本站只挑選了壹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給大家。
梵高是用心靈繪畫的大師。他說:“我的工作是我的身體和靈魂。為了它,我願意冒著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
梵高、高更、塞尚都是後印象派的傑出畫家。他們都超越了印象派繪畫,是現代藝術的老師,是照亮人類藝術史的永恒之星!
註:3月倫敦古畫拍賣市場梵高的《向日葵》1987被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以2250萬英鎊的高價買走。(根據最近的比價,1英鎊=15。8元的人民幣約為3.555億元,即3.555億元。在另壹場拍賣會上,加歇博士的畫像以8250萬美元成交,至今仍保持著世界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約合人民幣6847.5億元,真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