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說,因為拒絕哥哥向她買房,哥哥被女朋友分手了,因為女方說沒房不嫁。所以家人壹致說林妹妹毀了哥哥的壹生,因為哥哥被分手後,整天想死,茶飯不思,就待在家裏吃死了。
林妹妹說,她聽到家人的這些話,覺得很可笑,因為她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麽,也不欠家人什麽,所以家人的這些話只是自以為是,與她無關。
林妹妹說,她從小就生活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在母親的打罵中長大。為了弟弟,她犧牲了很多。為了弟弟,她輟學打工,讓弟弟能有壹個好的未來基礎。她無法選擇婚姻,被母親高價嫁出去,所以林妹妹認為她根本不欠家裏人。
因為我媽沒給我嫁妝,她出嫁後,林妹妹的日子過得特別不好。她總是被丈夫的家人嘲笑,到處被人指指點點。最終林妹妹自己努力了。事業進步後,她逐漸獲得了話語權,贏得了尊重。
林妹妹說,哥哥想買的那套房,現在價值壹百多萬。當初都是50多萬買的。我哥哥說他結婚的時候想要壹套房子。於是林妹妹和老公商量了壹下,很快就央求了,並答應自己補上。丈夫同意以50萬元把房子賣給弟弟。
可誰知道,那天哥哥上門後,直接對林妹妹說:“妹妹,這是654.38+萬元,媽媽讓妳把房子賣給我!”!聽了哥哥的話,林妹妹特別難受。“這套房子是幾年前花50萬買的。為什麽不直接給妳?”!林妹妹本以為她的話會讓哥哥啞口無言,但聽了她的話後,她說:“妳家那麽有錢,又不缺錢,妳不應該幫我嗎?”妳是我唯壹的弟弟。如果我結不了婚,傳不了香,那我們林家的老祖宗就怪妳,妳就有好報了。"
也是哥哥的話讓林妹妹生氣了,於是林妹妹指著哥哥說:“妳給我滾,這房子不是100萬。妳做夢去吧。我有手有腳,卻如此不值錢。我沒有妳這樣的哥哥!”
也是林傑的言論,讓哥哥氣憤地摔門而去,然後回家對林傑進行添油加醋的抹黑,於是就有了林傑被媽媽叫去被家人罵的故事。
林妹妹問我:“她做的是對還是錯?”?因為她家裏很多親戚都說她忘恩負義,她還打電話說,就算以前家裏人對她不好,現在她有能力了,那幫人還是要幫忙的,不能這麽沒禮貌。
邊肖有話要說:
在我看來,林傑的做法沒有錯,因為她沒有義務免費幫助她的哥哥。她願意幫忙。這是她的情分,她不願意幫忙。這也是她的職責。誰也不能說三道四。
對於這件事,並不是林傑無情,而是林傑的家人太不知足,太貪婪,所以他們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因為林傑根本沒有義務為他們無償付出。
林妹妹的弟弟,作為壹個成年人,有手有腳,頭腦健全,卻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林妹妹身上,不得不說是真的沒有出息。林妹妹的弟弟和母親有壹定的聯系,母親重男輕女,處處縱容他。所以我經常告誡身邊的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壹定要學會讓孩子獨立成長,因為“慈母往往會失去孩子。”
因此,林傑家族給林傑的所有罪行都只是他們自以為是的想法。林傑的哥哥是這樣的,這決不是林傑造成的,而是他自己的無能造成的,與林傑無關。
有人勸林妹妹原諒家人。畢竟血濃於水。既然有能力,就應該拋開所有的委屈和傷害,然後全力以赴去幫助家人,因為之前的傷害都過去了。
在我看來,能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他們只是諷刺地談論。如果這事發生在他們身上,他們肯定是做不到自己說的。
對傷害不報復是對我們最大的寬容,也絕不能原諒,因為傷害就是傷害,傷害在妳身上,痛苦在妳心裏。我們為什麽要原諒他們?
都說“促米,鬥米報仇”。我覺得林妹妹說的特別對,因為她越是幫貪婪的父母,他們越是覺得林妹妹虧欠他們,所以只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有壹種心理學理論:“把夫妻關系放在第壹位,是幸福婚姻的基礎。”所以作為妻子,林妹妹沒有錯,因為為了家庭,她不得不那樣做。
我經常告誡身邊的女人:“結婚了,就算再照顧娘家,也要註意分寸,以家庭為重,否則害人害己,得不償失。”